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探密热门话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探密热门话题

从拖延者到行动者的10大秘诀

举报/反馈
2010-01-29 02:29:00《青年心理》201001

  拖延的心理来源

  在阻碍人前进的种种原因中,“拖延”或许是最好的一种掩护策略了。

  说它“最好”是因为,举凡拖延行为,在表面上看起来都让人觉得很奋进。这或许是一个悖论,但不妨设想一下:桌子上有一份需要周五之前上交的公文。它很繁琐,让人一看就头疼。自然,最有效率的做法是打开公文,一点一点地完成它。不过拖延者可不会这样想,他们会用其他种种手段来把自己的时间填起来,用其他的工作、家庭琐事,或是干脆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喝上杯咖啡,然后自我安慰说这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然后时间就到了周四的晚上。这时候他们会惊慌失措,恨不得彻夜不眠地工作。周五早上,他们会努力睁着猩红的双眼,筋疲力尽地把公文放在领导桌子上。面对如此“勤奋”的下属,哪个领导还会忍心责怪他做的公文不够完美?

  于是拖延者就在内心小小地满足了一下:工作完成了,在领导面前还做出了一副勤勤恳恳的样子,最重要的是,自己好像“更有效地”利用了时间。

  当然,这种“拖延”大多数时候并不会发生在显意识层面。人们常常会下意识地这样做,而且因为得到了潜在的心理满足,他们还会经常这样做下去。

  当一个人的拖延行为出现时,他就会懈怠自己——绝对不在今天做原本可以拖到明天的事。当然,在拖延时人们会在心里觉得不安,会感觉到一种无法停息的倦怠和落后感 。但是他们会说服自己,说这其实是一种放松,是在为下一步积累足够多的能量。但真相是,拖延并不能帮助人节省时间或精力,它只会让两者在无休止的自责中白白消耗掉,让人对自己充满怀疑和自我欺骗。

  那些拖延者,他们往往是很优秀的批评家,通常都能一语道破别人的问题。他们能解释为什么人会犯错误,能洞悉某个商业方案完全不可行。在别人做某件工作时,他们会对自己说:“如果我做,我会做得更好。”但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很害怕,以至于根本不会去做。

  是的,在心理学角度上讲,拖延的很大一个来源是“恐惧”。人们因为恐惧失败,害怕自己不能成功,所以会无意识地把失败拖到“明天”。或许明天、下星期或是下个月,事情就会有转机,或许那时候一切都会不同,自己就会如有神助般地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当然,他们也很想发挥自己的才能,但他们却害怕自己在真正操作时根本做不到。

  此外,拖延的另一个来源是“完美主义”。那些渴望完美的人拒绝失败,甚至拒绝瑕疵。但他们无法把未知的事情做得更好,所以他们会直到最后一分钟才开始大张旗鼓地工作。“时间不够了”,是他们所能想到最放松自己的借口。它意味着: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是我能够做到的最好成果了。

  你是拖延者吗

  或许你的生活里也有过这种现象,或许你的思想里也有过这种想法,或许,你拖延的情况比你所意识到的还要多。看看下面这些问题,在你生活中出现过吗?

  ①我常常把困难的事情往后拖延,或者避免承担那些困难的工作。当事情真的发生改变,从而不用我再负责时,我在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然后就是忍不住地窃喜。

  ②面临重要的工作时,我的第一反应常常会是整理桌子、清理资料或者削铅笔等等琐事。

  ③我希望生活一成不变,我不喜欢迎接新的挑战或是冒险。

  ④在面对困难或者不愉快时,我会希望出现一些不可抗力或者意外,比如生病什么的。结果也很神:我居然真的生病(或者发生意外)了。

  ⑤有时候我会把事情拖上很久,或者把事情做得很差,然后借着一次争吵,把这件事情推给其他人来做。

  ⑥如果我在完成工作中有什么失误,或者到最后事情没能如我预期的那样,我会找机会迁怒其他人。

  ⑦当遇到某件困难或者繁琐的事情时,我的第一直觉就是批评或者讽刺。

  ⑧我的计划本里写满了要做但还没做的事,我的工作日志上有很多还没有完成的项目。

  ⑨如果工作本身太过无聊,我就会用老牛拉破车的速度来处理工作,尽管我自己本身也不想这样做。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