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剖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行为剖析

天才爱说的话 我不清楚

举报/反馈
2009-11-19 02:54:0039健康网社区

  一个喜欢说我知道的人,就像粉红色的天鹅的梦前半部分的笨鸟,不过是死死地抓在一个有限的岩石上而已,而一旦我们开始说我不知道,我们就会从这块有限的岩石上跌落。一开始,我们或许会有恐慌感,但最终我们会发现,我们跌落到了一个更为宽广和伟大的存在中

  一个喜欢说“我知道”的人,就像“粉红色的天鹅”的梦前半部分的笨鸟,不过是死死地抓在一个有限的岩石上而已,而一旦我们开始说“我不知道”,我们就会从这块有限的岩石上跌落。一开始,我们或许会有恐慌感,但最终我们会发现,我们跌落到了一个更为宽广和伟大的存在中。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研究了很多领域的天才人物,他发现这些天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容忍模糊状态。所谓模糊状态,就是答案浮现前的状态。这种模糊状态,也只有当你承认“我不知道”时,才会很好地呈现出来,假若你急着说“我知道”,这个模糊状态就会终止,或者干脆就不会开始了。

  再如写文章,很多人写文章喜欢一开始就列提纲,有些人的提纲特清楚,是一个完整的框架,然后他们会根据这个完整的框架去找资料,最后把这些资料填充到这个框架中。这样写成的文章,一定不是第一流的文章,因为内容被这个框架所限制住了,而这个框架总是源自过去的一些经验,所以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内容就被过去的经验给限制住了,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创造性。

  我个人的经验是,好的文章都是这样产生的:先是对一个话题产生极大的兴趣,这种兴趣不是功利性或实用性的,而是被那个话题本身所吸引。由此,主题就确定下来了。接着,我会用尽努力去找资料,而在找资料前,我并没有一个框架。然而,当资料找到得足够多后,一个声音会对我说“够了”,这时一个框架会自动从内心浮起。然后,我才根据这个自动浮现出来的框架列一个提纲,并开始写文章。还有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明确提纲,文章可以一气呵成,但逻辑结构又特别好,这是因为,尽管没有一个书面的提纲,但我心中已有一个框架,而且这个框架不是我的头脑强加给这个主题的,而是这个主题自己的结构。

  据我所知,在股市中声誉仅次于巴菲特的“股圣”彼得-林奇也是这样来选股票的,他会拼命做调查、搜集资料,并沉到这些资料中,由这些资料自身呈现出来的答案来做一个投资判断,而不是根据自己已往的经验来做判断。

  并且,非常有趣的是,巴菲特、彼得-林奇和曹仁超都强调一点:永远不要相信专家的话。在我看来,这句话有双重含义。

  第一,多数专家是靠知识来做判断的,他们脑子里有很多做判断的模式,他们容易用知识的模式去套事实,而不是沉浸到事实中,让事实本身的答案浮现出来。这样一来,这些判断经常是不可靠的,尤其是到了危机时刻,这些判断的可靠性会低到冰点,甚至总是与事实相悖。说的极端一点,可以说,在任何一个领域,用模式去思考和判断的人都是缺乏见地的。

  第二,专家说得再好,他的话仍是他的话,如果你相信了他的判断,你就是将这个道理当作了教条,而教条势必会把你带向歧路。例如“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这句话,我相信巴菲特并未将此当作教条,无论恐惧也罢,贪婪也罢,他做判断前是有充分的调查、思考和检验的,而不是一味地和大多数人唱反调。所以,如果你把巴菲特这句话当作教条的话,你就很容易会死得很难看。

(实习编辑:张留敏)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