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治疗

传统办公环境 不利身心健康

举报/反馈
2010-06-04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常见的办公室格局要改革啦!为什么,因为它非常不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你知道为什么吗,如果不知道的话,我们也一起来看一看吧。到底是怎样的环境,才能有效促进我们的工作效率呢?

  一间绿色办公室,不仅意味着将能源消耗降到最低,还应该具备让员工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可惜的是,办公楼里最为常见的“格子间”,似乎达不到这一要求。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目前沪上写字楼里普遍流行的敞开式布局的统间办公室并不利员工身心健康,可能影响他们的工作表现。

  心境咨询公司的心理咨询师及环境心理专家专家告诉记者,这样办公室里员工的个人领域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缺乏足够的缓冲和过渡,可能加大压力。现在一些写字楼尝试用盆栽和鱼缸来设立个人领域的边界,并播放轻音乐“屏蔽”交谈声,这些小小的改变能有效改善原有不良的办公环境。

  “格子间”敞开布局隐私易暴露无安全感

  “格子间”,是都市白领办公的主要空间。它拆除了传统办公室的围墙,拉近了同事间的距离,却也暴露了彼此间的隐私:无论是在看文件,还是在用MSN聊天“偷懒”,“隔壁邻居”把头稍微一转就能看得一清二楚;即使每个格子之间装了隔断,也“屏蔽”不了打电话的声音。最近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发现,这种敞开布局的统间办公室不利员工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工作表现。

  研究显示,员工在统间式办公环境下工作,会面临失去隐私、丧失自我、效能降低、健康受损、刺激过度、工作满意度偏低等多种问题。敞开布局还意味着微生物“畅行无阻”,以致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较易在员工之间传播。另外,员工压力过大、血压升高和人员流动快等现象与统间式办公室也存在一定的关联。相比之下,传统的小而封闭式设计的办公室要好一些。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许多白领都对研究结果表示赞同。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的谢先生说:“我们的办公桌是全敞开的,三个人一排,中间连隔断也没有。

  一举一动旁边的同事、甚至老板都看得到,有时候是挺不自在的,觉得一点隐私都没有。”谢先生在恒隆办公,但他表示,即使是在这样的高档写字楼,办公室也大都是统间式的,只不过有些有隔断,有些没隔断。

  在另一个写字楼上班的徐小姐表示,她与同事面对面就隔着两个电脑显示屏,而老板的办公桌跟他们呈90度直角。“常常看到老板对着电脑咯咯直笑,我们就不敢这么放松了,和老板离这么近总觉得有些紧张。每次他出去办事都觉得松了口气,心情松弛下来反而感觉工作效率高了。”

  节约了20%成本但影响员工身心健康

  心境咨询公司的心理咨询师及环境心理专家专家告诉记者,国外早就注意到了环境心理学方面的问题,而国内的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尽管办公室环境对员工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但大多数向她进行心理咨询的白领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她介绍说,统间式的办公环境,最早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欧美开始流行的。当时推出这种设计的初衷是基于从员工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感受出发,希望敞开式的办公环境能够适应多样化的行为活动,促进人与人的交流和团队合作,避免工作的单调性。

  然而现在这种办公模式被滥用,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以经济利益为重———据估算,统间式办公室可节省20%建造成本———使设计流于形式,而忽略了员工的心理需求。

  专家分析说:“现在的统间式办公室设计,之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损员工身心健康,主要是此类设计方案带来的领域性、噪声、光的方向性、接触自然四个方面的问题。”所谓领域性是人的生物本能、基本需求,人在室内环境中,总是力求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有其必须的生理和心理范围与领域。

  然而在统间式办公室,员工的个人领域空间和公共空间缺乏足够的缓冲和过渡,员工之间的距离过近,电脑操作和电话交谈均在他人“监控”范围内,使得员工缺乏安全感。

  “一般的大办公室里,少则有三四十个员工,产生噪声在所难免,容易干扰他人的注意力,降低工作效能。现在的办公室主要靠顶部采光,光源从上往下照射,缺乏侧面光,日光灯又大都是冷光源,仅仅考虑把工作桌面照亮,而缺乏生动性和立体感使人的脸色显得很阴郁。

  此外,在统间式办公室里,除了靠窗的员工可以看到阳光、窗外的风景,大多数员工坐在屋子中间缺乏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她表示,这些都容易影响员工的心情,甚至会导致生理节奏的紊乱。

  专家支招

  如何消灭“不良”办公环境

  “设计并不是简单固有的模式,而是室内各视觉要素综合的艺术化创作。良好的室内设计需要兼顾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

  专家说:“环境的心理效应随时随地产生着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又不为人们所察觉。它原本是大众群体对室内设计最广泛的精神需求,然而在设计中却常常被忽视。”为此,她呼吁室内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应该从“以人为本”提升到“以人的心理为本”。

  其实,一些小小的改变就可以让员工的心情“由阴转晴”。为此,专家提出了一些改善原有不良办公室环境的建议。

  “都市白领面临快节奏的工作压力,因此要尽量减少办公环境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压力。”专家表示。为此,她建议用有益的“背景噪声”来避免现有的噪声干扰。“可以播放一些没有歌词内容的音乐,比如带有流水、鸟鸣声的自然轻音乐等。这样的低频噪声不仅可以‘屏蔽’人们的交谈声,还能舒缓员工工作状态的焦虑感、压迫感。”

  其次,对个人领域的边界进行柔化处理,确定交往范围和适当的交往距离。比如,可以用一些盆栽绿化、摆设作为小隔断,或者使用30厘米左右高的玻璃屏风和风景装饰画来进行边界设定。

  新加坡一座写字楼就曾采用类似的设计,办公室的一个个格子间用浅浅的鱼缸作隔断,既保护了隐私也给员工带来愉快的心情。与格子间常见的、高50厘米的灰白界面隔断相比,这些“边界”更为柔和。

  此外,还可以提供更多侧向光源,将环境照明运用得更为充分。

(实习编辑:陈兴娣)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