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塑造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性格塑造

孩子的隐私合同

举报/反馈
2010-05-05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根本不懂什么是隐私”。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我是你爸,关于你的一切,我都该知道”。孩子喜欢被当成大人对待。因此,父母亲应该给孩子一些空间,允许他们保有自己的隐私。

  所以一些家长福尔摩斯式的侦察举止,其实都不该出现。例如偷听孩子讲电话,偷看孩子日记,或者是上网看孩子的留言等等,这些行为美其名曰是为了解孩子,事实上,家长做了一个很糟的示范,那就是:只要我们自认是在关心别人,就可以不在意别人的隐私,而这往往是破坏孩子对家长信任度的首要杀手。

  为了避免这份“信任度”的无谓伤害,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来制订一个专属的《孩子的隐私合同》,写下什么事情是父母想知道并且也可以知道的,哪些属于孩子的隐私,父母应该完全尊重,不侵犯孩子的权利。

  练习:《孩子的隐私合同》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希望被父母当做大人看待。最明显的表现是,孩子开始在意自己的隐私,想要拥有自己的小秘密。父母亲侵犯孩子的隐私权,只会让孩子心生厌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会促使孩子的保密工作升级,更糟的是,不再信任父母,就连不需保密的心情也开始三缄其口。

  因此,建议想当孩子之友的家长们,快快放弃“无间道”的把戏。更高明的做法是,让潜规则透明化,和孩子一起商量制订出一份《孩子的隐私合同》。这一做法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让孩子明白,没有他的允许,父母亲不会透过非正当的渠道去窥探他的隐私。而当孩子觉得受到尊重,就没有理由匿藏心情了。反而更愿意跟父母做分享,提升心情透明度。

  具体方式如下:

  《孩子的隐私合同》

  父母希望知道并可以知道的事 属于孩子隐私的事

  规则:

  1、如表格所示,将父母希望知道的有关孩子的事列在左边;将属于孩子隐私的事列在右边。

  2、双方协商,达成共识,避免侵犯孩子的隐私。

  范例:

  父母希望知道并可以知道的事 属于孩子隐私的事

  孩子的身体状况 手机短信

  孩子的兴趣爱好 日记内容

  孩子的学习状况 ……

  …… ……

 

(实习编辑:卢晓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