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型抑郁症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丧失、疲劳迟钝、自我价值感下降、焦虑或恐慌等症状,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1.情绪低落
抑郁障碍患者存在持续的心境低落,其可能由神经递质失衡导致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减少。这种情感状态通常伴随着显著的情绪降低和积极性减弱,影响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2.兴趣减退或丧失
由于大脑功能受到抑制,信息加工能力受损,导致个体无法体验到乐趣,进而出现兴趣减退或丧失的现象。这些兴趣缺失往往表现为对曾经喜欢的事物失去热情,甚至对其漠不关心。
3.疲劳迟钝
能量代谢异常可能导致身体疲乏无力,进一步发展为持续性疲劳和迟钝。典型特征是感到极度疲惫,即使休息后也无法恢复精力。
4.自我价值感下降
当个体经历长时间的心理压力时,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质疑,从而导致自我价值感下降。这会导致个体开始否定自己,认为自己没有用处或者是一个失败者。
5.焦虑或恐慌
抑郁症患者常伴随焦虑或恐慌,主要是因为脑内神经递质失衡,特别是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的缺乏。这些情绪反应可能源于内心的不安感,使患者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中。
针对心理障碍型抑郁症的相关诊断,建议进行临床访谈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必要时,医生还可能会推荐心理评估工具,如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来量化抑郁程度。治疗措施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治疗等非药物干预手段以及抗抑郁药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同时鼓励参加社交活动,维持人际关系,有助于改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