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等疾病,可通过器械检查进行辅助判断,但确诊还需经专业医生进行评估诊断,并不是所有的精神病都可以通过器械检查进行判断,常见有脑电图、脑诱发电位、心电图、脑CT、核磁共振等。

1、脑电图:脑电图是精神科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可用于癫痫、精神分裂症、脑炎、脑外伤等疾病的辅助诊断。患者出现癫痫时,脑电图可出现癫痫样放电,如慢波、棘慢复合波、尖慢复合波等。当患者出现精神分裂症时,脑电图可出现阵发性活动、不规则散在慢波增多等表现;
2、脑诱发电位:脑诱发电位是通过体外刺激脉冲,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大脑自发电位的感知,对脑部功能进行判断的一种检查手段。患者出现精神障碍时,脑诱发电位可出现各种感觉异常,如幻听、幻视、幻嗅、幻味等;
3、心电图: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可帮助判断心脏是否正常跳动,是否存在异常心脏搏动等情况。患者出现精神病时,心电图可出现各种异常表现,如心动过速、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心肌缺血或缺氧等;
4、脑CT:脑CT检查是指用CT来对脑部进行扫描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患者出现精神病时,脑CT检查可出现大脑结构异常,如脑室扩大、脑沟增宽、脑池扩大等情况;
5、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是一种常规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利用氢质子磁性作用,改变氢质子磁性作用,使原子核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运动轨迹在磁场上运动,进行成像处理,帮助判断精神病的原因和病变部位。
除上述检查外,精神病患者还可以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脑脊液检查等检查。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