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热门话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成长热门话题

教育方式 要关注孩子的感受

举报/反馈
2010-06-08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值得父母不断追求的艺术,需要父母在与孩子的共同生活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言行,不断地根据孩子的特点探索自己的家庭教育,这才是智慧型父母的魅力。

  第四,教育方式要关注孩子的感受与体验。

  有的父母,在生活中极端宠爱孩子,为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甚至是力所难及的物质条件,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应有尽有,但在精神上却经常忽略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情感和人格缺乏应有的尊重。这与西方的家庭教育理念正相反。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西方人更重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对孩子人格的尊重,而生活上只要吃得有营养,穿得舒服就可以了。所以,父母应改变教育方法,让孩子真正在精神方面感受到你对孩子的爱,感受到你的关注,感受到你的期望,而这种期望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只有这样,父母的期望在孩子身上才能产生正效应。

  另外,中西方在家庭教育方式上还有一个明显的差异:中国注重理论的、宏观的指导,粗线条地讲道理;西方更注重具体的、微观的指导。我们有不少父母,只从道理上讲该怎么做,如果孩子做错了,稀里糊涂打一顿,打完了孩子还不知自己错在哪儿。

  在国外不少家庭中,孩子无论犯了大错小错,也要受到惩罚,比如:不让看电视,或几天不许到外面和小朋友做游戏等,就是孩子想做的事不让他做,让孩子在他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中来体验对与错。孩子就从这各式各样的体验中,明白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什么是对的,做什么是错的,从而一步步明白做人的道理。

  第五,关注孩子的心理需要,学会与孩子交流。

  1991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一个如何做新型父亲的研讨会。新型父亲这个概念是什么呢?非常具体,第一是每天回家和家人一起吃完饭,每天抱抱孩子,每天蹲下来和孩子说说话。每周要和孩子玩玩,经常要夸奖孩子一下,哪怕他听不懂。

  在这样一个国际研讨会上,对新型父亲所提出的要求竟是这些家长里短,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一种非常细腻的活动。即使为养家糊口生活压力再大,也应该通过这种最具体的生活细节与孩子沟通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一个称职的父母应该拿出时间来陪孩子做游戏、沟通和交流,这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享受做父母的责任和快乐的重要方式,有一天孩子长大离开你,这样的经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父母还要学会从儿童的角度看待事物,不要老是用成人的观点去影响和改变孩子,孩子完成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需要他们的独特体验,而不是家长们的灌输和控制。

(实习编辑:陈兴娣)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