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日记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资讯 > 战疫日记

战“疫”日记 | 坚强的后盾,是你我勇敢战斗的动力

举报/反馈
2020-02-14 21:00:5339健康网

记录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科 黄晓静护师

记录时间:2020年2月13日

2月7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二批医疗队131名同事奔赴武汉,驰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这是我院历史上派出人数最多的一支医疗队。作为我院口腔科护理团队的一员,我和我科护士刘金娟也第一时间响应征召令,积极报名,最终光荣随队出征!

出征前,受到科室领导和同事们的无限支持和鼓励,他们一早就带着帮我们准备的物资来到医院给我们壮行,让我们心中满满的感动。我深刻感受到,此次出征武汉支援,不仅关系个人荣誉,也事关科室、医院荣誉。我在心中默默叮嘱自己,一定要好好工作,平安归来,不辜负大家的赞誉与期望!

到达武汉后,医疗队领导把我们的衣食住行,包括医疗防护物资等一切都安排的有条不紊,经常还看到领导半夜2点、3点在微信群回复队员们的信息,发布相关的通知和资料。有队员半夜下班拖班,错过了定点的班车返回驻地,在微信群里求助,我们的医疗队队长许可慰副院长立马回复,安排车辆去接。细微之处见真情,用亲人的心去对待战友,怎能不团结,怎能不战胜此次的疫情攻坚战呢!

按照医疗队安排,我分配到原武汉协和医院西14楼重症病区,上的第一个班,凌晨4点-8点的大夜班,看似短短的上班时间4小时,却分分秒秒里倍受考验!

按照安排,我和另外一名带班护士一起管13个重症病人,其中有2个病危,有3个在使用无创呼吸机。因为没有家属及护工,我们除了完成临床护理工作,也变成“全能护士”,给病人喂水喂药、翻身、协助大小便、接开水、换床单等等。

那天晚上,有个病危的老人家,她反复地把吸氧面罩和身上的监测仪器设备拆掉,吵着下床要回家。我和带班老师每次都合力把她送回床上,安慰她好好休息养病,老人家口上答应,回头呼吸情况稍好,又吵着要回家。如此反复,我只能每次和老人家耐心嘱咐,多留心看着她,直至迎来晨曦,老人家终于安稳睡了。

穿着防护服,行动不便,动作缓慢,尤其困难的是护目镜容易起雾气,影响视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需要定时测体温。为看准体温计读数,我每看一支体温计,经常需要找不同角度看半天。

打针、抽血等平时对我们来说得心应手的事情,在隔离病房里显得更受考验。视力受阻,又戴着多层手套的双手,非常不灵活,真是有劲也使不上。

由于护目镜和N95口罩必须佩戴严实,以致容易有缺氧的感觉,使头部胀痛厉害,时间越长越明显,额部和鼻梁处因此也挤压明显,每次下班,我们都成了“压疮脸”。

由于驻地距离医院车程将近一小时,每次上班,我们要提前两个小时出门,一小时车程去医院,预留一小时穿防护服。为节约防护服,每次上班,为避免上厕所,我们提前几小时开始就不喝水。一个班前后将近9个小时不吃不喝,对体力和耐力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我也深刻体会到,什么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了”。

工作才刚刚开始,我也还在不断调整适应环境中。每天科室领导和同事们都会给我发来鼓励和关心,让我备受感动和鼓励。有你们坚强的后盾,我一定全力以赴,完成任务,平安回家!(通讯员:林伟吟、黎智铟)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