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孩子为什么爱“搞破坏”?

  小宗的这种情形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儿童破坏性行为,孩子有这种的行为,父母大可不必紧张不安,我们不妨和儿童心理学家一起认识孩子的这种行为。用“破坏”来探索未知的世界三到五岁的孩子开始接触和认识外界的一切,对于自己遇到的东西,他会利用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偶尔也会摔一下的方法,来看看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

  如果您家的孩子正处在这个年龄段,就请把家里鹭的东西收藏好,给他一些安全的家用物品,或是买些耐摔的玩具,让他好好研究研究吧!这时,家长要慢慢引导孩子建立什么东西可以碰,什么东西不可以碰的概念。比如他可以玩一个小皮球、摆弄一个大水桶,但他不可以把笔记本电脑当玩具,不然会有大麻烦。同时,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一些组合式的玩具,鼓励他尝试组合不同的造型。为了避免发生意外,孩子手里的东西要少棱角且质量好。

  对策:让“好奇宝宝”当修理工如果孩子好奇地想知道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总想弄明白不停转动的大座钏里到底装了些什么?电视机里是否真有个会讲话的小人儿?那么,您修理家中物件的时候,不妨让他也来参与。您可以当着他的面拆卸家中废弃的物件,没有危险性的动手部分可以让“好奇宝宝”来操作。不要责备“笨拙”的探索者三到五岁的孩子,手脑的配合还不是很协调。他在四处碰触探索的过程中,会由于手脑配合的不协调而产生许多“危险动作”,例如一不小心就把桌子上的杯子打翻了,或是把玻璃瓶打破了。

  其实,他不是故意的,您应该更耐心些,您可以责怪他,但目的是让他懂得什么是危险。对策:让“闯祸宝宝”自己善后对孩子无心造成的过失,您可以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杯子打翻了,就让孩子用抹布擦干桌子,玻璃瓶打破了,让他帮您拿来扫帚和畚箕。让孩子善后要比严厉地责备他好,毕竟他不是故意的。孩子无法控制他的“蛮力”孩子对力量的使用也有一个尝试的过程,因为他还不了解应该用多大的气力去完成某件事,所以家里会出现抽屉被拉到地上,东西被摔坏等现象。这也是他的正常行为,是孩子在学习与外界相处的一种方式。

  总之,对孩子的这些行为,您应该做的不是惩罚,而是让他领会,哪些事他做了别人会称赞,哪些事他做了会造成伤害。从而让孩子了解普遍的社会规范,知道每个人做事的限度和应该遵守的法则。对策:和“野蛮宝宝”玩“温柔游戏”如果孩子拉抽屉的力气用大了,不妨再让他慢慢地轻轻地拉一次。让孩子尝试从轻到重地使用他的力气也能使他学会如何控制好自己的力量,但这对周围环境的伤害却小多了。

  他用“破坏”来“抗议”如果您发现孩子有破坏性行为,就应该多留心他最近的动向。说不定他的“破坏”情绪的起因是您对他过于严厉。有时候,孩子外在的破坏行为也是他内心困扰的表现。也许孩子只是觉得孤单,也许他只想引起妈妈的注意。对策:和你的“抗议宝宝”谈一谈三到五岁的孩子有无穷的精力,孩子善于“破坏”的背后很可能藏着一颗渴望探索的心。您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特别是我们的独生子女,让他多和邻居家的同伴玩耍,节假日多去参加集体的游戏活动。爸爸妈妈不妨和孩子谈一谈,了解他最近有些什么烦恼,或是他有什么需要。

(实习编辑:邓碧琴)

2008-09-18 01:49:00浏览5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