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职场流言伤害三类人群

  据近日的香港《文汇报》报道,荷兰人力资源公司兰德斯特德对美国2429名员工进行了一项网上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认为职场中的流言蜚语最让人无法容忍。相信国内上班族厌恶流言的程度决不比美国人差,但职场上的流言却一天也没有停止。究竟哪些人更容易成为流言的牺牲品?他们在性格上又有哪些共同的弱点呢?

  人格不独立。小张到舅舅的公司做事,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但同事们经常有意无意地说“人家上面有人,还能做不好?”听到这些冷嘲热讽,小张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不久就辞职了。

职场流言伤害三类人群


  人格不独立的人很容易被流言伤害,他们不曾真正正视过自己,几乎所有的自我评价都是以别人的评价为参考。他们总认为“别人说我行,我就行;别人说我不行,我就不行”。如果他们将流言当成同事的公论,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有的人甚至自暴自弃。

  “公主情结”和“王子病”。孙琳从小到大始终一帆风顺。在单位,无论什么工作她都要求自己做得最好。但领导最近布置了一项任务,让她办砸了。这让爱嚼舌根的同事们找到了机会,开始散布“美女无大脑”的言论。这让她苦恼不已。

  其实,孙琳的困惑部分来自于所谓的“公主情结”——从来一帆风顺让她凡事都要求尽善尽美。一旦遭到挫折,她在心里已经先把自己骂个半死,再加上别人冷嘲热讽,挫折感更加强烈。

  有野心的人。李先生把升迁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方方面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因为是大学同学,他和李红走得很近。没过多久,人们就传说他们在搞婚外情。这让李先生寝食难安。

  有野心的人往往烦恼也多。这是因为他们总想在人前树立正面的形象,容不得一点负面的看法。假使遭遇流言,他们就会夸大流言的力量,认为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

  诗人郭小川说得好:“对恶意的诽谤,只能使人腰杆挺拔、头脑清醒。”这会给那些为流言所困的人提供一些启示:如果明知对方心怀不轨,就更应该行得正、做得直。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另外,有些流言可能是无意的,这就需要你保持清醒。正好借此时机反省自己,如果的确是因为自己给别人造成了不好的印象,就要快快地改正,流言也就会随之消失。

(实习编辑:林翠坤)

2009-04-08 00:02:00浏览4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