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五种任性行为背后的真相

  表情一、执拗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大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可爱顺从的小宝宝逐渐变得执拗起来,不太听话了;有时你让他向东,他偏向西,带有一种故意性。基于此,家长们采取了打、罚、哄、物质引诱等方法,但效果也只体现在一时一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出现了副作用。那么运用哪种行为规范、采取何种沟通方式,才能处理好此类问题呢?对此需要认识以下几点:

  儿童心理分析:

  我们知道意识是由物质决定的,人的意识就是人脑对特定物质生活环境的反映。

  孩子从婴儿到幼儿,大脑开始有一个大的运动过程,换言之,孩子开始用自己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去看待世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童心、童趣。成人认为孩子执拗,相反,在孩子眼中家长倒有可能是执拗的,这关键是个理解、沟通、引导的问题。家长和孩子需以平等的地位相处,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循序渐进地使其明是非、知曲直。

  举例来说,让一个4岁的孩子写字一定要非常漂亮,他一定担心写不好,因为他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会拒绝,继而遭到家长的打骂,甚至惩罚,他就会以他的执拗来表示反抗。通过这个例子,应该了解,孩子的热拗、违抗,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在它的后面藏着担心、害羞、缺乏自信、害怕挫折等等。因此,当孩子执拗不听话时,你应认清原因,注意沟通,正确引导。 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能随便发火、惩罚孩子,更不要打骂孩子,因为这种没耐心的专制的做法只会令孩子更加反感,成人的束缚、压制,会使孩子觉得难为情,受到威胁,他们就会更执拗。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成人与子女间以民主方式进行交往,可以互提意见时,对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大有好处,在管束压抑的气氛中,是很难培养出创造性人才的。

  表情二、发脾气

  在商店玩具柜台前我们常可见到这样的情景:孩子要父母买某一玩具,父母不肯,孩子就大发脾气,吵闹不止、甚至躺在地上打滚。怕丢面子的父母赶紧以满足孩子的愿望来使孩子停止吵闹折腾。

  儿童心理分析:

  孩子由此感到,只要我发脾气,在人前大闹,父母就会满足我的愿望。于是,每当孩子有新的愿望,父母不答应,孩子就大发脾气,最后家长不得不屈从。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得寸进尺,脾气也越来越大,人也变得越未越任性、粗暴。

  另一方面,到了会走路的时候,孩子的“什么都想自己来做”的意欲便开始萌发出来了。例如,吃饭时想自己吃,可因为还不会用调羹,撒掉的比吃进去的还多,结果会变成用手抓着吃了。不过,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发性,即便是这样也不要去阻止他。

  开始表现出自发性的孩子,常常想要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而且一旦做不好的话就大发脾气,不是哇哇叫唤,就是倒在地上打滚,或者是乱扔东西。

  对于妈妈来说,这是一个很伤脑筋的时期,于是,当孩子想自己一个人做什么时,妈妈很可能就不由分说地训斥道:“不行。”

  但是,孩子的这种自己来做的愿望正是意欲在成长的表现。因此,妈妈要了解1岁左右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在孩子想自己做的时候就让他试着做一做。并且,当孩子因达不到自己的想象而又吵又闹时,大人要若无其事地应付过去。

  爱发脾气是孩子在1岁前后出现的现象,一旦不如意,便大声哭闹、跺脚、打滚。这种“动肝火”不一定是对着别人,有时候还会冲着自己。

  希望别人“那样”,自己想要“这样”--这些欲望过于强烈,而现实又无法满足,这时孩子幼稚的心便慌乱起来,在情绪上表现出不安定。想睡觉了、肚子饿了、感到累了的时候,一点小事都可能引起孩子发脾气。

  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应不声不响地把他抱起来,或者是平静地注视着他,等待孩子自己安静下来。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这种脾气暴躁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妈妈爸爸们需要了解这一点。不要觉得孩子这是“变坏了”,去责怪、训斥他。

  表情三、撒娇

  我女儿特别爱撒娇,家中的老人说:孩子哪有不撒娇的?大了就好了;但我姐又不时地告诫我:撒娇过度就是任性,一定要纠正。我该听谁的?

  儿童心理分析: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具体情况应区别对待。 做父母的首先是要学会区分孩子的撒娇哪些是合乎情理的。例如,孩子生病、身体不舒服时,容易撒娇;婴幼儿每天午饭后和晚上要睡觉时会撒娇;外界扰乱了孩子的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孩子吵闹、撒娇;孩子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因为不熟悉环境而产生心理不愉快也会撒娇。

  另外,专家认为孩子也有生理节律的周期性变化,当孩子情绪低落、心情不舒畅时也容易撒娇。这些撒娇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是亲子情感交流的一种形式,父母都应予以理解,并给予安抚。

  但是对那些因不顺心、不讲道理而故意发脾气撒娇的孩子,父母就不能听之任之、百般迁就、百依百顺了,否则会养成孩子任性、霸道的性格。

  表情四、哭

  “哇……哇……”“好啦,好啦,别哭了。”“哇……哇……”“叫你别哭了,有什么可哭的,你说呀!亏你还是个男孩子呢。”“哇……哇……”

  母亲拚命想办法不让孩子哭,可是孩子却越哭越起劲。母亲认为,首先应该使孩子停止哭,一切问题要等停止了哭以后再说。可越这样孩子越委屈,哭哭啼啼就是停止不了。

  儿童心理分析:

  哭的行为是一种结果,是某些问题表面化的结果。既然有哭的行为表现出来,内心里一定有某种“感情”在活动。

  把着眼点放在这一方面,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比如,有时是悲伤的感情在起作用,有时因为寂寞的心情,或者感觉到痛或热而哭泣。特别是爱哭的孩子,哭,基本上是由于想让父母安慰自己、同情自己等依赖心理所致。

  此外,爱哭的孩子都是胆怯的孩子,当受到小朋友的欺负,不和他玩,不适应朋友关系或集体生活时,就会哭起来。

  总之,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要忘记爱哭的孩子,多半是为了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的心情才哭的。因此,仅仅劝他停止哭泣的行为,而不解决他内心的感情问题,是止不住哭的。

  妈妈的高招:

  当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只说:“别哭了。”而首先应该关心的是了解他为什么哭,哭的原因和心情。

  然后,对孩子的悲伤心情或气愤心情,总之是对孩子当时的感情,表示同情、理解,并把这个信息传达给孩子,也就是说,把孩子的感情反馈过去。

  切记莫用大道理去批评,而无视孩子的感情。你接受了孩子的感情,孩子的心情感到舒畅了,其结果,不仅停止了哭泣,而且爱哭的毛病也会逐渐得到克服。

  表情五、嫉妒

  孩子的嫉妒,是对小伙伴中在智能、名誉、地位、成就及其他条件比自己强或比自己优越的孩子怀有的一种不安、痛苦或怨恨的情感。

  孩子嫉妒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许爸爸妈妈亲近或爱别的孩子。

  2、别的孩子取得了成功,学习上有了进步,或受到教师的表扬时,认为自己不比他差,不服气,对别的孩子中伤、讽刺、排斥等。

  3、别的孩子比自己穿得好,或玩具多,或小伙伴多,就打击、嘲弄、疏远,甚至怨恨。

  4、别的孩子没有满足自己的欲望,就产生对立情绪,或怨恨,或采用另外的形式补偿和替代,如别的孩子不借水彩笔给他,他就向别的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且不借给那个孩子玩,以借此压倒对方。

  一般来说,对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导,便可以变压力为动力,激发孩子发奋上进,养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导,就会影响健康成长。

  对于好嫉妒的孩子,家长应采取心理疏通并辅之以思想教育来消除。

  1、对孩子严格要求。鼓励孩子勤奋踏实、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对于浮躁、损人利己的不足的行为要予以处罚、教育,以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

  2、对孩子的赞许、表扬要恰当。既要实事求是,又要使孩子承认自己的成功之中,有周围伙伴的贡献和帮助,而不可趾高气扬,好图虚荣;同时,要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以防止孩子骄傲自满,过高估计自己,藐视别的孩子。

  3、激发孩子把嫉妒转化为竞争意识。使孩子在赶、超先进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增强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从而使压力转变为动力,超越嫉妒。

  4、教育孩子诚实待人。要教育孩子心胸豁达,不斤斤计较;学会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理解小伙伴,交流和沟通感情,增强与小伙伴团结共进的气氛。

(实习编辑:张一鸣)

 

2009-08-26 07:10:00浏览4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贾金靖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 三甲
灰指甲的指头突然变肿了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灰指甲的指头突然变肿了多考虑是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嵌甲、甲沟炎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早去医院进行检查,并采取合适的方式来治疗。1、继发细菌感染患者患有该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个人卫生不洁,可能会导致局部伴有细菌感染的情况,在临床上通常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头孢克洛、阿莫西林等药物来治疗,同时遵医嘱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2、嵌甲多考虑是指甲异常生长引起的,但也不排除是穿鞋不当、真菌感染等原因导致的,进而会导致指甲向甲沟中生长,患者会出现局部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聚维酮碘溶液、头孢拉定分散片等药物来治疗,必要时通过全甲或部分甲板拔除术等手术来治疗。3、甲沟炎患有该疾病多考虑是周围组织出现感染导致的,进而会出现局部细菌滋生诱发甲沟引起周围组织出现化脓性感染的情况,通常也会出现局部肿痛等症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鱼石脂软膏、头孢拉定分散片等药物治疗,必要时通过甲沟炎切开引流术等手术的方式进行缓解。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足癣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检查并治疗。
吴剑波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灰指甲有什么症状?什么原因引起的
灰指甲患者可能会出现指甲变色、指甲增厚、指甲变形等症状,该疾病主要由穿着不透气鞋袜、指甲外伤、自身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前往皮肤科就诊。一、症状:1、指甲变色:皮肤癣菌等真菌入侵指甲后,在甲板内大量繁殖,产生的代谢产物会破坏指甲的正常结构和颜色。常见的颜色变化有灰白色、黄色、褐色等,这是因为真菌分解甲板中的角蛋白,改变了指甲的光学特性。2、指甲增厚:真菌持续侵蚀指甲,刺激指甲的角质细胞过度增生,可能导致甲板不断增厚。增厚的指甲质地变脆,与正常指甲相比,明显更加厚重,这使得指甲的外观变得粗糙难看,同时也会影响手指或脚趾的灵活性,比如穿鞋时会感觉脚趾受到挤压。3、指甲变形:由于真菌对指甲不同部位的侵蚀程度不同,以及指甲自身生长受到干扰,指甲形状可能发生改变。可能出现指甲表面凹凸不平、甲板翘起、甲缘参差不齐等情况。变形的指甲不仅影响手部或足部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因与周围组织摩擦而引发疼痛。二、原因:1、穿着不透气鞋袜:不透气的鞋袜内环境潮湿闷热,真菌在这样的环境下极易大量滋生,使指甲容易被真菌感染,角质层被破坏。2、指甲外伤:指甲受到外力撞击、挤压、修剪过短等外伤时,会破坏指甲的完整性,使指甲的防御能力下降。此时,外界的真菌更容易侵入指甲内部,在受损部位定植并繁殖,从而引发灰指甲。3、自身免疫力低下:当人体因患有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无法有效抵御真菌的入侵和繁殖,使得真菌更容易在指甲部位生长,进而引发灰指甲。建议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持手部和足部的清洁干燥,尤其是在洗完手或脚后,要及时擦干。避免与他人共用指甲刀、拖鞋、毛巾等个人物品,防止交叉感染。在公共场合,如游泳池、浴室等,尽量穿着拖鞋,减少与地面的直接接触。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