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个案分析

家境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举报/反馈
2010-05-29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我们暂定社会上有三类家庭,一类家庭是富贵家庭,一类家庭平常人家,一类家庭是贫困家庭。

  富贵家庭物质条件优越,高档消费,不在话下,而且有很好的社会地位;平常人家奢华不起,但是有事也能应付,不需要出门去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贫困家庭,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柴米油盐经常断,应付生活和发展的必需依然吃力。我们要讨论的是家境的差异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三类家庭对孩子的发展各有什么利弊。

  富贵的家庭好处在于它可以给孩子一个很好的起点,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在孩子的发展中不时地助上一臂之力,可以给孩子做人的底气,可以让孩子拥有更大的抱负。这样家庭走出的大人物,不仅功勋卓著,且身心和谐,多有回馈感恩之心。比尔.盖茨,列夫.托尔斯泰就是这样的典型。

  而这样的家庭的不利在于非常容易让孩子形成“寄生人格”。这些家庭的孩子一出生面临的就是温柔富贵乡、花柳繁华地,没有生存的压力,不知求生的艰难,想要的东西太容易得到,身边的人都抬着脸看他们的家世,从而很容易让他们好吃懒做,贪图享受,没有奋斗的动力,做事不踏实,做人不谦恭,高不成,低不就,形成纨绔子弟的作风。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从清朝的八旗子弟到后来的高干子女多是这样的作派,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就是,父母是一方领导,到最后自己退休了就靠自己的人脉为孩子找个工作、寻个出路。

  平常人家的好处在于他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家境不足以让孩子寄生,不足以让孩子脱离自我奋斗,又为孩子的生活和发展可以提供必要的条件。这样可以让他们有恰当的自尊心、自我意识以及积极的人生设计。这类家庭走出的人才是最多的。

  平常人家的弊端在于让孩子“小成即安”,平庸度日。也正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环境,让他们产生“差不多就行了”“不比别人差就行了”的潜意识,这类家庭走出的人才虽然是多,但是高级人才却非常少。

  贫困家庭的孩子与上面两种大有不同,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着压力和缺失,不仅是物质的匮乏还有社会的尊重。“体面、风光的生活”,“像一个人物一样活着”是这样家庭大多孩子终生的愿望,超越贫困无告的窘境是他们奋斗的动力。人进取的动力有两种,一种是 ,另一种是“缺失性动机”。后者可以产生巨大的张力,这样的张力会让人在困难、挑战和机遇面前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他们比其他家庭的孩子更刻苦更努力更愿意付出更富有弹性,从而贫寒子弟经常创造奇迹。这样的例子历来被广为传诵,无需在此列举。

  贫困家庭的劣势也很明显。真正“从奴隶到将军”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情况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作为社会的底层,他们缺乏尊重、关注和发展的机会,观念得不到启蒙,缺乏足够的教育条件……以至于孩子们没有自尊心,卑卑怯怯;缺乏发展机会,疲于奔命,高危劳作,微薄收入。上一代人没有发展的机会,也就不能给孩子创造发展的机会,从而形成了恶劣的代际循环。

  那么,什么决定了三类家庭中的孩子的发展呢?或者说三类家庭如何趋利避害呢?我的回答的是:教育。我们不能说教育是万能的,尤其是对那些赤贫家庭来说,但我要强调的是教育的枢纽作用。也就是说,在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下,教育可以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发展是否是积极的。

  比如,富贵家庭从小让孩子尊重别人的劳动,让孩子知道依赖父母的财富是让人羞愧的是,不满足任何孩子超出他所需要的物质要求,要求孩子力所能及的帮助家人做事,创造机会让孩子接触真正的优秀的人以便于其树立精神的榜样;比如,平常人家平时生活节俭,对孩子教育的投资却不惜代价,从小寄予孩子较高的要求,杜绝轻易的满足,以懒惰和懈怠为耻,尽早建立孩子强大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孩子对自己有要求、有计划;比如,贫苦人家的父母,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有尊严的去做,都高要求得去做,对自己节俭对别人慷慨,时时怀有感恩和进取之意,尽力的创造机会丰富孩子的阅历和见识,用自己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激励孩子向上之心。

  简单来说,任何家庭的孩子都有机会,只要他们的父母有教育的本事。这个本事既包括教育的观念和知识,也包括教育的技术。

(实习编辑:张曼)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