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个案分析

如何弥补给孩子带来的缺失

举报/反馈
2010-05-25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如何弥补给孩子带来的缺失

  从小我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对我很好。上中学后,因为学校太远,住回了家里。但是,爸爸妈妈好像总是对我不满意,不是指责我依赖性强,就是批评我学习不自觉,奶奶就从来不这样说我,他们还说是奶奶把我惯坏了。我觉得他们根本不喜欢我,以工作忙,没时间照顾我为借口。我还是想回到奶奶身边。初一 小勇

  写给孩子:

  孩子都喜欢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你好像和别人的感觉不一样,长时间没有和父母生活,有些不习惯吧。如果你问问班上的同学,会发现有一些同学和你有着相似的童年生活经历。爷爷奶奶用他们自己认为最好的方式抚育你,父母也同样如此。仔细想想,你会发现父母在生活上对你的关心同样是细致入微的。同时看来更希望你能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作为父母他们明白对你的成长要直接承担责任。抚育儿女,不仅要抚养,还要教育。也许正是以往很长时间没能和你在一起生活,感到对你的成长没能尽到应有的责任,所以难免有了一些急切的心情,带着这样的情绪,和你交流时可能会比较急躁,在你听起来就成了一味的指责和批评。你需要多和父母交流,互相增进了解,这样才能逐步消除彼此的误解。

  写给父母:

  在孩子的童年时期一家人没能生活在一起,孩子与父母的感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疏远。采用简单急躁的方式,急于行使教育孩子的权利,会因为孩子的不理解造成误会,甚至会产生冲突。此时最重要的也许不是帮孩子矫正父母认为的不良行为习惯,而是在亲子间建立亲密关系,设法增进互相的理解和认同,弥补共同生活的缺失。有了这些,才能很好地彼此接纳。

  不要急于去做些什么,给彼此一些时间,此时最好的方式是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孩子,孩子从父母这里得到认可,会对家长产生更多的亲密感。父母也能够更客观正确地看待孩子,更多地认同孩子。随意将孩子的不良习惯归咎于老人,很可能会伤害到孩子对爷爷奶奶的感情。即便老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什么不妥,也不适宜在孩子面前随意评判,毕竟老人的角色和心态与父母是不同的,不能够苛求老人。

(实习编辑:张曼)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