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培养一个有灵性的孩子

  一、模式教育,让优等生成了问题生

  有这样一个女孩子,读小学时,老师在上面讲课,她在下面玩,为了这个,不知道被老师轰出教室多少回。可她倒好,老师把她轰出教室,她就正好看蚂蚁打仗。

  别人问她为什么不听讲,她说:“咳,老师讲的那点东西,有的我一看书就会了,有的上课听听就会了,可老师呢?反反复复地讲呀,反反复复地练呀,烦着呢!”她当时被老师认为是问题学生

  可就是这个问题学生,从北京八中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后,远赴美国读本科,一年后又因突出的成绩脱颖而出。在全美的一个化学竞赛中名列前茅。大学毕业,有7、8所知名大学发来邀请函。最后,她选择了麻省理工学院读研究生。

  这个事例反映了当前学校传统教育的弊端。传统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模式教育,他们忽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用同样的教材,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用同样的试卷。这样就必然导致优等生吃不饱。硬逼着孩子反反复复地讲,反反复复地练,只让孩子觉得别扭而厌学,使孩子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消失殆尽,失去孩子原有的灵性,能够培养出一个高分低能的学习机器都算是不错的了。

  这个女孩很幸运地进入了北京八中少年班,该学校以善于培养智力超常的儿童着称,学习环境宽松,能发挥孩子们的个性优势,使这个问题学生成为了优等生。

  二、宽松环境,发挥孩子个性优势

  北京八中还有一个男孩,读小学时不爱做作业,他的道理是:“作业不就是让我们练习嘛,我懂了,为什么还要做?” 她妈妈先去找老师商量,孩子都会了是不是可以不做,老师没有同意。后来妈妈就模仿儿子的字体天天帮着他做作业。妈妈认为:重复劳动会把孩子的创造性磨灭了。据说就是这个孩子让少儿班的老师定了条“规矩”:通过老师测试的孩子,可以不用做作业。

  更有意味的是:这个男孩有个小表哥,小时候和他的智力差不多。小哥俩曾比过看谁爬墙的办法多,结果是不分伯仲。可是表哥在做作业时常因为错写了一个字就被罚写100遍。到后来,他的精力被这种惩罚罚没了。

  练习并不是越多越好的,题海战术也许短期内会使孩子得到高分,却会加重孩子的负担。孩子作业的量以应以掌握知识为目的,适当地复习以加深印象。由于学校布置的作业是以大多数同学为标准的,因此,在孩子已掌握了知识的前提下,可充许孩子不做作业。不要逼迫孩子去做那些简单重复的题目,那样会将孩子的学习优势当成缺陷而磨掉,导致孩子的厌学情绪。少做点题目可让孩子把重点放在培养学习能力上,孩子的后劲将是很大的。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平和的心态,不要把分数看着唯一。

  三、期望过高,让孩子苦不堪言

  扬扬成绩很一般,但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便想法让孩子进了名牌中学。这个学校都是各个小学的尖子,每年升入重点高中的学生都在95%以上。初中三年,扬扬承包了所有的全校倒数第一名,最终还是没有考取理想的高中,又留下来复读。

  像扬扬这种情况大家可以想象得到他在学校的处境。进入重点学校或重点班能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固然有它的好处,但如果长期让孩子处于那种的差距很大的学习环境中,容易让孩子丧失信心。像扬扬这样的孩子如果到的是普通中学,就不会有这种烦恼了。

  有一位网名叫苦心的人,他说:“孩子进入中学后,每天做作业要到晚上22:30或23:00左右,周末的时间也全用上了,可还是完不成作业。经常出现前课的单词未记完、以前的数学内容未掌握的情况。每晚搞得太晚,疲惫不堪,又影响了新的课程的消化。”我说:“如果他实在完不成作业,就暂时和老师联系一下,少做几题,集中精力把题目真正弄懂。”还有人劝他离开这个学校。可他觉得,这就说明他失败了,心里难于接受。

  有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愿正视自己孩子的差距,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只能把孩子弄得疲惫不堪。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要让孩子跳起来能摘到桃子。像这位网友的孩子,应该把学习目标定在掌握基本概念上,让孩子先做相对简单点的题目,如练习册上的A类题目,在数量上也可少一点,把题目真正弄懂。其实基本概念就在A类题目中反映出来,做题目关键在于弄懂而不在于多,考试时基本概念题占有相当的份量。惟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前进。

  四、因势利导,让孩子享受学习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因为成长环境以及自身的原因,不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风格也会不同,这就要求我们有灵活的教育机智,因势利导。这样,孩子才会处于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享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要充许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有的学生喜欢通过讨论强化自己知识,也有的学生喜欢静静地独自思考。对前者我们应尽量营造一个讨论的氛围,而对后者,我们就应给他们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还有的孩子喜欢通过构词法来帮助记忆英语单词,而有的同学则善于通过阅读来增加词汇量。对前者我们可给孩子提供有关构词法的书籍,对后者则须提供一些水平相当而又有趣味的英文阅读材料。有的孩子喜欢做摘抄,而有的孩子却习惯反复阅读所喜爱的文章,这都能达到提高写作水平的目的。所以对后者就不一定非得要求孩子去做摘抄,提供一些相应的课外书籍让孩子读同样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要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找准切入点,引导孩子。如有的喜欢追星,可通过给他们讲解明星们是如何成功的,以激发孩子积极上进之心;如对个性强,自制力也相应强点的孩子,可让他们自己制定相关规定,这样,孩子觉得受到了尊重,就比较能自觉地遵守了;而对于自控能力相应较弱,却喜欢“戴高帽”子,也相对比较听话的孩子,则可用表扬与惩罚相结合的方式,给予适度的监督,以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

  五、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能成材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奥托?瓦拉赫刚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道路。一个学期下来,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奥托?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于是,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兴趣,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敏锐,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得到的评语是:“非常遗憾:你在绘画艺术方面所表现的素质令人失望,将来恐怕难有造诣。”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大家都认为他成材无望时,化学老师却发现他做事一丝不苟、耐性专一,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应有素质,因此建议他改学化学。瓦拉赫改学化学后,潜能被激活了,最终获得了化学诺贝尔奖。

  成功专家罗宾曾说:“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作为家长,要有认清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和短处,挖掘孩子的潜能,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每个孩子都能成材。

(实习编辑:邓碧琴)

2008-10-10 00:20:00浏览18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肺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肺炎的早期症状通常有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建议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1、发热:发热是肺炎较为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多数患者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体温可能达到38℃甚至更高,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寒战。这是因为肺部受到病原体感染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被激活,释放出一些炎性介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引起发热。2、咳嗽:肺炎早期往往会出现咳嗽症状,可能是偶尔的轻咳,也可能是频繁剧烈的咳嗽。起初可能为干咳,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咳痰,痰液的性状也因感染病原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细菌性肺炎可能咳出黄色、绿色脓性痰,病毒性肺炎可能咳出白色黏液痰,肺炎支原体肺炎可能咳少量白色黏液痰或无痰。3、呼吸急促:由于肺部炎症影响了气体交换功能,患者在肺炎早期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的症状,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正常人安静时呼吸频率一般为12-20次/分钟,而肺炎患者可能会超过24次/分钟。尤其是在活动后,呼吸急促会更加明显,患者可能会感觉呼吸费力、气短。这是因为肺部的炎症导致肺泡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氧气不能有效地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也不能顺利排出,从而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在肺炎高发季节,患者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
郭兮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慢性肺炎最严重的后果
慢性肺炎可能导致肺功能受损、引发肺部结构改变、增加感染风险等严重后果。对于慢性肺炎患者,建议首先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按疗程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以确保炎症得到有效控制。1、肺功能受损:慢性肺炎长期存在会持续对肺组织造成损害,导致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逐渐下降。肺泡和细支气管受到炎症影响,其弹性和扩张能力降低,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患者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起初可能在剧烈活动后出现气促,随着病情发展,即使在安静状态下也会感到呼吸费力。2、肺部结构改变:炎症的反复刺激可使肺部组织发生重塑,导致肺纤维化。正常的肺组织被纤维结缔组织取代,肺的顺应性下降,变得僵硬,进一步影响肺的功能。还可能形成支气管扩张,由于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被破坏,支气管管腔出现不可逆的扩张和变形。这会导致痰液引流不畅,容易反复发生感染,形成恶性循环,增加治疗难度。3、增加感染风险:慢性肺炎使肺部的防御功能受损,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减弱,免疫细胞的功能也受到影响,导致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因此,患者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频繁发生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流感等,且感染后病情通常较重,恢复时间延长。同时,要注意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减少空气中的病原体和过敏原。另外,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胸部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等,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庄谊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哪3个征兆说明已有肺炎
通常情况下,当出现持续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征兆时可能提示肺炎,需引起重视。1、持续发热:多数肺炎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发热,体温常常可高达38℃甚至更高,且发热状态可能持续数天。这是因为肺部受到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侵袭后,免疫系统启动防御机制,释放致热物质,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从而导致发热。2、咳嗽咳痰:早期肺炎患者可能表现为刺激性干咳,之后随着病情进展,痰液会逐渐增多,且性质多样。细菌感染导致的肺炎,痰液可能呈黄色、绿色且较为黏稠,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常咳出大量黄色脓性痰;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痰液相对稀薄,可能为白色黏液状;而支原体肺炎的咳嗽较为剧烈,多为刺激性呛咳,可伴有少量白色黏痰。3、呼吸困难:当肺部炎症累及范围较广,影响气体交换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同时,可能伴有呼吸深度改变,如呼吸变浅,以及呼吸费力感,患者会不自觉地用力呼吸,甚至出现鼻翼扇动、吸气时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凹陷等表现。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导致肺泡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氧气进入血液受阻,二氧化碳排出不畅,身体为了满足氧气需求而引发的一系列代偿反应。如果出现上述疑似肺炎的征兆,应及时就医。就医时要详细告知医生症状出现的时间、特点、伴随症状等信息,方便医生诊断。确诊肺炎后,要严格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避免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若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症状,需随时复诊。
李慧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三甲
左肺大叶性肺炎严重吗
左肺大叶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因个体差异、病情进展及是否及时治疗而异,通常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但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左肺大叶性肺炎通常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病变累及肺部一个或多个大叶,表现为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和炎症反应。其临床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咳嗽、咳铁锈色痰、胸痛及呼吸困难等,病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左肺大叶性肺炎通常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肺部感染性疾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左肺大叶性肺炎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以抗生素为主,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曲松、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选择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原体及药敏试验结果确定,治疗期间需足疗程用药,避免过早停药导致复发。重症患者可能需住院治疗,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氧疗或机械通气支持。左肺大叶性肺炎的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症状出现后,患者应尽快就医,进行血常规、痰培养及影像学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及时启动治疗。治疗期间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多饮水以稀释痰液,促进排出。同时,患者应定期复查肺部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