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塑造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性格塑造

宝宝的挫折感是怎样形成的?

举报/反馈
2010-04-22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带养孩子的父母会感到,7~8个月以后的婴儿“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多。其实,哭闹、愤怒、不高兴等情绪的频率增多,是孩子心理发育的正常过程,它来源于孩子的挫折感。挫折感增加,孩子的执拗行为也会增加,负性情绪将增多。

  为什么8个月以后的婴儿的挫折感会突然增加呢?这是因为:

  (1)孩子的发育与成人的限制:在生活的第二个半年,孩子学会了坐、爬、站,甚至行走。随着孩子活动范围的增大,自主活动的能力大大增强,随之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性。另外,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发展很快,对外界充满好奇心,探索行为更为主动、频繁。

  然而,父母往往不了解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担心孩子发生意外,受到伤害,因而过多地干预孩子的尝试。限制孩子的行为随着孩子探索行为的增加而增加,这就形成了孩子的发育与成人限制之间的矛盾,将使孩子心理受到挫折。

  (2)孩子的发育与环境的限制:尽管此时孩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控制身体的行为、动作、能力并不完善自如;认知生活常识少,使得孩子在玩玩具或与同伴玩耍时,出现因自身不能控制而带来的挫折感。

  怎么样对待孩子的挫折感及执拗行为呢?

  (1)孩子发育过程中,体验挫折是必要的。发生执拗行为是正常的表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家长采取的处理方法。

  (2)减少环境对孩子探究活动的限制。尽可能将对孩子有危险的物品置于孩子所能达到的范围之外,如:将药物、化妆品等收藏好。

  (3)成人不要对孩子限制太多,尽量少用诸如“不行”、“不能动”等词语。可以采用冷处理、转移注意力、提示在先等方法引导孩子。

  (4)始终要向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够这样做、应该怎么做等等。应循循善诱,不要强迫。例如,当孩子执意要继续玩游戏时,你需要向他解释为什么不能玩下去了,该做什么了。应避免意气用事,如:“我数几下,你必须怎样怎样”,这只能让孩子的执拗行为增多。

  (5)尽可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孩子的情绪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

  (6)学习辅导孩子情绪的技巧,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实习编辑:张曼)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