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濒死体验,也就是濒临死亡的体验,是指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罹患重疾但意外获得恢复的人所叙述的死亡正在来临时深刻的主观体验。 科学界许多人认为:人意识的研究是科学最后的难题,而意识是如何消失的,特别是“濒死体验”,则是谜中之谜。于是,死亡的发生,也即“濒死体验”成了生物 学、医学、心理学和哲学单独相对或协同研究的热点。 -psytopic.com
中国也开展了“濒死体验”研究。来自医学界的最新消息称:天津安定医院从科学的角度,在我国首次进行了“濒死体验”的研究。他们认为,濒死体验是一种全人类的现象,但又受到社会心理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民族间的不同。
中国“濒死体验”者所经历的主要体验阶段是:生活回顾、意识与躯体分离、躯体异常、世界毁灭感、死亡矛盾、时间停止感以及情感丧失等等。
当然,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落后国外好多年,国外早已把其列为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份“死亡试验”报告
据国外资料披露:在德国,曾进行过一次“死亡试验”,参加试验的有42名年轻力壮的男女志愿者。
“死亡试验”的办法很简单:利用药物,使42名志愿者处于与死亡相似的完全失去知觉的境地。在22秒的短暂时间内,志愿者各有所获——
有的看见彩光; 有的看见了亲友; 有的看见了自己发着蓝光的“灵魂”从自己的肉体中“逸出”; 有的看见了一条发光的“隧道”。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死亡试验”并非首次,美国心脏病专家迈克尔·萨博也曾组织过一次“地狱考察”的活动,方法是:用药物使一些人重度昏迷,又以高水平的抢救使他们复活,这些人的经历与上述试验结果相似。
“濒死体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濒死体验”在各民族间普遍存在,中国古代史料中有大量这方面的记载,而西方经有意识的记录后,例证也很多。1987年,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一位名叫查维·亚艾那的24岁青年工人,不幸被一只装有机器的大箱子压伤,成为一个昏迷不醒的“植物人”。1990年 3月的一天,亚艾那突然清醒过来,虽然只有短短的10多分钟,却向人们叙述了他长眠不醒时的奇遇——
我变回一个孩子,由我已去世的姨妈领着。她带着我,走进一条发光 的隧道,它是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她对我说:“你要我找的永恒的平静,在另一个世界 你可得到的。” 我用手掩住双眼,但玛丽亚姨妈轻轻地把我的手拉了回来。 10多分钟过后,亚艾那又长睡不醒。
无独有偶,美国一位65岁的“死而复生”的商人,也向抢救他的医生们叙述了自己“死后”的情景——
我记得自己好像一朵轻云一般,逐渐由我的肉身上升到天花板。 医院的墙壁与铁门都阻挡不了“这时的我”。 我很快地飞出医院,以越来越快的速度,飞向虚无缥缈的太空。 接着我又以极快的速度,在一条无止境的隧道中前进。 在隧道的另一端,我看到有一点亮光;这个亮光越来越明亮,越来越大。 当我到达隧道的尽头,那光亮变成强烈无比的光源。 我的内心充满喜悦和爱。 我不再有忧虑、沮丧、痛楚与紧张。
“濒死体验”的五个阶段
引人注目的是,心理学家肯尼斯·赖因格将人类的“濒死体验”分为学术界已经认可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安详和轻松,持此种说法者约占57%; 第二阶段:意识“逸出”体外,有这种感受的人约占35%; 第三阶段:通过“黑洞”,有此感觉的约占23%; 第四阶段:与亲朋好友欢聚,他们全都形象高大,绚丽多彩, 光环萦绕,宛如天使; 第五阶段:与宇宙合而为一。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确信“濒死体验”的探索结果,尤其是那些关于“死亡测验”、“地狱考察”和“死而复活”的说法,更是遭到了一些科学家的反对。 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位教授认为,“濒死体验”的五个阶段纯粹是无稽之谈,这无非是因为窒息而导致的死亡幻觉,它是由于感觉缺失而造成的。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特的幻觉,科学家则认为与当事人受的教育、经历和个人的性格特征有关。
也有科学家指出:人在死神降临的一瞬间,短时间内的主观体验一般来说是类似的——尤其是相信有天堂存在的人在西方比比皆是,所以更容易产生“濒死体验”……这是目前较令人信服的观点。
生物学家罗兰·西格则从生物化学角度来解释。他认为,每个人在死亡时,大脑会分泌出过量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有些能引起奇特的幻觉。
惊世的“阿尔法3号”
就在科学界莫衷一是之际,一项被命名为“阿尔法 3号”的科学试验,在日本东京悄然展开,为“濒死体验”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阿尔法 3号”计划由多家跨国公司赞助,参加实验的志愿者共有16人。
他们分别来自美国、日本和瑞士,年龄由19岁-75岁不等,都是濒临死亡的垂危病人。他们是在经过了将近 3个月的深入细致的心理分析后,才被批准加入“阿尔法3号”计划的。
“阿尔法 3号”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法是:科学家在志愿者头骨中植入电极,并且与电脑相连,使电脑可以在80公里的范围内,接收到志愿者的脑电波,并在60秒内把脑电波译成文字,显示在计算机终端的荧光屏上。
在实施“阿尔法3号”计划的头两年里,有4位志愿者先后离开了人间,但是,电脑并未接受到他们传来的任何信息。
科学家们并不气馁,他们对电脑程序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终于获得了成功。
当时,一位名叫佛迪的志愿者病逝。 3天后,电脑荧光屏上出现了科学家们期待已久的信息:
“我是佛迪,告诉你们,我很快乐,没有痛苦……没有痛苦……没有痛苦……”
这几个字,重复出现了20多次,信息突然中断。
这一结果,大大鼓舞了参加“阿尔法 3号”计划的科学家和志愿者,使实验更加有条不紊进行下去。
不过,此后4位志愿者先后离世,电脑却没有收到任何信息。
就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一位23岁的白血病患者不幸死亡,结果研究又“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第二天电脑便收到了她的信息:
“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很高兴来到这里,此间经常阳光充足。” “很多人与我在一起,我很爱他们,我将会……”
信息至此突然停止。
参与“阿尔法 3号”计划的科学家们均认为,这里传达的生命信息的反馈结果是相似的,这是“濒死体验”存在的有力证据。鉴于此点,“阿尔法 3号”计划还要深入进行下去。
对此试验的操作过程,一些专家表示怀疑。争论将继续下去。
(实习编辑:张曼)
主任医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神经内科
杭州天目山医院精神科 心理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心理科
副主任医师
杭州天目山医院精神科 精神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天津市东丽区津塘公路外环线立交桥东侧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外马路114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崇焕西路
三级 综合医院 特色医院
运城市盐湖区和平街中段
二级甲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公立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北浦路26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荆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