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药品 > 不良反应

知名中医药专家联名倡议——杜绝中成药滥用,从我做起

举报/反馈
2012-08-01 11:18:23家庭医药

  ◆服药前阅读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是安全用药的关键,服药前请首先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该药的特殊服用禁忌、饮食禁忌、适用人群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症状,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吃药。

  这里尤其要说的是自身情况。韩新民教授说,就是指对自身疾病和身体体质状况要有正确的认识。有些人认为按中成药说明书购买不会错。但是,问题的关键是,你对自身疾病完全了解吗?此时疾病处于何种阶段,属于热证,还是寒证?是虚证,还是实证?热证又分实热证、虚热证;寒证有真寒证,也有假寒证。自己虚弱的体质是气虚、还是血虚?是阳虚,还是阴虚?因此,在去药房买药前,需经专业的中医师辨证或在有中医经验的中药师指导下,对证选药,切不可随意去药店买药服用。更不主张随便到药房为儿童选用中成药。

  另外,韩教授还强调,一般中成药说明书都注有药物组成,对有些含有毒性的中药,要慎用。仔细分析该中成药的功用与主治是否符合你的病证,掌握其用法和服法,明确其不良反应,不超疗程服用。

  ◆注意中成药中的西药成分

  不少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很多人对此缺乏认识。不了解药物成分,与西药叠加重复服用,就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所以在选购中成药时请注意包装上的药品成分一栏,如果有化学成分,不能确定是否可与西药联合服用的,请咨询医生。

  ◆避免随意延长疗程

  中成药并非完全安全无毒副作用,很多的药物都需要“中病即止”,疾病好转后就不宜长期服用,如果用药一段时间后病情没有改善,请及时求助于专业中医师的指导,切勿盲目地长期服用一种药物。

  ◆避免盲目听信宣传

  很多人会凭借广告媒体或者药店导购的宣传、他人的推荐而去选购中成药,但因为每个人的体质、病因、具体症状不同,并非别人用着好,你也一定适合。药物不同于其他商品,没有普适性,所以不要盲目跟随宣传,否则可能会出现过犹不及、适得其反的效果。

  ◆合理选择剂型

  中成药有很多种剂型,丸剂、颗粒剂、片剂、口服液、注射液等等。根据中医“急者治标、缓者治本”的理论,治标宜选择显效快的剂型,如合剂、口服溶液剂、颗粒剂、注射液等,治本宜选用丸剂、膏药等。

  最后,韩新民教授、张燕萍教授、刘春生教授联名倡议:杜绝中成药滥用,从我做起。虽然中成药是非处方药,购买起来很方便,但请一定记住,在选药用药时,一定要在专业中医或者有过中医培训经历的药剂师指导下,擦亮眼睛,认清药物成分,进行规范选药、用药,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它的价值和保护自己的身体。

  扩展阅读:最易被滥用的中成药

  感冒类:板蓝根颗粒、感冒清热颗粒等

  很多人感冒以后就几种感冒类的中成药混在一起吃,认为吃的越多见效越快,其实,有些感冒药是风寒感冒药,如感冒清热颗粒,感冒软胶囊等;而有些感冒药则是风热感冒药,如VC银翘片银翘解毒颗粒重感灵片等。风寒药和风热药混着吃,势必降低药效,适得其反,甚至出现不良反应。再有,这些感冒药通常都有部分成分交叉重复,增大了药物过量的风险。

  不少人在流感季节喜欢服用板蓝根制剂预防流感,这也是不可取的,板蓝根颗粒能否预防流感在医学界尚有争议,而且人在健康状态下过多服用板蓝根这类寒凉之品,会徒伤脾胃,从而引发其他疾病,更别说体质偏虚寒或者脾胃虚弱的人,如果过量服用板蓝根制剂会导致苦寒伤胃,引起一系列的胃肠道反应,加重病情。

  祛火类:牛黄解毒片牛黄上清丸、三黄片等

  有些人出现“上火”症状以后,喜欢找一些“祛火药”来吃,其实,这些药物都性属苦寒,中医辨证适用于实火上攻的症状,如果“上火”的症状是由“虚火”引起,那么服用这些药物就会导致虚证更虚,并且这一类药物不宜久服,因为苦寒之品往往会耗伤胃气,导致脾胃虚弱。

4/5
张燕副主任医师内分泌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级甲等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