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引起的巨大轰动,让制片人吴毅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作为华谊兄弟天意影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还担任了《军人机密》《功勋》《恋爱兵法》等剧的制片,并获得了第22届、23届、25届电视剧“飞天奖”、第4届金鹰电视节优秀电视剧奖、第3届电影“百合奖”特别奖、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大奖,吴毅也当之无愧地被誉为“金牌制片人”。2009年11月,由吴毅任制片人、华谊兄弟天意影视打造的情感巨作《故梦》在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首播发布会。
历经坎坷与磨砺后,吴毅终于完成了从一个山沟里的装配工到金牌制片人的华丽转身。
梦想遥远,无奈蛰伏山沟 1963年12月9日,吴毅出生在湖北省武汉市。他的父亲是位老军工,而且极富绘画才能,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但由于历史原因,而没能上成学。于是,父亲便把希望寄托到了儿子身上,从小便教吴毅画画。
吴毅非常聪明,画画的水平提高得很快。然而,新鲜劲过去后,吴毅却再也提不起兴趣来了。因为,他真正的兴趣是电影。那时,电影并不多,经常是在空场地上放露天电影。每当放电影时,吴毅就早早地拿个小凳子占上位置,一直看到最后一个字幕出来才意犹未尽地离开。有的电影他不知反复看了多少次,里面的台词吴毅几乎全都能背下来。
后来,吴毅回陕西西安上学,跟爷爷一起生活。当时爷爷家有个邻居是西安电影制片厂搞制景的,他经常带着吴毅去厂里参观,告诉他电影是怎样拍出来的,那些景是怎样搭的,声音是怎样模拟出来的。吴毅都听愣了,他没想到,电影背后还有着如此神奇的东西,他对电影的兴趣更浓了。吴毅无数次地梦想着,长大后自己也要去拍电影。
带着对电影的梦想,吴毅上初中后就开始尝试着写剧本。他越写越痴迷,每天上课根本听不进老师在讲什么,脑子里想的都是他的剧本。17岁那年,吴毅将自己写的一个电影剧本寄给了西安电影制片厂。虽然没有下文,却丝毫没有影响吴毅对电影的热爱。
因为痴迷写剧本,吴毅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成了学校里的“差生”。他的妹妹与他在同一所学校,有一天,妹妹回家后对吴毅说:“哥,今天我们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了。”吴毅问:“说我什么了?”妹妹不高兴地说:“说你是学校里的坏典型,学习不好,还整天不务正业写什么剧本,弄得我都跟着抬不起头来。”
后来,老师也多次找吴毅的父母谈话,他也为此没少挨父母的批评。尽管如此,吴毅心中对电影的那份炽爱之火却越烧越旺。电影对于他来说是那么的充满吸引力,又那么的神秘,他多想在电影的王国里遨游啊。但由于地域和环境的限制,加上吴毅周围没有人搞影视,没有人给他指导,他不知怎样才能走上电影之路。1980年10月高中毕业后,懵懂中的吴毅只能去河南当了兵。
吴毅被分配到独立第11团做了一名野战工兵。到了部队之后,吴毅仍然难舍电影情缘。有一次,他无意中看到了一份广播学院和电影学院的招生简章。
可是,吴毅根本不知道怎么才能去报考,问别人也问不出所以然。当兵后的第二年,吴毅曾有机会报考军校。可吴毅觉得,如果上了军校,或许这一生就与电影无缘了。于是,在许多人不解的目光中,吴毅放弃了上军校的机会。1983年1月,他从部队复员后被分到了湖北省武汉市一家军工企业,当了一名装配工。
虽然无法考电影学院,但吴毅深知,要想有发展必须要多学知识。于是,吴毅开始在工作之余刻苦补习文化知识,并很快考取了湖北教育学院中文专业。
2年后,吴毅大专毕业了,又回到了原来的军工企业,被分配到下属的电大当老师。因为他文章写得好,一个偶然的机会,被领导调去从事宣传工作。吴毅十分高兴,因为他可以扛着摄像机拍宣传片了。吴毅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每天拼命地工作,拍了许多有分量的宣传片,他写的文章也在许多刊物发表。后来,吴毅还被湖北省宜昌市电视台聘请为特约宣传员。
在外人眼中,吴毅无疑是令人羡慕的。在企业里,他也算是个“名人”了,领导对他非常器重。而且,吴毅与企业领导的女儿结了婚,并生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换了别人,可能早就满足得整天偷着乐了。但吴毅却不甘心,他觉得自己的梦想还没有实现,现在的生活远不是他所想要的。只是因为他所在的军工企业位于偏僻的地方,相对闭塞,他没有寻找到机会,只能无奈地蛰伏着。
抛家舍业,希望之门悄然打开 吴毅的才华在一点点闪现,在一个4000多人的大企业中,他是一个有名气的人物。随着吴毅业绩的提升,领导决定提拔他担任办公室副主任,这对于不到30岁的吴毅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不少人都预言,如果他这样干下去,肯定还能升职。
可吴毅的兴趣不在这里,他除了完成好本职工作外,每天就捧着《当代电影》《世界电影》等有关电影的杂志看个没完。有时,连妻子跟他说话、儿子哭他都听不到,妻子笑称他是个“电影痴”。
就在领导即将宣布他的任职时,一直关注着电影的吴毅得知北京电影学院正在招生,而且第一次招制片专业学生。吴毅意识到,他终于找到适合自己走上电影之路的钥匙了。吴毅兴奋极了,跑回家对妻子说:“我要考北京电影学院。”
然而,如果上电影学院就要丢掉工作,也就意味着没有经济收入。而且,儿子年纪还那么小,妻子也不可能辞掉工作和他一起去北京,夫妻将面临两地分居。一想到这些现实问题,看着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儿子的妻子,吴毅也有些犹豫。可是,他已经快30岁了。如果让他放弃,他会一辈子后悔啊。
看到吴毅矛盾挣扎的痛苦,善解人意的妻子说:“你去考吧,不用考虑我和儿子,我会把儿子带好的。经济上虽然会苦一些,但我能克服。我知道电影是你一生的梦想,是你的幸福所在,我全力支持你。”那一刻,吴毅感动得哽咽了。
吴毅开始努力地复习功课,并于199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制片专业。吴毅放弃了提升的机会,带着对影视梦想的追求,抛家舍业地来到了北京。
吴毅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由于他基础知识薄弱,加上年龄偏大,学习起来显得比其他同学吃力。于是,吴毅成了学校有名的“拼命三郎”。每天早晨,吴毅是第一个起床的。晚上,他是最后一个上床睡觉的。在吴毅的眼里,根本没有什么节假日。别的同学都出去玩了,只有吴毅钻进图书馆,有时他还带上干粮,连饭都不去食堂吃。吴毅知道,对于自己来说,时间太宝贵了。这个机会是他牺牲了太多东西换来的,他不能辜负了妻子的期望和付出。
1995年,吴毅以出色的成绩毕业,并被分配到了湖北电影制片厂,分管影视策划和生产。总算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吴毅如鱼得水,于当年就担任了制片人,拍出了上下集《闻一多》的单本剧,并一举获得了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1996年,他又拍摄了由蒋雯丽、邵兵等主演的20集电视剧《千年等一回》。这是第一部反映深圳题材的长篇电视剧,播出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随后,吴毅便一发不可收拾。1997年,他就开始担任制片主任了,并陆续拍摄了24集电视剧《大漠豪情》、30集电视剧《西游记后传》、20集电视剧《祥福春秋》、22集电视剧《新女驸马》,并获得了第一届金鹰电视节最佳美术、音乐单项奖及第二十二届“飞天奖”三等奖等奖项。鉴于吴毅所取得的成绩,湖北电影制片厂准备提拔他当副厂长。
在一片赞扬声中,吴毅却并不满足,他觉得离自己“金牌制片人”的梦想还差得很远。正在这时,湖南电广传媒集团的领导找到吴毅,希望他能加盟,并且给了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吴毅再次面临两难选择:不去吧,可能会丧失良好的机会;去吧,又要与妻子儿子分离,还要放弃即将提升的副厂长职务。此时,又是善良贤惠的妻子支持了他。2001年,吴毅离开了湖北电影制片厂,加入了湖南电广传媒,又开始了与妻子的分居生活。
到了新单位后,吴毅担任了制作总监,制作了30集电视剧《非常公民》、40集电视剧《乾隆王朝》、27集电视剧《绝对权力》、24集电视剧《宫廷画师郎世宁》等,并获得了第二十三届“飞天奖”、第四届“金鹰奖”最佳照明奖等奖项,并帮助湖南电广传媒建立起来了整个制作体系。
此时的吴毅,已经在圈内小有名气,希望之门也在向他悄然打开。 顽强坚持,“金牌制片人”的华丽转身 经过湖南电广传媒的几年历练,让吴毅在制作观念、管理水平上都上了一个台阶。而吴毅的心又不安分了,北京一直是他所向往的,许多影视人都云集于此,寻找着各种发展机会。
2006年初,机会来了,华谊兄弟公司的老板通过与吴毅的接触和了解,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便创建了天意影视有限公司,由吴毅担任总经理。过去,吴毅都是以制片人的身份出现。现在,他不仅要做总制片人,还要管理一个公司,这无疑对他是个极大的挑战。
公司成立后,吴毅决定第一部戏一定要拍出能打响的力作。于是,吴毅开始四处寻找好的剧本。由于过去他拍过《军人机密》等部队的电视剧,本人又当过兵,所以很偏爱军人题材。这时,吴毅发现了《士兵突击》的剧本。吴毅看过剧本后非常激动,觉得它打破了以往军旅题材的视角,从士兵的角度反映军队现代化进程中军人的生活、训练和信仰。尤其是男主角许三多的“不抛弃、不放弃”,不正是自己的写照吗?吴毅立即拍板:就拍《士兵突击》!
没有请大腕演员,没有做宣传,唯一的大腕就是导演康红雷,在这种状况下完成了《士兵突击》的拍摄。而在发行时却并不是特别被看好,也没赚到什么钱。
主任医师
云南中西医结合医院 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杭州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主治医师
贵州省人民医院 心理科
主任医师
北京精神科 精神康复科
主治医师
广东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东大街43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磴口县东风路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庄河市向阳路
二级甲等 康复院 公立
昆明市宜良县发达街5号
三级 综合医院 公立
北京市宣武区广外三义里甲2号
三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文林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