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采访中记者感到,尽管让老师认为意外和困惑的是:孩子的方式太极端,心灵太脆弱,但从学校来说却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毕竟事情发生在校园,发生在“本来关系很好”的师生之间。1998年以来,媒体上越来越多地报道了一些有关师生关系的恶性事件。这类的报道发表后,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孩子没有生命意识,经不起批评打击,动不动就要自杀,究竟是什么原因给和谐的校园蒙上了阴影?为此,记者走访有关部门,听取了一些专家的意见。
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杨东平研究员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简单地讲教师个体的话,可能十例师生事件的直接原因都会各不相同,但这些事件其实并不是各自孤立的现象,不是个别人的品质问题,也不是少数的例外,这是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但根本的一条原则应该是:尊重学生是第一位的。教师不是学生的领导者或控制者,而是帮助他们学习的朋友。”在北京某中学,一条教师的基本职业行为常常提醒老师的言行:教师跟学生说话的时候,必须蹲下来,目光和他平等。因为教师是成人,学生是孩子,学生如果抬着头听老师讲话,就会形成一种不平等的交往。教师不能以权威的口气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正确或错误的判断必须由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取得经验。
导致教育行为变异的原因是什么,杨东平认为:“一谈到教育首先就是教育经费、教师待遇,其他的严重问题首先被经济困境和生存问题所遮蔽,长期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到了90年代末,这些被掩盖的严重问题暴露得越来越明显。为了解决经费短缺和教育贫困的问题,学校十几年来一直热衷于赢利创收的经济行为,而恰恰是因为这种经济行为,导致了教育行为的变异。”
(实习编辑:魏文巧)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主任医师
北京延庆区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精神科 精神康复科
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牡丹江南山医院 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