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可是你知道怎样才算是健康吗?多年来,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认识,往往局限于躯体的生理健康方面,至于心理健康,则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如在部队遇有官兵情绪变化、言语反常时,首先考虑的是进行思想教育,却很少有人想到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加以“诊断”,致使一些患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的官兵,因未得到及时的心理治疗,而郁郁成疾。国内外心理学专家普遍认为,健康分为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良好的身体使人心情愉快;舒畅的心情促进身体健康,反之,则为恶性循环。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近年来,我国心理学专家就心理健康问题得出了七个尺度:
(1)现实性尺度。心理健康的人知道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既不过多的幻想,也不逃避困难。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毫无根据地猜疑他人,听不进别人的正确意见,固执己见。
(2)自尊性尺度。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作用和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和估价,尊重自己,也懂得尊重别人。心理不健康的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价值和作用,既不会尊重自己,也不懂得尊重别人。
(3)积极性尺度。心理健康的人好学上进,选准了奋斗目标,就努力去完成,无论干什么,都能尽快适应并发挥主动性,精神愉快。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无明确的奋斗目标,精力不易集中,对待工作、生活都无兴趣,感到生命无意义。
(4)责任性尺度。心理健康的人,作出决定和采取行为前常常“三思而后行”,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心理不健康的人行为前往往不考虑后果,缺乏责任感,想干就干,不想干时再重要的正当事情也撒手不干。
(5)自知能力尺度。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条件、事情和行为有明确的了解,社会角色扮演适当,不会做出不符合社会标准的事,情绪稳定,遇事能正确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知觉上可产生误差而导致行为失常或无效的行为方式,也有出现社会角色扮演偏差,而对自己的行为并不觉得可耻和不安。
(6)克制能力尺度。心理健康的人对选定的工作、生活目标,即使有人反对,也认真去做;自己认为不对的事,坚决不做,纵使有种种引诱也毫不动心。心理不健康的人做事、说话,常常不考虑后果和影响,不考虑环境条件,旁若无人,言语行为无是非标准,做事缺乏持久和耐性,对不良行为和诱惑缺乏相应的抵抗能力。
(7)人际关系尺度。心理健康的人,能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搞好人际关系,面对种种矛盾也能正确处理;感情上注重与别人相互交流,能建立正常的友谊。心理不健康的人常常猜疑别人,固执已见,比较孤独,甚至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构成危害。
由上述可见,所谓的心理健康,就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中的各种情况,能以社会上认可的形式进行适应。即无论遇到任何挫折、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都能以组织和社会上认可的行为方式进行克服。
(实习编辑:魏文巧)
主任医师
北京延庆区精神病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宝鸡市东风路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沈阳市重工北街37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黎川县建设路14号
二级 综合医院 公立
七台河市新兴区兴华街
二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太原癫痫病医院位于山西省太原市
二级 专科医院 特色医院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西环南路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