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牙周病 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罹患牙周病。有专家指出,牙周病是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天津一项调查指出,约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牙周病。国外的研究说明,糖尿病患者合并牙周病的发生率要比非糖尿病患者高3倍。那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牙周病呢?

  糖尿病患者不仅血糖升高,唾液、龈沟液葡萄糖浓度也升高,这就会抑制白细胞的功能和降低免疫能力,加之糖尿病患者往往有唾液分泌量减少,对口腔内杂物的清洁效果会降低。这些容易引起致病菌繁殖。牙周疾病起因于遗留在牙齿和牙龈间累积的食物碎屑,其中的细菌,不断侵犯牙龈,引起发炎,破坏内部其组织。加之,糖尿病患者本身组织修复能力下降,则容易发生牙周病而难以修复。如糖尿病时一些口腔的可清除细菌的酶含量下降,组织胶原含量下降。17年前,我院口腔科与我们合作,检查了数百例患者的口腔,发现患者的腮腺开口处肿胀,腺体分泌量明显减少。所以,许多糖尿病患者觉得口干。唾液少,清除口腔杂质的能力就下降。糖尿病合并的微血管病变可以造成牙龈组织的缺血缺氧,同样影响了患者牙齿的修复能力。

  糖尿病患者出现牙周病的机会比较高,一些患者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牙龈出血实际上时牙周病的表现。个别患者牙或全部牙疼痛或压痛,并且牙周疾病的程度往往很重,如牙龈红肿、流血、牙疮。高血糖使得口腔的感染难以控制,牙周炎进一步加重,出现牙周骨质的流失,牙齿松动和缺齿。有些中青年患者出现牙齿松动和缺齿,这些往往提示患者可能有糖尿病。

  缺齿损害了咀嚼功能,严重缺齿的患者往往吃饭时难以做到充分咀嚼。咀嚼既是切割食物的过程,又是让充满消化酶的唾液与食物搅拌的过程。未经充分咀嚼的食物进入胃肠道,既不利于消化,又可能带入过多的细菌,甚至影响到消化道的功能

  口腔是消化道的门户,也是防治病从口入的关键。牙齿的功能不仅仅是切割食物,更是健康的标志。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中有一条就是牙齿要好。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牙齿保健、糖尿病专科医生和患者对于牙周病的认识都很不够的。我在临床上经常见到这样的糖尿病患者,30多岁就牙齿脱落了,就诊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十分衰老的形象。

  这也提醒我们,如果您进食时食物容易卡在牙缝里,如果您刷牙是牙龈容易出血,如果您牙齿早早松动,那么您很可能有糖尿病;如果您已经是糖尿病患者,那么,这些牙病的表现提示您的高血糖往往没有得到很好控制。反过来,我们遇到一位持续高血糖或近期内血糖升高并难于控制者,我们务必要检查这位患者有否牙周病和是否并发了牙周的感染。

  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除了注意每天的口腔清洁外,每三至四个月,应该到口腔科检查牙齿,一年最好洗1-2次牙。还有其他牙齿保健的方法,如科学刷牙、叩齿等。建议病友可以咨询口腔科大夫。

  我们医院的口腔科是全军口腔疾病诊治中心,从专科人员的技术水平、服务和设施都是国内一流的。我们糖尿病中心是全军唯一的糖尿病诊治中心。我们两家中心都认识到糖尿病合并牙周病的普遍性、严重性,正在联合对于牙周病的患者进行糖尿病方面的检查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牙周病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及时处治。前一个项目,牙周病的患者筛查有否糖尿病是免费的检查,后一个项目也近乎费用很少的项目,个别经济困难者,我们也可以提供免费服务。

  我本人上周四下午就到口腔科洗牙,口腔科汤楚华副主任医师详细地给我介绍了我的牙齿状况,我顿时认识到自己要高度重视牙齿保健,也更感到有必要同我的糖尿病病友聊聊这个问题。

(实习编辑:陈占利)

2010-07-28 05:39:00浏览5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王毅飞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男孩一天吃五六餐,会得糖尿病吗
男孩一天吃五六餐是否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只是偶尔出现这种情况,并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则一般不会导致糖尿病。但如果长期如此,则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由于个体差异,不同的人对饮食的耐受性也有所不同。有些人在短时间内进食过多的食物后会出现饱胀感和恶心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从而被迫停止进食。而另一些人则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吃完所有的食物。此外,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剧烈运动、呕吐或腹泻等情况下的多食也可能是一种生理反应,而不是病理状态的表现。因此,如果只是偶尔一次出现这种现象,并且没有其他异常情况发生,通常不会引起糖尿病。如果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并且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口渴、多尿、体重下降等,则有可能是糖尿病前期的表现。因为长时间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可能导致胰岛素分泌失调,进而引发血糖升高,最终发展为糖尿病。另外,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因素也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安排饮食,避免暴饮暴食的情况发生。同时还要注意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能够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
方晓茹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三甲
糖尿病吃什么油炒菜好
糖尿病患者宜选用植物油炒菜,一般用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芝麻油等炒菜比较好。 1、花生油 花生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还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从而起到预防高血脂症的作用。 2、玉米油 玉米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比较高,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亚油酸等营养成分,适量食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 3、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皮肤衰老。而且葵花籽油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3和维生素B5,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4、大豆油 大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比较高,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大豆油中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维生素B12,可以辅助改善记忆力下降的情况。 5、芝麻油 芝麻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还可以润肠通便,有利于身体健康。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不宜吃甜食。此外,建议患者每天进行血糖监测,如果血糖出现异常,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邓洪容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糖尿病听力减退怎么回事,怎么办
糖尿病听力减退多考虑是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也可能是神经性耳聋、中耳炎、梅尼埃病、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对症治疗。 1、长期血糖控制不佳 如果存在糖尿病,未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血糖持续升高,从而出现听力下降、视力模糊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要注意合理膳食,避免吃高糖食物。 2、神经性耳聋 若是存在神经性耳聋,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甲钴胺胶囊、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3、中耳炎 如果耳朵受到细菌感染诱发炎症,会出现耳痛、耳道流水、听力下降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口服头孢拉定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4、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是一种特发性内耳疾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听力下降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西泮片、苯海拉明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则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5、糖尿病肾病 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导致肾脏功能受到损伤,会出现蛋白尿、身体水肿等情况,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视力模糊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氯沙坦钾片等药物进行改善,还要注意多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过度紧张。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