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网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育儿
妇科
男科
保健
饮食
性爱
心理
减肥
整形
诊疗
心血管
肿瘤科
图片
服务
39问医生
就医助手
疾病百科
药品通
首页 > iphone > 健康 > 疾病

健康讲堂:广东地区为何结石高发?

2009-12-10 来源:39健康网

A-A+

  不久前,广东省中医院接诊了一名特殊的结石症患者。之所以奇特,是因为结石无声无息在他的体内生长了3—4年,不仅堵死了输尿管,而且导致一侧的肾脏被尿液撑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囊”,导致肾脏坏死,最终被迫切除一侧肾脏。为什么在长达三四年的时间里患者会毫无知觉呢?为什么广东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如此之多,结石到底该如何预防呢?

  在交流中,广东省中医院泌外二科代睿欣医生告诉笔者: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结石高发地之一,结石发生率居高不下。究根结底,广东炎热的天气、喜食海鲜、啤酒,都是结石的高发因素。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小细节,可以帮助民众有效抵御结石风险,降低结石发生率。

  主讲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外二科 代睿欣

  专家介绍:代睿欣,主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外二科。擅长:前列腺疾病、尿路结石、性功能障碍等多种泌尿系疾病。

  

健康讲堂:广东地区为何结石高发?

  出诊时间:周四下午(二沙分院)

  科室咨询电话:020-87351238-63321

  高温 为何热带地区结石高发

  尿路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居首位。近年来,我国尿路结石的发病率有不断增加趋势,成为世界上三大结石高发区之一。我国尿路结石发病率为1%-5%,而南方则高达5%-10%!其中广州乃至整个广东地区就是典型高发区。为什么广东地区为何如此容易高发呢?

  广东省中医院外二科代睿欣医生介绍说:广东之所以结石高发,高温天气非常重要。全国范围内来看,广东年平均气温位居前列,成为一个重要诱因。

  高温之所以造成结石的发生率偏高,与结石的形成机制紧密相连,尿结石在尿中形成过程较复杂,多种成分参与其中,主要经过三个阶段:①尿液呈过饱和状态后,盐类晶体成核、生长、聚集,形成结石微粒。②结石微粒之间或和肾小管上皮相互作用,在肾小管中滞留,长大。③滞留在肾小管中的结石微粒游走到肾单位的肾乳头表面,最后进入肾集合系统,形成肉眼可见结石。

  广州一直属于高发病区,因为地处热带,长年累月都日照时间较长,人体受阳光照射维生素合成增多,导致肠道对钙的吸收也增加,尿钙普遍较多;高温,容易出汗,肾脏形成的尿液就会相对减少,尿液浓度增加,其中的盐分和其他物质就容易结晶沉淀,形成结石;外加上高温环境身体缺水,结石在广州属于临床十分常见的多发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纬度越低、气候越热的地方,尿结石病人必然越多。

  海鲜加啤酒 最易形成结石

  广东人喜食海鲜,夜幕来临,叫上三五好友,点上一桌海鲜,一扎冰啤,开怀畅饮。代睿欣医生警告说:这种饮食习惯,极易造成结石和痛风。

  海鲜,特别是贝壳类海鲜,都含有大量嘌呤,这种蛋白质经过分解,会变成尿酸。如果血液内的尿酸含量增多,沉淀起来就形成结石。海鲜配啤酒又形同于“雪上加霜”,啤酒中含有嘌呤分解代谢的重要催化剂———维生素B1,两者混在一起会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变化,使血中的尿酸含量激增,并因失去平衡而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这样结石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而且酿造啤酒的原料———大麦汁中含有较多的草酸钙和乌核普酸,这两种物质都易形成尿结石。

  除海鲜外,动物内脏同样含有大量的嘌呤,吃得过多会造成尿酸偏高,尤其是有过结石史的,老年人也要高度注意。代睿欣医生介绍说:临床上,很多老人说腿也痛、膝盖也痛、脚趾痛,这些都是嘌呤摄入过度的结果。检查结果往往尿酸偏高。因此,出现上述症状的人应当适当注意饮食,少食海鲜与动物内脏,并且遵从医嘱,服用药物调节。

  粗粮变细粮 结石猛“涨”

  近百年来,我国膀胱结石发生率大幅降低,而肾脏结石发生率大幅上涨。代睿欣医生介绍首:这与我国的饮食习惯改变有着很大的关系。本世纪初,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民生活困苦,食物质量低劣,很小的时候只能吃碳水化合物,比如窝头,面条都很少吃到,更不用说肉类的东西。单一的碳水化合物饮食就很容易形成膀胱结石,因此膀胱结石很多。

  但是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我国民众尤其是东南地区的饮食偏西化,肉食量大大增加,高蛋白高糖高脂肪,肾脏压力很大,易形成肾脏结石,而膀胱结石就相对较少。

  高蛋白的摄入可以使得尿液中盐分和矿物质的增加,而导致聚氨酸盐的减少,聚氨酸盐是阻止结石形成的重要成分,过多的摄入糖分也会导致肠道吸收钙质的增加,引起尿液中钙质含量过高,引起结石,以前每天吃糖吃得少,现在吃得多,结构糖尿病多了,结石也多了,还有蔬菜类,食物纤维,这类食物吃得多了以后,对预防结石时候好处的。

  每天3升水 你喝了吗?

  天气炎热,饮食高蛋白、过度补钙……种种原因造成了广东地区结石的高发,有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自我预防呢?

  广东省中医院外二科代睿欣医生介绍说:预防结石,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饮水,每天保证2.5升到3升的饮水量即可,结石几率可以下降一半。形象的说,也就是每天一个大瓶可乐瓶的饮水量。

  需要提醒的是,09年的最新泌尿外科学指南指出,仅仅保证每天的饮水粮食不够的,在饮水的同时必须保证尿量,达到2到2.5升左右,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饮水的作用,进行尿路冲刷,清洗掉初期形成的结石微粒。

  对于饮水的种类,代睿欣医生也指出,并不推荐结石病人引用牛奶,牛奶含有较多钙质,反而容易加快结石的形成,也不要引用含有较多咖啡因的饮料,如苹果汁、可乐、咖啡……对于中国民众来说,最好的饮料莫过于茶水和白开水。

  我们为何预防结石?

  尿路结石有可能长期并不发作,但是一旦发作,将会给人体带来巨大的损伤。正如文章开头的那位老伯,结石三年多一直没有注意,导致一侧肾脏硬生生被尿液“憋死”,只好完全切除。

  初期的泌尿系结石症状并不明显,有可能长期隐忍不发,如果它滞留人体太久而未获得治疗,将会带来不少危害。代睿欣医生表示:“泌尿系结石对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结石对尿路的局部损伤、结石引起尿路梗阻和并发尿路感染这三方面。”

  除此之外,代睿欣医生还指出:结石小于0.6个厘米,基本上是能排出,越大就越难排了,因为输尿管最宽的地方菜0.6厘米,而且还有3个生理狭窄段,虽然很短,但是结石一旦卡住,息肉增生,就会把这个地方完全堵住,只能被迫手术。因此,结石预防,必须在初期,只有一点点的时候就排出来,或者不生结石。

  很多时候,结石的颗粒是看不见的,通过尿液化验,发现尿液中的含钙类结晶增多的时候,如果实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就会很快形成结石,这个时候就要大量饮水,争取冲掉;如果是细菌感染,周围形成的小结晶就会包在细菌的外边,以细菌为核心,越来越大,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所以,结石必须尽早预防。



↑点击去参与测试 拜拜粗腰肥大腿↑

今日推荐

预约挂号

大家都在看

热搜推荐

诊疗

APP快速预约挂号
进入诊疗频道

问医生

我要问医生

找药品

药品通

常见病用药

进入药品频道
下载APP,每天都能看健康猛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