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精神疾病 > 自闭症

孤独症暂“无药可救” 关键靠康复教育

举报/反馈
2010-10-10 09:19:0039健康网

  在广州,患有孤独症的幼儿保守估计也已有1.5万。从孤独症最初被发现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当时统计的发病率只有万分之二左右。但是近二十年来,这个数据在流行病学的统计上一路狂飙,竟然达到了1/100,不能不引起大家的广泛注意。

 >>>编辑推荐热点专题:《妈妈课堂第五期:孤独症发病率高达1% 早发现可有效治疗》

  指导专家:

  邹小兵 副教授 发育行为科学专家 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孤独症暂“无药可救”  关键靠康复教育

  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儿少专业委员会委员、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儿科副主任。1998年赴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师从著名儿童气质学家Bill Carey学习发育行为儿科学以及儿童气质。主持制订《早期婴儿气质量表》,编写《现代育儿理论与实践》,是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儿童发育行为障碍防治”的负责人。在儿童发育行为障碍防治尤其是在儿童孤独症(自闭症)、儿童行为矫正以及婴幼儿养育和早产儿早期教育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每周出诊时间为星期一、五下午和星期三、日上午

  儿童孤独症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亦无特效药物治疗,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通过行为干预和特殊教育训练,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即孤独症早期治疗目标应设定为:

  ① 减少或消除孤独症患儿的核心症状和相关缺陷;

  ② 提高患儿独立自理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

  ③ 减轻家庭压力,确保康复训练正常进行。

  1987年,孤独症及发育障碍儿童早期积极干预专家O. Ivar Lovaas教授发表文章,介绍他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强化治疗孤独症19例,其中9例恢复正常学习能力,此后,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孤独症康复训练,而今改变了孤独症的预后。但在对ASD的干预治疗方面,我们还需要达成的共识有如下几点:

  ① 及至目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保证治愈ASD,孤独症缺乏物资治疗;

  ② ASD诊断评估标准外延扩大,其中部分轻型患者可能正以“正常”人身份生活在普通群众中;

  ③ 早发现、早干预是应对ASD的最理智行为。

  具体培训方法

  一、以促进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疗法:

  1、地板时光(floor time):

  地板时光训练体系以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交往作为训练的主体,在训练中,教师或家长是根据患儿的活动和兴趣决定训练的内容,在训练中,父母或老师一方面配合儿童的活动,同时在训练中不断制造变化、惊喜、困难,引导儿童在自由愉快的时光中建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而发展社会交往能力,训练活动不限于固定的课室,而是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时段。这样的训练对家长或教师的要求都很高。目前这一方法在美国获得较高评价。

  2、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RDI)疗法:

  RDI疗法由美国盖斯滕博士建立,可以说是孤独症当前的最新疗法,它强调改变自我中心,对各年龄段孤独症患者均适用,一般分为1-6级干预水平,6级时标志达到正常成人水平。其核心是经验分享(感觉、知觉、表象、思维)、共同关注、行为协调、情感协调、建立和维持友谊等。

  以“提高患儿对他人心理理解能力”的关系而建立的干预疗法(RDI),认为正常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的规律和次序是:注视一社会参照一互动一协调一情感经验分享一享受友情,为此给孤独症儿童设计一套有数百个活动组成的训练项目,活动由父母或训练者主导,内容包括各种的互动游戏,例如,目光对视、表情辨别、捉迷藏、“两人三腿”、抛接球等,训练中要求训练师或父母表情丰富夸张但不失真实,语调抑扬顿挫,在实际训练中疗效确切。

  3、结构化教育(structured teaching,ST):

  1970年由Eric Schople创建的一个个性化的教育训练项目,是一个以社区为基础,旨在改进孤独症和社交障碍儿童与家庭、亲人、社会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项目。结构化教育项目包括:诊断、评价、结构化教育、个体发育计划、社会技巧训练、职业训练、家庭和社区计划,以及父母训练和咨询,它需要专业人士、教师以及社区的共同参与。经过三十年的研究,结构化教育已成为一项对孤独症儿童治疗和教育非常有效的综合性教育措施。据统计,经过结构化教育训练的孤独症儿童中有47%可回归社会。该教育项目曾获得美国精神病学会的成就金奖,被认为是一种杰出的服务、训练和研究模式。

  二、 以技巧发展为基础的疗法:

  1、图片交换交流系统(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PECS):

  PECS强调孤独症学童与人沟通的自发性,它以结构化(structured)的环境、程序和教材协助孤独症儿童,学习主动与人沟通;借着增强物(reinforcer),循序渐进的阶段(Phases)、图像(pictures)和句子尺(sentence strip),让孤独症儿童建立实用的沟通技巧。

  2、行为分解训练法:(discrete trial training,DTT):

  DTT教学法,是回合式教学法,又称为“分解式操作教学”它是(应用行为分析法)训练法的核心。在训练中,把每个孩子的训练课题( 任务)分解成最小,把最简单的元素呈现给孩子,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教,每个步骤都通过一定的辅助,反复几个回合,循序渐进,逐步完成。

  三 、基于生理学的干预疗法:

  感觉统合训练(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SIT):

  孤独症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训练心是基于儿童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提供一种感觉输入的控制,使其能够统合这些感觉,促进脑神经生理发展,达到改善儿童运动协调、语言功能等目的。SIT着眼于纠正他们感觉统合失调状况以求改善孤独症患儿的临床症状。

  该疗法主要运用滑板、秋千、平衡木等游戏设施对儿童进行训练,有报道和观察称对于减少孤独症儿童的多动行为、增加语言等有一定疗效。

  此外类似于感觉统合的疗法还包括听觉统合训练、音乐治疗、捏脊治疗、挤压疗法、拥抱治疗、触摸治疗。感觉统合治疗的疗效在国外存在争议,未被主流医学所认可。

  四、 综合疗法:

  1、结构化教学,即孤独症及相关障碍儿童治疗教育课程(treatment and education of autistic and related commucation handicapped chileren,TEACCH):

  在课程教育中,要求视觉安排做到:视觉清晰显示、视觉组织、视觉,图片文字声音活动四合一,常规排版样式为:先后、左右、上下、完成、时间表、个人工作系统,还要求环清楚明显活动范围,另外在课程中还会有时间表,时间表包括全天时间表和工作程序表。上完成上述内容安排后,由儿童试着独立运完成分派给他的任务。

  2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pplied behavioral analysis,ABA):

  顾名思义,即在行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行为矫正原理,对于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奖励,不良行为进行温和惩罚,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环节是行为分解训练(DTT),实施过程为发出指令——儿童反应——对儿童反应的应答——间歇记录四大方面。孤独症暂“无药可救”  关键靠康复教育

    39健康网( 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杨娟)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