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职业病,离我们远吗?

  很多时候,我们理解的“职业病”,其实与国家规定的那100多种职业病相距甚远。

  河南农民工张海超为了证明自己得了一种名为“尘肺”的职业病,于2009年初到了北京,先后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煤炭总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等医院就诊,在这里,医生得出的结论是他确实患了“尘肺”。   

  可是张海超就诊的上述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并不能在出具的诊断结论中写明他“罹患尘肺”,因为这些医院都不是国家法定的职业病诊断机构,因此只能用“疑似尘肺”和“不排除尘肺”等表述,因而也不能进行相关治疗。  

  张海超从北京回来后,想去具备资格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就诊,但张海超曾经就职的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拒绝出具诊断所需的材料。在历经了多次上访甚至和振东公司发生冲突后,张海超才得以在郑州职防所进行诊断。但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诊断结果却是“无尘肺0+期(医学观察)合并肺结核”,建议进行肺结核诊治。

  按照现行法规,郑州职业病防治所的诊断才是具有效力的,负责协调的新密市信访局和用人单位振东公司也只认同郑州职防所的诊断结果,因此张海超索赔无门。  

  “按照肺结核肯定治不好,难道我就这样等死了?”张海超不愿死得不明不白,最终只能以“开胸验肺”的方式进行验肺,为自己证明。消息传出后,舆论一片震惊,一个农民工为维权不得不动手术开胸求真相,让人无奈又心酸。   

  为何一定要证明自己患职业病?

  很多对职业病一知半解的人想知道,张海超为何一定要证明自己罹患职业病?难道仅仅是为了享受工伤待遇吗?发现自己身患尘肺病的时候,张海超已经离开振东公司很久了,即便诊断出他患尘肺,振东公司还要负责任吗?  

  原因很简单:划归为职业病就意味着可以受到国家在经济、医疗等多方面的法定保护。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职业病病人的诊疗、康复费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职业病病人还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另外,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其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由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  

  如果无法确认自己是职业病,张海超则无法享受以上待遇和保护。  

  何谓职业病?  

  张海超在“开胸验肺”的艰难维权过程中,他的几个同在振东公司打工的工友已经因患尘肺而无法确诊悲惨死去。   

  由此,职业病开始被人们关注。  

  有更多的人想知道,自己在工作中患的一些“职业病”或是因工作压力导致的亚健康状态是否属于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畴,能否享受工伤待遇?维权是否也要像张海超这样赌一把,必要时还要再赌一把(二次开胸验肺)?

  在我国,《职业病防治法》把“职业病”定义为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这就意味着,亚健康这种与知识分子工作相关的疾病不属于法律的保护范围。目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的职业病有10大类,115种,包括放射性肿瘤、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中暑、高原病、炭疽、噪声聋等。  

  而诸多白领关注的:胃病(吃饭不规律)、过劳死(休息不充分)、腰椎间盘突出(久坐)、前列腺炎(久憋尿)、视网膜劳损(久盯电脑)、腕劳损(久打字)、耳鸣(久听电话)、肌肤脆弱(久吹空调)、神经衰弱(久受压力)、惶恐综合征(久遭老板训斥)等……目前还都不属于职业病范畴,因而不存在此类“职业病”维权的问题。   

  不过,在国际医学界,亚健康属于与工作相关的疾病,也就是因为工作原因引起的疾病。据了解,许多发达国家已把其列为职业病。例如亚健康的一种表现,由于坐姿工作时间过长,造成肌肉劳损,又称“颈、肩、腕综合征”,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列为职业病,并且高居职业病发病率的榜首。由于亚健康过度疲劳造成的猝死被俗称为“过劳死”,在日本属于职业病的范围。日本之所以把“过劳死”定为职业病,是因为他们分析了100名“过劳死”的人,其中90%是长期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  

  然而,在我国目前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中,职业病范围是不包括亚健康造成的各种综合征和“过劳死”的。虽然我国知识密集型为主的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知识经济时代越来越近,但是我国目前认定为职业病的100多项,基本限于工业生产范围。  

  工作与健康,是个两难选择  

  我国许多专家都主张应当将亚健康等与工作有关、受职业有害因素损害的职业多发病纳入调整范围,因为这样有利于对职场人士的健康保护。北京疾病控制中心的于永中教授说,他和他的同行们一直在努力把亚健康等与工作的相关疾病应定为职业病的意见,提交给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委员会。  

  然而,专家们并不认为知识分子的亚健康主要由国家负责。因为,虽然亚健康没有列入我国职业病的范围,但《劳动法》和其他一些法规做了相关规定;可是在现实中,国家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休假制度等很少有人当回事。在IT行业,国家早有明文规定的公休假制度只有6。9%的人全部享用,还有21。2%的人部分享用,而高达64%的人没享用公休假。  

  究其原因,市场经济所带来的残酷竞争压力是一个重要原因,做不完的工作、依据绩效的考评机制,让职场人士们陷在亚健康的沼泽中无法抽身。某公司一位软件编程员无奈地说,一旦有项目要做,必须从早到晚、从深夜到黎明,否则思路中断很难继续下去,自己恨不得不睡觉,还谈什么8小时工作制。虚弱、头疼、没胃口,是他工作两年后的“收获”。他去医院,医生明确告诉他是生活的没规律和精神紧张造成的,并且除了改变工作方式外,没有特别好的治疗办法。  

  他说,在这个行业这些症状很普遍,但没办法,行业规律就是如此,所以大家都是忍着,继续更努力地工作。

2009-09-28 02:47:00浏览5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李洪伟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不小心吃了孟鲁司特会怎么样
孟鲁司特是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哮喘等疾病。如果宝宝不小心服用过量的孟鲁司特,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嗜睡、乏力、咳嗽等症状。1.恶心呕吐:由于孟鲁司特属于一种西药制剂,里面含有较多的化学成分。若患者用药不当或者过量服用以后,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恶心、呕吐等情况发生。2.腹痛腹泻:此外还可能会影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功能,从而导致腹胀、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增多等情况发生。3.嗜睡:由于孟鲁司特具有镇静作用,所以如果宝宝误食了该药物,可能会引起犯困的症状。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并确保其处于安全环境中。4.乏力:部分宝宝在用药后可能出现身体疲乏无力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药物副作用所致。因此,在使用孟鲁司特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超剂量服药。5.咳嗽:孟鲁司特主要用于控制哮喘发作和预防运动诱发支气管痉挛。但如果宝宝摄入了大量该药物,则可能导致呼吸道症状进一步恶化,如持续性的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治疗。综上所述,孟鲁司特属于处方药,必须由医生开具处方并在指导下使用。如果宝宝误食了孟鲁司特,请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所发生的事件。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宝宝退烧后有干呕现象是怎么回事
退烧一般指的是退热。宝宝退热后有干呕现象,可能是由药物反应、饮食不当引起,也不排除是胃炎等原因所造成。1、药物反应宝宝在发热后,通常需要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醯氨基酚等药物进行治疗。由于宝宝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可能会对药物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出现恶心、呕吐、反酸等不适现象。建议家长给宝宝喂温水进行缓解,如果症状持续,应及时前往医院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2、饮食不当发热后体内的消化酶分可能泌会减少,导致宝宝的消化吸收功能欠佳。如果在退热后暴饮暴食或者过量食用生冷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干呕症状。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宝宝使用乳酸菌素片、健胃消食片等药物来缓解症状,同时饮食方面要注意给宝宝喂养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3、胃炎如果宝宝本身存在胃炎,发热后机体流失大量水分,在炎症的刺激下可能会导致胃炎发作,宝宝会出现干呕,伴随嗳气、腹胀等现象。家长应遵医嘱通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枸橼酸铋钾口服溶液等药物来给宝宝进行治疗。除此之外,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原因也有可能会引发宝宝干呕,家长应及时携带宝宝前往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日常应注意宝宝的合理饮食及规律作息,同时可以适当陪同宝宝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
刘泽群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怀孕总担心宝宝不健康怎么办
怀孕总担心宝宝不健康可以采取充足休息、定期产检、孕期营养补充、孕期放松技巧、孕期心理咨询等措施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充足休息 孕妇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建议每晚至少睡8小时,并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充足的休息有利于身体恢复和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孕妇的情绪状态,减少不必要的担忧。 2.定期产检 孕妇需按医生建议的时间表进行产前检查,包括B超、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项目。定期产检可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影响胎儿健康的异常情况,为孕妇提供安心保障,减少对胎儿健康的担忧。 3.孕期营养补充 孕妇需要增加蛋白质、钙质、铁质等重要营养素的摄入量,如多吃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豆类、绿叶蔬菜等。充足的营养供应有助于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强母体免疫力,降低孕期并发症的风险,进而减轻孕妇对胎儿健康的顾虑。 4.孕期放松技巧 孕妇可以尝试深呼吸、瑜伽、冥想等放松方法,也可以听轻音乐、阅读书籍等方式来转移注意力。这些放松技巧可以帮助孕妇缓解紧张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减少对胎儿健康的过度担忧。 5.孕期心理咨询 若孕妇在孕期存在过度焦虑、担忧的情况,孕妇可以通过预约专业心理医生进行面对面咨询,或者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远程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能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孕妇缓解焦虑情绪,建立积极的心态,从而减少对胎儿健康的担忧。 孕期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对母婴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建议孕妇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和理解,共同面对孕期挑战。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