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儿童最怕听大人说“随便画点什么吧”之类的话。“妈妈老是说画什么都可以,什么都有,可是我想画的东西,什么也没有。”这是儿童的心理。
案例一
“妈妈,画什么好呀?”
“画什么都可以呀。”
“你说什么都可以画,可是什么也没有呀。”
“怎么会没有呢,花儿、房子,不是什么都有吗!”
“可是,我画不出来。”
“怎么画不出来呢!”
“我讨厌画画儿!”
“丽丽可会画画儿啦,是吧。”
“我不会画。”
“你是好孩子,快画吧。”
儿童的心理
儿童最怕听大人说“随便画点什么吧”之类的话。“妈妈老是说画什么都可以,什么都有,可是我想画的东西,什么也没有。”这是儿童的心理。
不能强求或强制儿童表达出心中的东西。儿童心灵里的东西,只能等待它顺其自然地表达出来。
虽然孩子在思索:“我画什么好呢?”可是如果没有一种强烈的热情和愿望:“我就想画这个”,那他是画不出来的。
一般来说,当儿童亲身经历了某些有趣的、令其兴奋的事情之后,会产生把它画出来的激情。搜索枯肠、挖空心思地去想画什么时,是什么也画不出来的。
特别是孩子受到催促时,画画儿的情绪会消失殆尽。尽管妈妈说:“不是什么都有么?”可是“想画的东西却什么也没有!”
妈妈的高招
最好的办法是不要直接催孩子画画儿。与她谈一些回忆往事的话题。例如:“昨天的运动会,多有意思呀”。或者帮她回想和小朋友在沙坑里玩的情景。于是,当时的愉快感受和高兴的心情重新掠过心头,想作画儿的欲望马上就出现了。
儿童画画儿与学生绘画不同。命令他画眼前的事物,引不起他的画兴来。当什么事物使他情绪高涨,或心里感到兴奋时,画意才开始萌动。
所谓指导儿童绘画,不是指导绘画本身,而是唤醒他的回忆。如果母亲能够提供一个有趣的话题,那就可以了。但不是单由母亲一方提供建议,而是通过与孩子进行愉快地对话,在恰当时机捕捉话题。这是一个诀窍。
案例二
“喂,上钢琴课的时间到了。”
“是。”
“不努力练可不成啊!”
“是。”
“快开始吧。”
“稍微等一会儿。”
“为什么?”
“上厕所。”
“不快一点会迟到的。”
“是。”
“光答应不行啊。如果你不喜欢弹钢琴,就不要去上课了!”
“……”
儿童的心理分析:
“我虽然喜欢唱歌和弹钢琴,可是不大喜欢上钢琴课。” 有这种想法的孩子,心理会是什么样的呢?
咪咪就这么说:“喜欢音乐,可就是不喜欢上音乐课!”“妈妈不理解我的心情,太可恨啦!”
“我最喜欢唱歌了,也喜欢听童话故事,也特别爱弹钢琴。就是不喜欢上钢琴课。”
“而且妈妈老是说上课,上课。我真烦透了。”
弹琴技巧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提高的,需要长期努力才行,孩子在没有取得一定程度的进步之前,免不了会感到枯燥无味因而厌烦它。家长只知一味地催促或强迫孩子去做,不仅会引起孩子对上课的反感,甚至有可能使孩子对音乐都失去兴趣。
妈妈的高招:
像这位母亲那样,只注重让孩子上钢琴课,把重点放在弹琴技巧上,结果必然出现一种偏向:先是催促,强迫孩子去上课,后来就是批评,责备孩子技术不熟练。
音乐本来的意思就是“闻音而乐”或“欣赏音律”。因此,必须致力于创造一种母子共同欣赏音乐的和谐气氛。
为此,家长首先要与孩子共同欣赏优美的音乐;其次是和孩子一起享受唱歌的快乐。唱熟了的歌曲,还可以大家来个大合唱;再其次就是使用便于操作的乐器,例如大鼓、带小铃的手鼓或响板等伴奏,使音乐欣赏更加愉快。
像这样,让家庭生活中充满欣赏音乐的快乐气氛,是最主要的问题。家长在思想上要把钢琴弹得好坏置之度外,孩子才会有兴趣去上钢琴课。
(实习编辑:张曼)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精神科 精神康复科
杭州天目山医院精神科 心理科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