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了解什么是“考场恐慌症”?

  “考场恐慌症”是学生在考场上表现出来的恐惧心理现象。按其表现出的症状,可以分成三类:

  1.惊恐型 表现为恐慌不由自主地浑身颤抖,手足冒冷汗,心跳速度加快,脸苍白,严重的还会昏迷

  2.烦躁型 表现为烦恼、焦躁、心神不定、手足无措、发怒好动,严重的还会失控而向别人挑衅;

  3.冷漠型 表现为漠然无知、发呆、发楞、双目无神、思维凝滞,严重的还会出现痴呆

  患有“考试恐慌症”的学生,尽管人数不多,但对这些学生智能的发展,造成了障碍。

  “考试恐慌症”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从总体上说,有家庭、学校及社会的种种教育因素,其中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有密切关系。一般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有关:

  1.考试动机不明 有些学生由于没正确理解考试目的,过分看重分数,受到家庭、学校的压力,把考试看成生死存亡的大事,精神负担沉重,以至不能自拔。一听到考试,神经就高度紧张,造成心理障碍,出现“考试恐慌症”。

  2.自控能力薄弱 有些学生由于接受了不良的教育影响,心理没能得到健康成长,意志薄弱,感情脆弱,临到重大场合,自我控制的能力不足以抵抗紧张气氛的挑战,造成心理障碍,出现:“考场恐慌症”。

  3.学习生活压抑 有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或家庭受到冷遇、孤立、排斥或打击;在学习生活中受不到教师、家长、同学或亲友的关心、温暖;在学校或家庭中找不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学习生活受到压抑,造成心理障碍,出现“考场恐慌症”。

  4.不良习惯的影响 有些学生由于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得不到正确的情绪体验,以后就重复体验这种不正确的情绪,终于形成恶习,心理造成障碍,出现“考场恐慌症”。

  学生的“考场恐慌症”是一种考试场合出现的失常心理现象,只要及时发现杜渐防微,是可以消除的。关键在于了解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他们。

  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考试目的。患有“考场恐慌症”的学生分数观念严重,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考试目的。使他们摆脱“分数”的态度定势,解脱“分数”的束缚,心理上的障碍会消除,就不难克服考试时的恐慌心理。

  5.培养他们的意志力 改造旧的环境,创造与外部不良影响作斗争的条件,锻炼自我控制的能力。如与紧张气氛挑战,摆脱自我紧张心理,自觉挣脱“分数”绳索等等。形成或巩固新的行为的习惯,获得健康心理,“考试恐慌症”是可以消除的。

  6.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改变他们压抑的学习生活,要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细微进步,给予表扬、鼓励。在学习中关心他们,重视他们,委派一些服务性、组织性的任务给他们,增强他们学习生活的内部动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则能有效地消除考场上出现的恐慌心理。

  7.培养他们良好的临场习惯 在临考前,帮助他们作必要的心理准备,指导一些临场的方法,给他们以勇气和力。教育他们不要有任何精神上的负担,即使考糟,教师或家长也不会责备他们,等等。对消除学生的“考场恐慌症”也有极大的帮助。

(实习编辑:张一鸣)

 

2009-07-31 22:17:00浏览9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