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分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个案分析

“小大人”易出心理问题

举报/反馈
2008-10-07 00:10:0039健康网社区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长这样夸孩子:“真懂事,像个小大人似的。”的确,小大人式的孩子容易讨家长的喜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孩子容易在成长中出现心理问题。

  这是因为“小大人”一般都经过家长的严格管教,在他们心里从小就种下了“应该”懂事、“应该”像个大人的种子,于是在成长中过度去满足家长的心理需要,表现出懂事、听话、力求不犯错误的特点。但是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像大人,“小大人”是被要求成为大人,他们丧失了很多孩子犯错误的机会,丧失了像正常孩子一样玩耍的欢乐,也丧失了发展自我的能力。

  “小大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青春反抗期延迟到来。我们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有一个阶段会反抗父母的管教,这也是他们发展自己独立性、脱离父母羽翼、成为真正的大人的必经之路。而“小大人”因为过分听话、过分懂事,所以经常把对家长的不满压在心里,有时甚至意识不到这种不满情绪,对于这样的情况,家长往往会欣喜于孩子的懂事,却不知道这样的孩子其实是在压抑自己正常的心理发育,从而难以真正长大。

  很多“小大人”长大后才发现自己一直在满足父母的心理需要,于是对于残缺的童年有一种怀念和向往,其中有的人长大后表现出幼稚、喜欢当孩子的特点。

  怎样避免“小大人”出现心理问题呢?首先,给孩子玩耍的权利,与其要求他做多少道习题,不如让他在健康的游戏中成长。第二,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能从犯错误中获得一种自我教育。如果一犯错误就遭到惩罚,孩子容易形成胆小慎微的性格,不利于创造性的培养。第三,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要用民主的教育方式,鼓励孩子多向父母表达,父母也要多和孩子交流,如遇到矛盾,要意识到这种矛盾是正常的,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

(实习编辑:邓碧琴)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