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常识

笔迹并不能反映人格

举报/反馈
2009-11-17 01:20:0039健康网社区

  你是否听过从一个人的笔迹中看出这个人的性格的说法?这种情况是否属实呢?今天阿连为大家译介了有关笔迹学与性格的故事?

笔迹并不能反映人格


  令人印象深刻的笔迹分析

  从一个人笔迹我们大致可以分析这个人的性格,咋一看这样的表述还是蛮有吸引力的。显然正如我们每个人独特的人格一样,我们每个人书写的方式也是如此的个性化。

  笔迹作为人们传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沟通的一种手段,像其他人体语言一样,是人体信息的一种载体,是大脑潜意识的自然流露。我们的确可以从一份笔迹上猜测 出书写者的性别,而且成功的几率可以达到60%-70%;同样,仅依靠书写者的笔迹,我们也可以更有把握预测他或她的社会经济地位。

  但是,我们真的可以仅凭笔迹来揭示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吗?比如说:“写字速度快是冲动性人格的特点?凌乱的字迹是抑郁人士的典型特征?”笔迹学家在笔迹分析的道路上显然走的更远。

  笔迹学家们声称笔迹学可以解决人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帮你选择谁是理想的结婚对象;你的侣伴是否在欺骗你;帮你筛选哪个贷款申请人是值得信任的人。”

  这些可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主张啊,难道不是吗?让我们去看看,是否笔迹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诸如此类的困扰。   

  对笔迹学分析效果的检验

  学者Geoffrey Dean在1992的一篇元分析文章中,回顾了200个以往关于笔迹学与人格之间关系的研究,他试图寻求笔迹学是否可以揭示人的性格特征。当累计这些研究 的效果量(何为效果量)之后发现,笔迹学与人格之间的相关性为…哦,稍等……为零!哦,对,不是真的为零,而是与显著性相比较而言,非常非常的小。

  现在,以往被科学界所尊崇的笔迹学几乎已要走到末路了。这并不意味着大量关于笔迹学的研究没有揭示更多有价值的结果。一些笔迹学的研究即使它们的效果量很小,但确实是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但是,这些结果显 著的研究,主要是由笔迹学家自己出资出版的,所以这些出版物知名度不高的事实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同时期,那些发表在科学杂志(要求严格科学方法学)中的笔 迹学研究,几乎没有揭示任何积极的效果。结果就是,以往被科学界所尊崇的笔迹学现在几乎已要走到末路了。

  人员选拔中笔迹学的应用

  当然了,实证研究中对笔迹分析效果否定的事实,并不能阻止笔迹学家继续主张他们所进行笔迹学研究的科学性。   

  学者Barry Beyerstein指出“笔迹分析是有效的”诸如此类的主张是有潜在破坏性的。在其2007年的一篇研究中披露:“曾有一位笔迹学学家告知他,他有药物滥用的问题而且曾经被他的父母性骚扰过。”无需再说什么了,这些莫须有的“解释”根本不存在!

  也许笔迹学应用范围最广,潜在危害最大的领域就是在人员招募中的应用。据说美国和英国有5%-10%的公司会采用笔迹学作为招聘人员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员选拔中使用笔迹学与占星术一样有效,说实话,一个都靠不住!

  学者Bradley在2005的研究中揭示:在世界的其他国家中,采用笔迹学招聘人才方式的比例还要更高些。法国公司在人才招募中使用笔迹学的比例达到了 令人惊讶的38%-93%,也许部分原因是由于笔迹学的先驱是法国人Jean Hyppolyte Michon的缘故。很难确切的得知还有多少国家在使用笔迹学作为人员选拔的工具。

  承认事实吧,尽管这有些令人为难!

  人们没有深入思考笔迹学科学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它看起来是如此的理所当然,这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指出的那样,“笔迹反映人的性格”。

  但确实有研究已经发现:“人们知道如何改变他们的笔迹,使得其他人对他们的看法或印象受到影响。”换句话来说,我们似乎分享了一些关于笔迹特征共同的信 念,诸如“笔迹暴露你性格”之类,但其实这些联系或信念并非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可靠。看来,我们只好接受反对笔迹学证据的事实了。而且这个证据告诉我们笔迹学并非那么可靠。因此,在面对痴迷于笔迹学的人们时,我们要以怀疑的精神来看待他们,这就像对待同样痴迷于占星术的人们一样。

(实习编辑:闫莉莉)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