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频繁考试让孩子智商下降

  现代少年儿童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他们的聪明劲儿却在逐渐消失。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27日报道,一项最新的英国研究发现,该国14岁少年的“高层次思考”能力,只抵得上1976年时12岁者的水平。负责领导这项研究的伦敦英王学院应用心理学教授迈克尔·谢耶表示,高层次思考能力的倒退说明了智力的下降;这与电视和电脑游戏的普及以及学校频繁考试有关。

  这项研究共观察了800名十三四岁的少年,主要评估了他们对容积、密度、数量和重量等抽象科学概念的理解能力。而这种理解能力对学习数学、语言和历史都非常重要。随后,研究人员将他们的成绩与1976年的一项同类测试作比较。结果显示,只有约1/10的人拥有这种思考能力,而1976年的比率为1/4。

  “智力下降主要发生在过去10—15年间。”谢耶表示,引入国家课程标准测试以及相关的目标,可能是令智力倒退现象加快的因素,因为这使学校教学重点变成了应试教育,开发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教学时间相应减少了。

  同时,青少年娱乐活动时间的减少,也是其智力下降的原因之一。看电视是一个被动收看的过程,少年儿童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思考的时间;而电脑游戏已经取代了旧时玩耍的小玩意儿,尤其是对男孩子而言,这也让他们的思维日趋狭窄。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教授雷雳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知识是有系列性、前后基础的,只有知道、掌握以前的内容,才能看懂后面的。而网络具有跳跃性,它不像上学、阅读书籍那样,点击某个链接,就可能跳出原有的知识序列,这样未必利于学习和培养思考能力。

  此外,父母主动为他做决定。这样,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惰性,觉得什么东西都是别人决定好的,不用自己思考,这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生活能力非常不利。

(实习编辑:邓碧琴)

2008-12-31 00:30:00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谭金凤主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婚前怀孕最好处理方法是什么
一般没有婚前怀孕最好的处理方法这一说法。如果女性在婚前意外怀孕了,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继续妊娠还是终止妊娠。 1、继续妊娠 如果夫妻双方已经做好要宝宝的准备,并且身体素质比较好,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则可以考虑继续妊娠。建议孕妇定期到医院进行产检,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2、终止妊娠 若夫妻双方还没有准备好要宝宝,或者出现了先兆流产、宫外孕等情况,则需要及时终止妊娠。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流产、人工流产等方式来结束妊娠。 3、药物流产 药物流产是指用米非司酮片加米索前列醇药物口服终止早孕。一般适用于妊娠小于49天、年龄小于40岁、确诊为正常宫内妊娠者。常用的药物有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等。 4、人工流产 人工流产是通过负压吸引术将胚胎组织吸出体外的一种手术方式。通常适用于妊娠10周以内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者。 5、引产 引产是指妊娠12周后,因母体或胎儿方面的原因,须用人工方法诱发子宫收缩而结束妊娠。常见的方法包括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引产、前列腺素制剂引产等。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营养物质丰富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若期间出现明显不适,还需及时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李则挚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结婚前整夜失眠怎么回事,怎么办
结婚前可能会有整夜失眠的情况,多考虑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等原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饮食不当、神经衰弱、气血不足等原因导致的。1、精神压力过大由于结婚前可能会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失眠。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散步,有助于排解压力,改善失眠的情况。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艾司唑仑、地西泮等药物进行治疗。2、作息不规律如果在结婚前经常熬夜,作息不规律,可能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紊乱,从而引起失眠的情况。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也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失眠的情况。3、饮食不当如果患者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可能会刺激大脑神经兴奋,从而引起失眠的情况。建议患者在睡前避免饮用刺激性饮品,可以适当饮用温牛奶,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4、神经衰弱神经衰弱通常与长期紧张、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患者一般会表现为乏力、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盐酸帕罗西汀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5、气血不足气血不足主要是由于先天体质虚弱、饮食不节、情绪波动大等因素引起的。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八珍颗粒、归脾丸等中成药进行调理。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拔罐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进行改善。如果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