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抽样调查3.5%中小学生患强迫症

  著名心理专家詹春云对广佛地区学生抽样调查发现3.5%中小学生患强迫症。

  一名小学生看书看到“呼吸困难”几个字,突发奇想,自己会不会出现这个问题?该名学生突然感觉到害怕,开始注意自己的呼吸,竟发展到晚上不敢睡觉,怕睡着了忘记呼吸会死掉。这是著名心理专家詹春云昨天对外公布的其中一例强迫症个案。

  詹春云称,他对广佛地区学生抽样调查发现,3.5%的中小学生患有强迫症。

  对于这例“看书看出强迫症”的个案,从事了十多年免费心理咨询工作、积累了大量个案和经验的詹春云副主任医师解释,小孩越害怕呼吸就越不顺畅,越不顺畅就越注意呼吸,形成了“恶性循环”。詹春云将这种“恶性循环”称之为强迫思维,并起了个形象的名字――“心魔”病毒。詹春云称,这种强迫思维就像电脑程序病毒,不停在复制,最终涨满人的整个思维空间,占据整个大脑,使大脑思维瘫痪,行为强迫。

  据介绍,强迫症状表现很多,有人反复检查门锁锁上了没有,检查煤气关了没有,有人反复洗手、冲凉,明知没有必要、毫无意义,但就是不能自制……这些症状只要持续三个月以上,就会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造成痛苦,强迫症的诊断也就可成立。强迫症可致精神残疾,三年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能力鉴定开始将强迫症纳入了精神残疾的评定范围。

  詹春云称,强迫症在整个人群中的终身患病率为2.5%,而中小学生中比率偏高。据其去年以来对广州和佛山地区上千名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患病率高达3.5%。中小学生发病率高,主要同年龄和教育环境有关,学习压力过大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如何治疗强迫症,据悉,目前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心理治疗三种途径。

(责任编辑:蒋辉)

2008-12-31 06:07:00浏览86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婚前怀孕最好处理方法是什么
一般没有婚前怀孕最好的处理方法这一说法。如果女性在婚前意外怀孕了,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继续妊娠还是终止妊娠。 1、继续妊娠 如果夫妻双方已经做好要宝宝的准备,并且身体素质比较好,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则可以考虑继续妊娠。建议孕妇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2、终止妊娠 若夫妻双方还没有准备好要宝宝,或者出现了先兆流产、宫外孕等情况,则需要及时终止妊娠。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流产、人工流产等方式来结束妊娠。 3、药物流产 药物流产是指用米非司酮片加米索前列醇药物口服终止早孕。一般适用于妊娠小于49天、年龄小于40岁、确诊为正常宫内妊娠者。常用的药物有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等。 4、人工流产 人工流产是通过负压吸引术将胚胎组织吸出体外的一种手术方式。通常适用于妊娠10周以内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者。 5、引产 引产是指妊娠12周后,因母体或胎儿方面的原因,须用人工方法诱发子宫收缩而结束妊娠。常见的方法包括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引产、前列腺素制剂引产等。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李则挚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结婚前整夜失眠怎么回事,怎么办
结婚前可能会有整夜失眠的情况,多考虑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等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神经衰弱、气血不足等原因导致的。1、精神压力过大由于结婚前可能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失眠。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散步,有助于排解压力,改善失眠的情况。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艾司唑仑、地西泮等药物进行治疗。2、作息不规律如果在结婚前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从而引起失眠的情况。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失眠的情况。3、饮食不当如果患者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可能会刺激大脑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失眠的情况。建议患者在睡前避免饮用刺激性饮品,可以适当饮用温牛奶,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4、神经衰弱神经衰弱通常与长期紧张、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患者一般会表现为乏力、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盐酸帕罗西汀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5、气血不足气血不足主要是由于先天体质虚弱、饮食不节、情绪波动大等因素引起的。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八珍颗粒、归脾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进行改善。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