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塑造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性格塑造

让孩子获得别人尊敬

举报/反馈
2010-05-05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让孩子获得别人尊敬的最好方法,是教会他尊重别人。这观点是否觉得有些奇怪?

  事实上,这样做让我们一举两得:培养出一个既有教养同时又能很好地保护自己的孩子。

  打架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在幼儿园的院子里就有可能出现小朋友对峙的场景出现。

  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毫不迟疑地对我们说,如果孩子不知道在如今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强弱之分,那绝对是我们的过错。

  为生存而武装≠“终结者”

  过去,听话和乖孩子会受到称赞和表扬。今天,人们赞扬那些主动积极、有斗争精神的孩子。世事如此艰难,以 至于人们认为最好是全副武装而生存,即使有令人厌恶的个性也无所谓。

  看到孩子受欺负,父母都会很生气,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滑梯小霸王。于是就出现了一些极端的做法,这位父亲夸耀自己的儿子:“全班的同学都怕他!”那位妈妈为“自己的女儿打遍天下,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敢打”而自豪。

  但实际上,如果父母期望通过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极具攻击性的“终结者”,而让他在同伴中获得尊重,恐怕注定是要失望了。因为害怕并不意味着尊重,顺从并不意味着接纳,让孩子获得别人尊敬的最好方法,是教会他尊重别人.

  别人!什么是别人?

  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家阿海尼告诉我们:“六七岁之前的孩子还不懂得什么是尊重。在此年龄段之前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尊重的定义对他们来说过于抽象。他需要眼见为实,而尊重从外部不一定能看到。当然,我们谁都知道不能等孩子懂得电插座危险之后再禁止他去摸。对尊重这个词也一样,父母完全可以在孩子还没有明白尊重的真正的意义之前就要求他尊重别人。”

  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仅靠简单的下命令是远远不够的。为什么不应该拿最大块的蛋糕?为什么不能在火车的车厢里大声地唱自己喜欢的歌?为什么砸坏小伙伴的小汽车不对?”这些都需要非常具体的解释。

  我,是自己;你,是别人

  要教会孩子尊重别人,首先应该教会他别人和自己的区别。然而,长久以来,孩子往往认为世界是以他为中心的。

  人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对父母说话的口气就像是对自己同伴说话一样,不经妈妈的允许就去翻大人的包……

  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家认为,今天的父母经常因为没有过多的时间陪自己的孩子而内疚。因此,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无条件地答应孩子的要求。但是,成年人的作用,并不是整天趴在地上同孩子玩乐高玩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正是由于人与人存在不同,我们才会彼此尊重。

  否则,对孩子来说,一切就非常模糊:“如果妈妈成为我的伙伴,我当然有权力推搡她一下。”

  倾听是尊重的黄金法则

  心理学家认为,让孩子懂得尊重的黄金法则就是:“教会孩子不要打断别人的话!”这条法则意味着,别人的话是有价值的。在对话中,每个人都轮流说话和倾听别人。为此,阿海尼评点了一个最新的儿童产品广告。广告中,一个孩子打着一条口号:“只听你自己的!”他说道:“这条广告传达了一个非常错误的信息,因为如果一个人只听自己的,他一定是一个孤独的、无聊的和不会尊重别人的人。”

  学会倾听别人,有效地回答别人的话,而不是自己想自己的,这是尊重他人的基本规则。

  当然,这个法则并不仅仅是给孩子建立的。要让孩子重视倾听别人说的话,成年人也应该重视孩子的话。比如,如果你说好他放学后,你到学校去接他,或者,像约定好的那样,你送他到外婆家,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不要在最后一分钟改变主意。孩子对成年人说话不算话是很敏感的。这样,孩子会有失去信任的危险。

  看,那样做多没礼貌

  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尊重他人的事情发生比如,为了抢公交车上的座位推搡别人;开门的时候不顾后边的人,门打在别人的脸上;汽车停在人行道上妨碍儿童推车通过等等。孩子看到这种现象时,孩子可能会疑惑地看着我们,仿佛在问:妈妈,为什么他们不像你说的那样?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使自己的要求保持一致性?不要装作什么都没有看见,相反,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对孩子强调尊重别人的重要性:“你看,那个叔叔把后来的奶奶都碰到了,这样做多没礼貌!”

  礼貌:尊重的最初练习

  哲学家这样认为:“礼貌会帮助孩子接纳某些价值观。要想很好地教养自己的孩子,不仅仅是教会孩子礼貌,重要的是向孩子传递礼貌的原则和同时传递精髓。精髓,不是装出来的善良或者慷慨,而是真正的善良和慷慨。”

  不过,做到慷慨、公正和勇敢很难,而做到礼貌要容易得多。好的教育是从最简单开始做起,在孩子明白传递的精髓之前,让他先学会礼貌待人是十分必要的。

  小争执与缺乏尊重的区别在哪里?

  如何评估小伙伴的小争执和显然是缺乏尊重之间的区别?这个界限应该由父母来指出。在课间玩的时候让别人轻轻地推搡一下,这不是很严重,但是每天的甜点都被人抢走,这就不能接受了。幼小的孩子通常不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区别。事实上,尊重有两重意义:

  * 明白尊重别人的界限。

  * 制定得到别人尊重的界限。

  明白自己与他人的界限是如此重要

  最近的研究表明,大部分抢别人东西的孩子并没有感到自己是在做蠢事。这些孩子没有什么东西属于别人,什么属于自己的界限。这种模糊的认识使这些孩子只要自己想要就占为自己所有,不管是不是别人的东西。他们甚至还认为,别的孩子不大方,不肯把东西给他们。

  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有些事情我们没有权力对别人做,同样的事情我们也不能接受别人对我们做。”

  但是,原则确定之后,我们要注意观察孩子。孩子有可能会害羞讲述自己在课间的遭遇,或者不敢抱怨。

  被人当作“告密者”并不是令人光荣的事情,即使在幼儿园里也是如此。

  动画片的主角总是那些独自应付各种危险的超级英雄,怎么能承认在幼儿园的院子里,自己面对三块豆腐高的小伙伴的威胁就投降了呢?

  孩子还小,让他们自己应付这一切还为时过早,父母一定要适当地干预,当然,干预并不意味着我们自己冲出去帮孩子摆平对方。如果大人过分地保护孩子,一方面是就没有办法让他学会面对,另一方面,跟欺负他的人一样,我们同样向他传送了一个拳头就是法律的信息。

  正确的做法是教会孩子一些自卫的方法。比如,当孩子在学校里受到欺负或者嘲笑时,建议他勇敢地面对欺负他的人,对别人的无理要求大声地说“不”,或者告诉老师。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及时询问事情的发展情况。如果情况一直没有改善,我们就需要出面了。毕竟,保护孩子不受伤害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实习编辑:卢晓平)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