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热门话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职场热门话题

职场话题:你对职场厌倦了吗?

举报/反馈
2010-05-01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不知从哪天开始,你是不是从星期一就盼着星期天?是不是恨不得撒个小谎不去上班,哪怕生病也好?每天早晨上班前照镜子,你的表情是微笑吗?在办公室,动辄懒洋洋地消极怠工,这份工作让你厌倦甚至沮丧?你无法控制内心暗长的倦怠感和消极情绪?——你,已经成为职场“倦鸟”!

  一旦职业倦怠如“流感”般蔓延,便一发不可收拾——“被传染者”会无心工作,没有了向心力的团队更如同一盘散沙。因此,企业和个人如何应对,跳出职业倦怠泥沼至关重要。

  “倦鸟”的故事

  持续高压情绪焦灼

  孟飞 28岁 业务经理

  “如果我每月不能做到一定数额的利润,我的业务就无法运转下去。”孟飞在通信业奋斗了6年多,现在每天都要面临这个问题。

  5年前,孟飞只身一人来到广州,他什么困难都不怕,一心向前冲。从当初的业务员奋斗到现在的业务经理,薪水倒是涨了好几倍。而现在,经验丰富了,说话的口气却不如以前“硬气”。面对同样的压力,他几乎难以做到当初“从零开始”的坦然。迫于业绩压力,他每天都处于一种极端的焦灼状态。“稍遇不顺,我的厌倦情绪就滋生出来,非常想逃避,不想上班。每天晚上,我必须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并且多次因为情绪失控而影响到家人。真的很讨厌这样的状态。”

  工作热情日渐消退

  小柯 25岁 旅游业

  小柯是一家知名旅游公司的员工。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她是一个幸运儿——目前从事的旅游策划工作,既和自己的专业对口,又与自己的兴趣相投。她已经在这个公司工作了整整3年。

  3年来,小柯的职位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目前的工作她已经完全驾轻就熟,她觉得工作越来越没劲。“我每天都不想上班,对工作没有了热情,就想着只要不出错就万事大吉了。可这是我曾经最喜欢的职业呀!我也曾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很多,但现在那种职业的成就感没有了,我觉得自己具备的这些知识应付目前的工作绰绰有余。我实在不知道自己脚下的路通往何方。”她摇摇头无奈地说。

  工作琐碎缺乏成就感

  杨健 男 33岁 行政人员

  杨健在公司里做了10年,如今也混了个“资深”,一人身兼多职,从上到下什么都需要管,既是办公室负责人,也分管后勤工作,偶尔还帮忙会计报个税,帮人事处协调协调,甚至在老总出差时担任全面负责内部工作的助理,几乎从早到晚连轴转地工作,没有一刻得闲。“经常回到家里了还得不到休息,电话不停地接,不是老总找就是同事找,老婆经常说我打杂还打得这么热火朝天。”他自嘲道。

  虽然如此忙碌,杨健却并无多大成就感。他整天忙来忙去,压力很大,生怕哪里出了个错,大家的笑脸会立刻变成麻将脸。“我这个位置还很尴尬,这边老总认为我是帮公司花钱,不创造利润。那边员工认为我是老总的帮手,是眼线啥的。经常吃力不讨好,心累啊。”工作越辛苦,个人成就感却越低的他为此充满苦恼。

  调查:

  职场“倦鸟”年轻化

  孟飞、小柯和杨健的现状在当今职场中其实屡见不鲜,这就是人们通称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的常见表现是:工作时常常感到精疲力竭、容易情绪波动、经常妄自菲薄、服务质量下降、工作欠缺主动性、频繁跳槽、工作效率低等。

  日前,国内某知名人力资源网站开展的一项《2008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显示,74.6%的职场人产生工作倦怠。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调查中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参加工作未满4年。工作5年后,倦怠指数有明显下降,工作16年后,工作倦怠程度降到最低。此次调查也显示,25岁以下人群中,35%的人出现了职业倦怠,其次为25~35岁人群。职业倦怠的年轻人最典型的应对则是换工作。和其他年龄层的劳动者相比,30岁以下的年轻人职业流动周期最短,平均不到一年半就换工作。

  “随着社会的变革转型,就业压力增大。企业求创新突围,给管理者、员工带来一定的压力,职场倦鸟应运而生,且已经成为影响工作效率的头号敌人。作为企业及其管理者,如何帮助员工防治职业倦怠,在当前尤其重要。”柏明顿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首席顾问胡八一指出。

  循因:“倦鸟”的五个阶段

  即将度过自己30岁生日的赵东特意休假独自出外旅游散心,想好好反省自己的职场经历,为接下来的道路想定一个方向,“都说‘男怕选错行’。工作8年来,我换了两个行业,这两份工当年我都曾十分向往并想以之作为终身职业的,但不知为何做到后来就会步入职业倦怠的老路……难道,倦怠是一种职场必然吗?”

  胡八一分析指出,企业文化体制导致的员工职场倦怠,并非始于员工入职之日,职业倦怠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管理者要了解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阶段、程度,方能根据其不同阶段和程度采取不同的策略防治员工职业倦怠。归纳起来,职业倦怠的形成包括蜜月期、激励期、衰退期、衰竭期和涅槃期五个阶段。

  蜜月期:一开始,任何员工都会经历一个职业的蜜月期。工作的新鲜感刺激着员工,通过工作,员工认为其需求、愿望都可以从中得到满足,乐于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为企业做贡献。

  激励期:当最初的工作热情开始减退,人们冷静地面对真实的工作环境,工作中的枯燥、压力让员工感到工作难以满足其所有的需求,员工开始感到困惑,怀疑自己的能力,这个时候,便进入了职业的“激励期”。

  衰退期:接下来,原先的热情和精力将被长时间的压抑情绪所取代,员工有了越来越多的挫败感和愤怒,出现沮丧、焦虑和身体不适的状况,对于企业、同事和上司变得挑剔和不满……

  衰竭期:这是职业倦怠的高发期,期间,员工将会感觉悲观和绝望,甚至全盘否定自己的工作价值,还可能出现自杀、酗酒等现象。

  涅槃期:如果职场人士能成功克服倦怠,将会迎来充满希望的“涅槃期”,即通过自我调节及企业帮助,员工从职业倦怠的危险状态发生凤凰涅槃的蜕变,重新定位自己,调整自己,重新唤回对工作的热情。

  涅槃:找准职业兴奋点

  1.从多角度更客观地评价自己、欣赏自己,认识自己的工作价值,多问自己这份工作对我来说有那么重要吗?我非得这么忙不可吗?你或许会发现,忙碌只是一种习惯。不如给自己放个短假,张弛有度的生活能让人重整旗鼓,再度投入工作;

  2.做好时间管理,让工作更有条理,养成列举工作日程表的习惯,然后考虑哪些条目可以完全放弃,哪些可以委托他人或与他人合作完成,尽量使工作时间缩短,工作效率提高,成就感增强。

  3.注入资源,增强实力。对内增加个人的专业技术资源、可以通过补充知识来实现;对外增加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支持资源,比如建立同相关资源之间的人际关系脉络,获得工作上的信息;与自己的朋友、同事和家人经常保持联络,培养感情,以得到他们的关心和鼓励。

  4.时常进行心理自测,摸清职业倦怠状况,如果你对现在的工作完全没了兴趣,就要重新慎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工作。上一页下一页本文共 4 页,第[1][2][3][4]页

  把脉:你倦怠了吗?

  高级顾问师陈兴华指出,白领们所处的职业倦怠阶段是受其程度影响的,程度越深,所处的阶段也偏于晚期,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可以通过下面的职业倦怠程度问卷,有效测算和评估出自己的职业倦怠程度,进而估计自己所处阶段。

  1.晚上很早上床睡觉,但很难入睡,即使睡着了也总是被噩梦惊醒;

  2.即使头天晚上睡得很好,第二天上班的时候仍然觉得很疲倦;

  3.从早上睁开眼睛就想着是否可以以生病为借口请假逃避上班;

  4.总是一边工作一边看表,渴望下班时间的来临;

  5.认为星期一是“黑色”的;

  6.经常迟到;

  7.总是下班后仍然想着工作的事情,并且心情烦躁;

  8.经常头疼、感冒、腿脚酸软;

  9.面色苍白,无精打采;

  10.眼圈浮肿;

  11.觉得自己工作很努力,可是得到的却很少;

  12.认为自己的工作不重要,努力没有得到重视;

  13.喜欢一个人待着,不愿意与同事交流;

  14.在工作遇到问题时,你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

  15.时常抱怨,对自己的某某同事没有好感;

  16.没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17.在工作中感觉不到兴趣;

  18.常常觉得压力太大,有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19.靠服用药物、酗酒来麻痹自己;

  20.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以上状况,从来没有发生的,得1分;很少发生的,得2分;有时发生的,得3分;经常,得4分;完全吻合,得5分。分值在25~35分之间,表示处于蜜月期或涅槃期,倦怠度很低;分值在36~60分之间的,表示处于激励期,倦怠度较低;分值在61~90分之间,表示处于衰退期,倦怠度较高;91分以上,表示处于衰竭期,倦怠度非常高。

(实习编辑:张曼)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