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众所周知,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既有生物属性,亦有社会属性,是有着丰富思想感情的,所谓"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因此,人会患生理疾病,心理上也可能出毛病。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人们使用"心理障碍"这个词。什么是"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是由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我们可以从一个人行为上的偏离程度来判断这个人的"障碍"程度。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偏离社会生活的规范程度越厉害,那么他的"障碍"程度也就越深。这种"障碍"主要原因是在后天生活经验当中,一些不良的适应形成习惯而造成的,而由于先天因素遗传所造成的"心理障碍"较为少见。心理障碍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适应性障碍。主要是由于环境的原因造成的心理和行为失调。通常表现为不能正常地适应工作、生活和学习,不能正常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不能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等。
(2)焦虑性障碍。焦虑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害怕,是不能达到目标和不能克服障碍时表现的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忧心冲冲;经常怨天尤人,自忧自怜,毫无缘由地悲叹不已;碰上一点小事,往往坐立不安;遇到一点紧张的心理压力,便会慌张地不知所措,注意力难以集中,难以完成工作任务,并伴有身体不适感,如出汗、口干、心悸、嗓子有堵塞感、失眠等。
(3)抑郁性障碍。主要表现是情绪持续低落,郁郁寡欢,悲观厌世,心理功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不愿与人交往,情绪呆板,总以"灰色"的心情看待一切,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自罪自责,内心体验多不幸、苦闷、无助、无望,总感到活着没有意思。
(4)恐怖性障碍。患有恐怖性障碍的人,所害怕的对象在一般人看来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但仍出现强制性的回避意愿和紧张、焦虑、眩晕等心理反应。如恐高症、利器恐怖、动物恐怖、广场恐怖及社交恐怖等,其中社交恐怖较为常见,主要表现就是赤面恐怖,也就是在众人而前脸红,面部表情惊恐失措,不敢正视对方,害怕别人看透自己的心思而难堪,心理产生紧张不安、心慌、胸闷等症状。
(5)强迫性障碍。做事反复思考,犹豫不决,自知不必想的事仍反复想,不该做的事仍反复做,因而感到紧张、痛苦。强迫性症状中常见的有:①强迫观念,如强迫回忆、强迫怀疑等;②强迫意向或强迫冲动等;③强迫动作,如反复检查门锁等。强近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曾出现过,但只要不成为他们的精神负担,不妨碍正常的工作、生活,就不应算作强迫性障碍。
(6)疑病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健康状态过分关注,深信自己患了某种疾病,经常诉述不适,顽固地怀疑、担心自己有病,经实验室检查和医生的多次解释后仍不能接受,反复就医,甚至影响其社会功能。这种对自身健康过度担忧的心理倾向就是疑病性障碍的表现。
(实习编辑:魏文巧)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精神科 精神康复科
三级 专科疾病防治院(所、中心) 公立
黑龙江省北安市交通路61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四川省绵竹市南京大道一段268号
三级 中医医院 公立
吉林省敦化市翰章南大街2125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石湾路119号
二级 中医医院 公立
集安市团结路699号
三级 妇幼保健院 公立
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满洲里路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