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自然》子刊: ω-3 脂肪酸或有助于减少抑郁症

6月16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R) 莫兹利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表在nature子刊上的研究,评估了高剂量 EPA 和 DHA 对实验室培养的神经元和抑郁症患者的影响,以帮助阐明这些物质是如何减少炎症和预防抑郁的。科学家们或许能够确定一种重要的分子机制,帮助抑郁症患者开发 ω-3 脂肪酸的潜在新疗法。

《自然》子刊: ω-3 脂肪酸或有助于减少抑郁症

该研究评估了 22 名重度抑郁症患者,他们每天服用 3 克 EPA 或 1.4 克 DHA,持续 12 周。在 ω-3 PUFAs 治疗前后,他们在患者的血液中测量了 EPA 和 DHA 的脂质代谢物,并进行抑郁症状评分。

在两组患者中,EPA 或 DHA 治疗组都与其代谢物的增加和抑郁症状的显着改善相关,EPA 和 DHA 组的抑郁症状评分平均分别降低了 64% 和 71%。此外,在体外实验中鉴定出相同代谢物水平较高与抑郁症状水平较低相关。

实验室的临床研究表明,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s)的饮食,如EPA和DHA,具有抗炎和抗抑郁的作用,深海鱼能够提练出EPA及DHA。此外,研究人员已经证明了IL1β(白细胞介素-1β)、IL6和干扰素-α(IFN-α)能够通过激活下游炎症信号通路、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 1(STAT1)和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NF-kB),从而导致细胞增殖、神经形成减少、细胞凋亡增多。

在免疫失调的重度抑郁症患者中,不饱和脂肪酸(PUFAs)保护神经元免受炎症伤害。炎症反应之所以能够被激活,是因为白细胞介素-1β和IL6在脑脊液中分泌增加,这些炎症细胞因子导致了抑郁症状。以前的研究也证明过,通过EPA和DHA可以阻止IL1β细胞因子引起的神经形成减少。

多不饱和脂肪酸被环氧化酶(COX)、脂肪氧化酶(LOX)和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代谢成一系列脂质介质,表现出强大的免疫调节活性(见图a)。在神经元细胞中,EPA和DHA被代谢为LOX、CYP450羟化酶和COX脂质介质,这些脂质介质能阻止神经形成减少、神经元凋亡增多。在接受EPA或DHA治疗的抑郁症患者的血浆中,这些脂质代谢物会增加,它们支持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抗抑郁、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

具体来说,EPA在IL1β和IFN-α炎症细胞因子存在的情况下,阻止神经形成的减少(Map2+细胞),而DHA在三种炎症细胞因子存在的情况下都对神经起作用。此外,EPA阻止了IL1β和IL6引起的细胞凋亡的增多(CC3+细胞),而DHA在IL1β和IFN-α存在的情况下对细胞凋亡起作用。

EPA作为一种抗炎剂,能够抑制与先天免疫反应有关的机制,从而发挥其抗细胞凋亡的特性。DHA具有更多的神经保护作用,用DHA疗法可以阻止由IL1β炎症细胞因子引起的神经形成减少。

EPA和DHA的功能存储在细胞膜上,换句话说,ω-3 PUFAs通常储存在细胞膜中,是膜复合体的基本结构成分。在炎症或应激刺激的情况下,ω-3 PUFAs可以改变表面受体的表达,调节膜基细胞反应。LOX、CYP450羟化酶和环氧酶脂质介质是EPA或DHA存在的情况下,通过IL1β、IL6或IFN-α炎症细胞因子刺激下产生的,但在单独使用EPA或DHA预处理过程中不产生。

总之,研究证实并扩展了关于EPA和DHA的抗抑郁、抗炎和神经保护能力的证据,并确定LOX衍生的5-HEPE和4-HDHA以及CYP450衍生的18-HEPE、20-HDHA、17(18)-EpETE和19(20)-EpDPA是ω-3 PUFAs效应的媒介,进一步证实这些代谢物在接受EPA或DHA治疗抑郁症患者血浆中增加(同时抑郁症状得到改善)。

本研究中使用的EPA和DHA水平很可能是饮食消耗的鱼类(ω-3 PUFA的丰富来源)无法达到的浓度,需要治疗性补充剂补充。

原文出处: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0-021-01160-8

2021-07-29 10:10:57浏览7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琴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尖锐湿疣用什么药物治疗
尖锐湿疣由HPV感染引起,治疗药物主要包括咪喹莫特乳膏、人干扰素α2b凝胶、氟尿嘧啶乳膏等,但药物均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1、咪喹莫特乳膏:该药物是常用的外用抗病毒药物。其通过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等细胞因子,激活免疫细胞,增强机体对HPV的免疫应答,从而抑制病毒复制,促进疣体消退。使用时将其涂抹于疣体表面,可促使疣体逐渐变小、脱落,对较小、数量较少的尖锐湿疣有较好疗效。2、人干扰素α2b凝胶:其能激活细胞内抗病毒蛋白基因,产生抗病毒蛋白,抑制HPV病毒复制,同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免疫细胞对感染HPV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局部涂抹于疣体及周围皮肤,有助于清除病毒,减少复发风险,尤其适用于疣体较小或不宜采用物理治疗的部位。3、氟尿嘧啶乳膏:其可干扰病毒DNA合成,抑制HPV病毒增殖,从而达到治疗尖锐湿疣的目的。将其涂抹于疣体表面,可促使疣体萎缩、脱落,但该药物可能会引起局部皮肤刺激、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谨慎。对于尖锐湿疣患者,日常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疣体,防止疣体破损、出血及感染扩散。患者的内衣、毛巾等个人用品应单独清洗、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防止交叉感染。尖锐湿疣易复发,治疗后需定期复查,若出现疣体再次长出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随意用药。
刘琴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三甲
尖锐湿疣用什么药物治疗
尖锐湿疣是由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鬼臼毒素酊、咪喹莫特乳膏、人干扰素α2b凝胶、氟尿嘧啶乳膏等。需注意,药物均需遵医嘱使用。1、鬼臼毒素酊:该药物能抑制被HPV感染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导致疣体组织坏死、脱落。将鬼臼毒素酊涂抹于疣体表面,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促使疣体逐渐消退。但使用时需注意避免接触正常皮肤黏膜,以免引起刺激。2、咪喹莫特乳膏:咪喹莫特乳膏属于免疫调节剂。其可在用药局部诱导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如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通过调节局部免疫功能,激活免疫细胞,增强机体对HPV感染细胞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辅助治疗尖锐湿疣的目的。3、人干扰素α2b凝胶:虽然目前没有特效的抗HPV病毒药物,但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可辅助治疗尖锐湿疣。其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膜受体结合,激活细胞内抗病毒蛋白基因,合成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发挥抗病毒作用。4、氟尿嘧啶乳膏:氟尿嘧啶乳膏能干扰DNA和RNA的合成,对HPV感染的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涂抹于疣体部位,可使疣体组织的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进而促使疣体萎缩、脱落。不过,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皮肤刺激症状,如红斑、糜烂等。对于尖锐湿疣患者,应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疣体破损继发细菌感染,加重病情。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防止病毒传播给他人,同时也可减少自身疣体因摩擦而加重的风险。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内裤要单独清洗并消毒。若尖锐湿疣症状持续不缓解、疣体增多或出现新的疣体,应及时就医。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男性湿锐尖疣用什么药物治疗
湿锐尖疣应该是指尖锐湿疣,男性尖锐湿疣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鬼臼毒素酊、咪喹莫特乳膏、氟尿嘧啶乳膏等。男性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主要出现在生殖器部位和肛门部位,积极治疗有助于控制疾病症状的进一步发展。1、鬼臼毒素酊:鬼臼毒素酊是一种中药外用制剂,主要成分为鬼臼毒素。该药物具有抗病毒作用,能够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有效治疗尖锐湿疣。鬼臼毒素酊通过腐蚀疣体组织,使其坏死脱落,达到去除疣体的目的。适用于皮损较小、数量较少的尖锐湿疣患者。然而,鬼臼毒素酊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时需注意保护周边正常皮肤组织,避免引起红肿、糜烂等不良反应。2、咪喹莫特乳膏:咪喹莫特乳膏通过诱导局部细胞因子的产生,调节局部炎症反应,进而达到抗病毒的作用。咪喹莫特乳膏对柔软、非角质化的疣体具有良好的疗效,具有局部反应轻、疗效好、复发率低等优点。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3、氟尿嘧啶乳膏:氟尿嘧啶乳膏是一种化疗药物,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其能够通过抑制病毒DNA的合成,阻止病毒的复制和传播,从而有效治疗尖锐湿疣。氟尿嘧啶乳膏适用于皮损较大、分布较广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然而,该药物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时需注意保护周边正常皮肤组织,避免引起皮肤破溃等不良反应。对于男性尖锐湿疣的药物治疗,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和使用。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疣体的大小、数量、位置以及个人体质等因素综合考虑。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贴身衣物,每日用温水冲洗外阴,避免性生活等,以防止疾病传播和复发。同时,药物治疗可能伴随一定的不良反应,患者应注意观察并及时就医处理。此外,对于较大的皮损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联合物理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肺部小结节用什么药物治疗
肺部小结节的治疗需根据其病因选择相应药物,常见可使用抗生素、抗结核药物、糖皮质激素等。但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1、抗生素:若肺部小结节由细菌感染引起,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头孢克肟,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能有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目的。左氧氟沙星作为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对包括肺炎克雷伯菌等多种引起肺部感染的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2、抗结核药物:当肺部小结节为肺结核所致时,需使用抗结核药物。异烟肼是一线抗结核药物,能抑制结核菌细胞壁分枝菌酸的合成,从而杀灭结核菌。利福平可抑制结核菌RNA聚合酶活性,阻碍结核菌RNA合成,与异烟肼联合使用,对结核菌有强大的杀灭作用,是治疗肺结核的常用组合。3、糖皮质激素:对于一些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结节病等引起的肺部小结节,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是常用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免疫抑制作用,能减轻炎症反应,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肺部的沉积,从而缓解肺部小结节相关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对于发现肺部小结节的情况,建议定期进行胸部CT复查,动态观察小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等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进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及其他有害气体和颗粒,减少对肺部的刺激。若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热等不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评估,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