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闻快报(废弃)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闻快报(废弃)

心理学毕业生的悲哀?

举报/反馈
2010-04-21 00:00:0039健康网社区

  今天看到一篇博客文章《心理学毕业生的悲哀》,是一位叫风火火的网友对当今心理学毕业生的 感慨;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我们当前心理学教育的弊病——脱离实际运用以及缺乏创造。转载这篇文章,是因为这里也有很多心理系出身的朋友,让我们一起思考怎么用心理学更好地回报社会。-psytopic.com

  因为公司准备招募心理学专业的人士进入营销部门,特地在网上搜索了有关心理学毕业生的信息。

  令我感到悲哀的是,心理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狭窄,心理学专业毕业生有哪些出路呢?第一,去高校。这是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他们可任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心理学系和教育系老师、辅导员,或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工作。

  第二,考公务员。这类用人单位一般是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第三,去企业。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市场调研等工作。第四,中小学。第五,做心理咨询。第六,去医院和诊所。

  我一个在美国学习心理学博士的朋友告诉我,美国政府和企业对心理学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小到产品包装设计大到总统选举,心理学专家都是智囊团中的最重要的角色。

  而我们国家的心理学专家在干什么?看看上面的六种出路就知道了,一位法国社会心理学家曾说过“从一个国家的广告中就能看到这个国家的理想”。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之所以停留在如此低的层次,就是因为没有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适应。

  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悲哀在于社会对心理学应用的认知,也在于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当然也在于摧残人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

(实习编辑:张曼)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