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心理异常伴随部分心血管病患者

  三分之一心血管病患者同时伴随心理异常!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大,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发病率呈“双高”趋势。此外,心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还常常如影随形,一方面,患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往往容易并发精神疾病,最常见的是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另一方面,抑郁障碍也是诱发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专家提醒,出现这种情况,应看“双心门诊”。

  心梗发病仓猝患者易得焦虑症

  广州市红会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吴同果说,在心血管疾病中,有不少病人平时看起来挺健康,但突然发病晕倒,被诊断为心脏病。由于打击来得太快,很多人心理上难以接受,加上对疾病了解不够,容易出现恐惧、失眠症状,患上焦虑症,而他们心理方面的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心脏病的康复。

  有一位70岁左右的阿婆,平时身体很硬朗,自己也挺自豪的。不料有一天突然出现心慌胸闷的情况,休息了一段时间反而越来越糟。阿婆的子女赶紧把她送到医院急诊科,不久被确诊为急性心梗,医生为她做了介入手术,放了两个支架。手术很成功,阿婆恢复得也很快,可身体虽然没事了,阿婆的心病却一天天加重。“支架掉出来怎么办?支架会不会生锈?会不会跑到我的大脑中去?”阿婆整天缠着医生,一会儿担心这个,一会儿担心那个。而不管医生给她讲了多少遍,告诉她支架材料很特殊,不会生锈也不会跑到大脑中,但阿婆始终放心不下。此外,对于医生开的药物,阿婆也是100个不放心,一看到说明书上的副作用,她就害怕得不行。

  “一般的病人15分钟就看完了,她一进诊室就要耗两个小时,其他病人嘘她,她都不肯出去。”吴同果说,每次看病,阿婆还会带个笔记本,把医生的话记下来,再带回家仔细研究,比小学生都认真,渐渐地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而由于整晚睡不着,阿婆的血压波动很大,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弄得医生都不知怎么给她用药。

  后来,医生们发现,阿婆是患了焦虑症。怎么缓解她的焦虑呢?医生们找来几个也做过同样手术的病人,让他们给阿婆现身说法。此外,在给阿婆的药中,还专门加了抗焦虑的药物。一个多月后,阿婆的情绪终于平静下来,两种“心病”都有了明显好转。

  更年期综合征易被误为心脏病

  有些女性患上更年期综合征,会出现类似心绞痛的症状,心脏怦怦跳得好像要掉出来,但她们自己不知道,还以为是心脏出了问题。吴同果说,医院急诊科隔三岔五就会接诊到这样的患者,每次上上下下检查一遍,却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只是虚惊一场而已。他说,进入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内分泌易出现紊乱,动不动就会出现过分焦虑、心慌、急躁的情况,有的甚至紧张得满身大汗,动不动就乱发脾气,这其实是更年期综合征,但很容易被误以为是心脏病,而由于害怕得心脏病,症状会反复出现,越来越重。吴同果建议这类患者去看心理医生。

  慢性心衰患者易出现抑郁症

  因为不堪长期疾病折磨,慢性心血管病患者更易患上抑郁症。吴同果指出,像慢性心衰患者,都是医院的常客,他们反复发病住院,要支付昂贵的医药费,但很多愈后效果并不好,有的出院不到一个月就又再进医院。有些慢性心衰患者可以查出病因,治疗起来效果还不错,但不少患者病因难于祛除,医生们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有统计表明,在重度心衰患者中,死亡率可达到20%~30%,其5年存活率不到一半,和癌症差不多。发病时的痛苦,加上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一些患者出现自杀倾向,觉得活着就是一种折磨,意志极度消沉。

  一位46岁的女患者,不幸于三年前患上扩张性心肌病,上有老下有小,自己长期下岗,家里经济很困难。从她的病情来看,最好的方法是换心,但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供体,只好一次次住院出院。患者很绝望,又觉得拖累家人,动不动就不肯吃药,时时说“让我死了算了”。 吴同果说,对于这类患者,医生们会对她进行抗抑郁治疗,即使她的生命没法挽救,但减轻心理疾病可让病人更愿意配合医生治疗,也可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改善其生活质,其家人的情绪也会更好一些。

  情绪低落或是心血管病前兆

  有些心理问题的根源其实在于心血管病。40多岁王女士近来心情很差,每次情绪低落的时候,她就会觉得好像什么都在故意和她作对,从老公、孩子甚至钟爱的宠物狗,她都觉得看不顺眼。此外,王女士是公司的部门经理,一贯落落大方,可这几个月来,她发现自己越来越不愿见人,有时恨不得挖个地洞把自己藏到里面。王女士的老公觉得她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就让她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给王女士量了血压,这才发现,原来王女士已经患上早期高血压,只是她不知道而已。平时她的血压还算正常,但情绪一来,血压就会“蹭”地一下升得老高。

   吴同果指出,王女士的情绪问题,与早期高血压的发病也不无关系。正是因为患了早期高血压,她才会比以前更经常地出现心慌、头晕、头痛、心烦等症状。早期高血压虽然不严重,但如果不加干预,会越来越厉害,而及时治疗则可防止病情加重,保护各脏器功能,也可有效避免出现心力衰竭、肾衰竭、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吴同果说,有些患者既有心理问题,又有心血管问题,但表现却不一样,有的以前者症状为主,有的以后者症状为主,这种时候就需要医生小心甄别,看到底是心血管病引起了心理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引发心血管病。

(实习编辑:杨玉龙)

2009-07-23 03:22:00浏览39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治疗肺心病有什么方法
肺心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这些治疗方法旨在缓解症状、改善心肺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药物治疗:肺心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抗感染药物如阿莫西林胶囊等,是控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关键。此外,对于肺动脉高压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以减轻心脏负担,缓解水肿症状。正性肌力药如地高辛等,可用于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输出量,但需注意监测药物浓度,防止中毒。对于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等,以改善通气功能。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在肺心病的治疗中起着辅助作用。呼吸训练、胸部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是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呼吸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减轻呼吸困难;胸部物理治疗则有助于排痰,改善肺部通气;运动疗法通过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些物理治疗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3、手术治疗:对于部分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肺心病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常见的手术包括肺减容术、肺移植等。这些手术旨在改善肺部功能,减轻心脏负担,从而缓解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并提高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感染。若出现不适症状加重或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
赖迪生主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三甲
心源性心脏病是什么意思
心源性心脏病是指心脏本身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脏疾病,病因多样,涵盖冠状动脉疾病、心肌病变、心脏瓣膜疾病等。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及乏力,严重时可能进展为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乃至猝死。冠状动脉疾病作为心源性心脏病的主要类型,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或梗死。心绞痛是其典型表现,心肌梗死则是冠状动脉血流突然中断导致的部分心肌细胞坏死,属危急重症。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均为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心肌病变包括扩张型、肥厚型和限制型心肌病,各自特征鲜明。扩张型心肌病以心室扩张和收缩功能减退为主,易致心力衰竭;肥厚型心肌病以心室壁肥厚为特征,可能引发左心室流出道梗阻;限制型心肌病则因心肌纤维化或浸润性病变导致心室舒张功能受限。这些病变可能由遗传、感染或毒素暴露等因素引起。心脏瓣膜疾病,如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及主动脉瓣相关病变,常由先天性畸形、风湿热或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所致,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进而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包括房颤、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等,由心脏电活动异常引发,严重时威胁生命。预防和管理心源性心脏病需采取综合措施,首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降低风险;其次,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异常;此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及适量运动,有益心脏健康。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生殖器疱疹是性病吗
生殖器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属于性病范畴。该病以生殖器部位的水疱、溃疡及疼痛为特征,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可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长期影响。生殖器疱疹的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及口交。病毒通过皮肤或黏膜微小破损进入机体,感染后潜伏于神经节,在免疫力下降时激活并引起症状。除性接触外,母婴垂直传播也可能发生,导致新生儿疱疹,严重者可能危及生命。生殖器疱疹的临床表现分为原发感染和复发感染。原发感染症状较重,表现为生殖器部位簇集性水疱,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伴有疼痛、瘙痒及烧灼感。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及淋巴结肿大可能同时出现。复发感染症状较轻,水疱和溃疡范围较小,持续时间较短,但可能频繁发作。生殖器疱疹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病史采集需了解性接触史及症状特点。体格检查可观察水疱和溃疡的形态及分布。实验室检查包括病毒培养、PCR检测及血清学检测。病毒培养和PCR检测可直接检测病毒,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血清学检测可区分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有助于评估感染类型和病程。建议避免不安全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风险。若出现生殖器部位水疱或溃疡,应及时就医,进行规范治疗。性伴侣需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以防止交叉感染。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男性得了性病有哪些症状要怎么预防
在现代社会,性病的传播率逐年上升,许多男性可能面临这样的健康挑战。那么,男性得了性疾病有哪些症状呢?一、男性性病的常见症状1.尿道产生分泌物一些性病,如淋病,可能会导致尿道分泌物的产生,尿液中可能带有黄色或白色的分泌物,尤其是在早晨首次排尿时。2.疼痛或灼热感尿道炎或尿路感染可能会引起排尿时的疼痛或灼热感,这可能是性病如淋病或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症状。3.生殖器溃疡梅毒在初期可能会形成一个无痛的溃疡,称为硬下疳,通常出现在生殖器区域。如果不治疗,溃疡可能会自行愈合,但疾病会继续发展。4.疹子或丘疹生殖器疱疹可能会导致生殖器区域出现疼痛性水疱或丘疹,而生殖器疣则可能表现为肉色或灰色的突起。二、预防与生活调整1.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伴侣数量,定期进行性病检查。2.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增强身体免疫力。3.知识教育:了解性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4.及时就医: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避免病情恶化。性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和延误治疗。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你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问题,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请记住,任何关于性病的疑虑或症状,都应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