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热门话题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职场热门话题

解密职场“白色谎言”

举报/反馈
2009-08-17 01:26:0039健康网社区

  3月15日才过去,职场打假风潮却刚刚兴起,人在职场漂,谁能不挨“刀”?混迹职场之人,对职场中无处不在的“白色谎言”或许早就谙熟于心。只是,一些欺骗你可以忍受,一些欺骗你必须反抗;一些“谎言”你可以说,一些谎言却坚决不能说……   

  关键词解析:   

  白色谎言:(White lie)就是在不伤害对方的前提下,为使事情控制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来说一些不含恶意的谎言。它是一种职场常用的手段和一种处事方法,它有时也是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润滑剂。只是在运用这一手段时,要注意尺度,更不要违背行业的商业规则和个人的职业道德规范。   

  打假:   

  人在职场漂,谁能不挨“刀”?   

  被“晃点”:   

  老板的承诺遥遥无期   

  Stone 男 31岁 职业经理人   

  以我个人教训得到的经验是:进一家公司,面试到最后关头就是对数字的谈判,职场人一定要有议价能力和识破老板谎言的能力。老板通常是信誓旦旦,但实质上是含糊其辞:“放手去干吧,随着业绩提高,公司一定不会亏待你,工资之外还会有效益奖和年终分红。”但具体是多少呢?合同上当然不明确,老板的承诺尺度却非常模糊,实在无法搞清楚我究竟应该得到多少,只得努力并且期盼着,熬来熬去待了近两年,除了基本工资,当初提到的奖金却是一分钱没有。鼓起勇气提出辞职,老板立刻倾情挽留,动之以情、诱之以利,再许以更加美好的前景……我于是心软了,还以为自己错怪了老板,反而觉得自己做了对不起老板的事情,于是更加埋头苦干。又等了几个月,待遇一切照旧不说,还发现老板已经怀疑我的忠诚度,所以暗地里物色新的人选接替我的职位,彻底失望之余,只得辞职黯然离去……   

  调查:智联招聘最近的调查显示:66.9%的职场人都被领导的承诺“忽悠”过。其中四成职场人表示,领导承诺的提成奖金只是空画了一张“大饼”,兑现的期限绵绵无绝期。还有三成职场人被领导加薪的承诺晃点过,加薪的时间也是一拖再拖。相比较而言,升职被晃点的比例较低,为18.6%。   

  专家把脉:很多公司的管理制度并不是很规范,加薪或者升职的规定不明确或者执行力不强,升职和加薪都是领导“说了算”。提成和奖金也是一样。智联招聘的职场专家建议职场人: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一定要从各方面分析当时的公司状况,不能一时冲动跳槽。可以找寻适当的时机,理智地和领导就此事进行沟通,切勿自暴自弃影响自己的工作。即使你要离开现在的公司,也一定要和气而理智,切勿因此事和老东家高的不愉快。   

  被欺骗:求职陷阱防不胜防当年我大专毕业,一心只想到广州工作,父母不放心,通过关系把我安排到他们朋友的公司里,干了几个月我觉得不自由,于是辞职准备自己找工作。没想到刚开始求职就被骗了,先是相信一家中介公司能保证替我找到工作,交了200元中介费,很快在他们的介绍下进了一家广告公司做文员,试用期3个月,但首先需要报名进某辅导班参加多媒体资格证书的培训,于是又交了500元培训费,结果培训完却没有拿到资格证书,因此公司以这个原因拒绝录用我。一来二去,一个多月里我白白花了700元,却没得到工作机会,当时我气得都哭了。   

  小丽 女 25岁 广告业   

  调查:五成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求职陷阱。遭遇的求职陷阱中,收取各种费用,比如说风险押金、培训费、服装费、建档费等,这类招聘求职者遇到的情况最多。其次为工资陷阱,假承诺高薪、高提成。招聘是假,卖产品是真和试用期陷阱紧跟其后。而当遇到职场陷阱,超过七成人基本不采取任何举措,只是广而告之亲朋好友,以免自己身边的人也受骗。其他不到三成职场人中,一成职场人会积极地向工商、公安和劳动管理部门投诉。随着网络的普及,也有一成职场人选择在网络论坛里揭露。   

  专家把脉:在今年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各类招聘欺诈情况可能会随之增多。急于求职的职场人也要避免各种新的隐形的招聘陷阱,比如以能力考核的名义骗取免费劳动。在遇到这类求职陷阱的时候,建议尽早离开招聘现场,若有损失尽量采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如果求职者觉得通过司法的途径太过耗费时间,可以向公安或是劳动人事监察部门投诉。求职者在接到面试通知的时候,应当多方面了解企业情况,做足面试前的各种访查工作。   

  假打:职场神功,谎言护体?   

  善意:职场“润滑”良药   

  郑妍 女 28岁 市场营销业   

  算起来,我们真的从早到晚说谎不停。平日里,分明正坐在电脑前和别人聊得火热,MSN上却显示“离开”。晚上玩得太晚第二天睡懒觉,上司电话询问时张口就答“我在拜访客户”。见到客户,都叫“帅哥美女”,张口就把对方年龄往小里猜。在客户逼方案的时候,一般会一边赶稿一边在电话里对客户扯谎:刚发给你,没收到么?最近我们公司邮箱是有点问题,你再等等;两个小时后这才真正发送给客户。转脸面对供应商,谎言更多。压价的时候总说,竞争对手的价格更诱人,考虑到彼此长期合作关系,再给你们一次机会重新报价;拖欠付款的时候说,我已经把报告送上去了,要走流程嘛,放心月底肯定会付……说这么多谎言偶尔也会觉得辛苦,不过转眼还是照旧继续,都说“水至清则无鱼”,人在职场,绝对不说谎,那不晓得是笨死,还是会饿死了。   

  调查:谎言如此,当然会影响职场之间的信任度,六成职场人对同事的信任程度一般,不会什么事情都跟同事说。近两成职场人表示对身边同事的信任感较差,认为职场上很难找到可靠的人。也有14。4%的职场人认为自己身边大多数同事都很可靠。   

  专家把脉:工作上的是非尽量别跟同事沟通,避免给留下“大嘴巴”的印象。处理同事关系时,讲心里话也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要和同事关系过于疏远,也避免过于亲近。   

  恶意:求职欺骗后果严重在我招聘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对求职者的陈述做逻辑分析和调查考证。曾经有个求职者,人很优秀,我们都准备录用他了,但当我们问他离开上一家公司的原因时,他含糊其辞,我当时觉得不太对劲,于是去他上一家公司做调查。那家公司主管说:这个年轻人似乎在上一家公司受了委屈才跳槽过来的,后来我才知道是他无意间泄露了商业机密而受了处罚,但他过来后,却向我说了很多前任上司的坏话,所以我也炒了他的鱿鱼……返回后这位年轻人向我袒露了心思:因为过去不光彩,所以唯恐求职时说了实情,被人扣上“不讲职业道德”的帽子给拒绝了。但是,不做反思一味隐瞒,其实后果更加严重。   

  于涛 男 34岁 HR经理   

  调查:六成职场人表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从未隐瞒或虚报过一些重要信息。而在求职者曾虚报或隐瞒的信息中,以往的薪金收入被虚报的比例最高。其次为虚报重要工作经历和学历,以求高职位。   

  专家把脉:在人才市场中,求职者始终处于弱势,用人单位提出的一些苛刻的条件使得求职者不得不做出一些欺骗性行为。虽说出于无奈,在这些硬性的信息资料里建议职场人慎重考虑,踏实认真地寻找适合的工作。

1/2上一页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