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常识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心理常识

抑郁症也是病,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抑郁?

举报/反馈
2020-12-04 09:22:2439健康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被发现抑郁症,而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案件也随着越来愈多,以至于抑郁症问题已经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

2003年4月1日,香港影坛著名人物张国荣在酒店的24楼终身一跃,结束了其精彩的一生。后经自杀原因曝光,得知原来是抑郁症害了他。

这抑郁症到底有多恐怖?让那么多的人死于其中,让小艾带着大家科普这个万恶的疾病。

抑郁症病发率有多高?

近年来,“抑郁症”越来越多地出现了社交媒体上。尤其是明星因抑郁症自杀的报道,每次都会掀起一次狂潮。

抑郁症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识别率、就诊率、治愈率低等特点。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3.5亿名,每年有近80万人因抑郁症自杀死亡。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抑郁症患者人数超过9000万人,比10年前增加了18%。

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的就诊率只有8.7%。这意味着,有9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没有得到有效诊断和治疗,甚至有很多人,出现了相关的症状,但是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是抑郁症,耽误了治疗。

“抑郁症就是不开心。”

“抑郁症都是作出来的。”

“抑郁症没什么大不了,调整一下心情就好。”

如果你是这么认为的,那很有可能对抑郁症没有正确的了解。那么,抑郁症有哪些常见的症状呢?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诊断标准,当出现以下5个或以上的症状时,就可以诊断抑郁症了:

需要注意的是,抑郁症不是精神病,而是一种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症,基本表现是心情显著而持久的忧伤,同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异常。因此,当发觉自己出现以上多种异常时,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寻求帮助。

背后4个病因,值得人深思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有人说是因为想太多,有人说是因为太敏感,有人说就是闲出来的……实际上,抑郁症不但与性格有关,与遗传、环境、生物化学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

性格因素:研究表明,自卑、悲观、敏感、偏执等性格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这些性格的人一般都不善表达,把压力和负面情绪长期积压在心里,长期以往就会陷入严重的焦虑和绝望中。

遗传因素:抑郁症虽然不是遗传病,但是父母是抑郁症患者的人,抑郁症的风险要比正常人高10%-13%。还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亲属患病率比普通家庭高10-30倍,而且血缘关系越亲近,患病率越高。

环境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对自身心理健康发展不利的家庭和环境因素,比如失去亲人、失恋、失业、人际关系紧张的那个,负面情绪得不到缓解,很容易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生物化学因素:研究表明,脑内生化物质的紊乱是抑郁症的病因之一。睡眠障碍、服用含有激素的药物等,会导致脑内多种神经递质紊乱,改变情绪,引发抑郁症。

如何应对抑郁症

人是情感动物,有时候精神上难免会出现问题,需要调整。因此,得了抑郁症不要感到羞耻,更不要轻视,正确的做法是正视抑郁症,积极进行治疗。

一是药物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主要为抗抑郁药治疗,常见的抗抑郁药物有氟西汀、文拉法辛、丙米嗪、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物主要作用于大脑的神经递质,达到调节情绪的目的。需要注意一点,抗抑郁药应高至少持续应用6个月,以防止抑郁症复发。

二是心理疗法,心理疗法是抑郁症治疗的“必选项”,通过宣泄不良情绪、分析问题、解决应激障碍、纠正不良认知、修复潜意识创伤等,帮助抑郁症患者回归社会,恢复社会功能。

三是运动疗法,适当进行跑步、跳绳、健身操等运动,可以释放β-内啡肽的脑化学物质,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让人感到镇静,同时,运动还可以转移注意力,减轻疲乏感。

四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少吃油炸食物和甜食、避免熬夜、劳逸结合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生活自信心。

你是抑郁症患者?

“我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与人交往,是抑郁症的表现吗?”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抑郁症的了解不够,导致情绪一低落就怀疑自己是抑郁症,或者即使症状已经很严重了,但是却意识不到自己患了抑郁症。通过下面的抑郁症自测表,看一看自己有没有患上抑郁症吧!

量表总分 0~27分,其中0~4分为没有抑郁,5~9 分为轻度抑郁,10~14 分为中度抑郁,15~19 分为中重度抑郁,20~27 分为重度抑郁。

最后,提醒一下,抑郁症自测表只是作为一个参考。是否患了抑郁症,还要去正规的医院由专业的医生诊断。

[1]《你得过抑郁症也未必了解抑郁症》 .新京报 .20160-09-19

[2]《是什么制约抑郁症患者回归社会?》.经济日报.2020-10-25

[3]《抑郁症≠心情不好,华西专家详解抑郁症自测量表(附表单)》.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019-12-2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推荐专家
查看更多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