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FAQ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
关注39减肥健康运动

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
首页 > 心理 > 成长FAQ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举报/反馈
2008-09-14 05:07:0039健康网社区

  这是一位母亲写来的信:“孩子出世以后,孩子的父亲就很少承担教育的责任。他总说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又说教育孩子是妈妈的事。请问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什么影响。”

  为人之母,对于任何一个女性来说,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兼之丈夫工作忙,你除了工作之外,孩子的“养”和“教”的任务又都落在了你一个人身上,为母、为师、为妻、为女,身兼数职的你,只怕是恨不能像孙悟空一样,一身化数身才好,个中辛苦,自是不言而喻。由你所提的问题来看,你不仅是一位贤妻良母式的女性,关注着孩子生理上的成长;还对现代的教育有着深刻的反思,以同样的热情关注着孩子的心理成长。

  母亲教育孩子在我国是很普遍的现象,这有着生理的、社会的和历史的原因。首先,从母亲十月怀胎、生产,到对孩子的哺乳,孩子就已经注定无法与母亲分开。同时,历尽艰苦的母亲也很难割舍这身上“掉下来的肉”,这样,从孩子一出生,养育的课题就顺理成章地落在母亲的身上,这种惯性一旦形成,很难改变。再加上女性所具有的天生的母性特点――慈爱、体贴、善解人意、敏感细致、重视家庭,和为孩子所承担的那份责任感等,都是母亲成为孩子的主要养育者的原因。其次,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女性在产后会休产假,主要精力也就都集中在照管孩子身上。再者,人类的历史是由“男耕女织”逐步发展过来的,这种格局本身就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模式,更进一步形成了母亲承担主要教育责任的格局。

  那么,父亲对孩子教育的课题主要是什么呢?

  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如何教育、怎样教育,都要根据孩子发展的不同时期来确定不同的教育方式。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其实父母双方都有责任,但从少年期开始,同性父母就越显示出更大的作用,也可以说,母亲是女儿教育的主角,男孩教育的主角则是父亲,而对方则应做好配角。像您的女儿已经经过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进入了少年期(6~11岁),您已经进入了不仅是“养”,而且是“教”的主角生涯。

  要想解答您的问题,首先要了解少年是什么样的特点,才能对症下药。少年是一些刚从幼儿园离开进入小学学习的大孩子,他们从无忧无虑的玩乐生活逐渐转入严肃的学习、劳动,是初步的工作的开始。他们既能完成老师和父母布置的作业,又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这是通过勤勉来获得自信心的重要时期,但也是最容易在受挫时产生自卑的年龄。所以,他们稚气已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蓄积着磅礴的力量,准备迎接青春风暴的来临,所以,从表面上看,他们会呈现出相对平稳的状态。此时期的在性别教育方面的主要特点是――对同性父母的模仿学习和对异性的排斥。

  在家庭中,少年时期的孩子,都开始与异性父母疏远,与同性的父母接近。他们开始努力模仿同性父母的行为,男孩会喜欢跟父亲一起做一些具有男性特征的活动,如打球、游泳、爬山,喜欢使用锤子、改锥等工具研究如何修理家中的小电器等物品;女孩则开始喜欢跟母亲做些女性特征的活动,如买菜、购物、打扮,喜欢使用针线做些小手工等。所以,此期的孩子更多的是要完成自我的性别认同的工作,特别需要同性父母的榜样作用。

  在学校里,像在家中一样,一心一意地和同性的朋友进行交往、共同谈论着他们喜欢的话题。到10~11岁时,对异性伙伴好像不仅不感兴趣,还会有些排斥的表现。例如:男孩会故意捣乱,把毛毛虫放进女生的脖子里,以女生的尖叫、逃跑和恐惧为乐。其实,这也可以视为孩子以不成熟的方式接近异性的方法,到了青春期后,就会意识到这种方法行不通,而转用表现自己对异性的喜爱、保护、关心的方法了。

  教育中要注意的事项:

  1、注意孩子的发展要与性别匹配

  如果小学阶段的孩子,还不懂得“男女授受不亲”,还去跟异性的孩子一起玩幼儿园时期所玩的游戏,例如,男孩跟女孩学穿裙子,扮模特,女孩像男孩一样上树、爬墙、掏鸟窝,倒要引起父母的关注,要以身作则做榜样,由同性的父母来教导孩子做些与他(她)的性别相符的事,父亲要带着男孩一起做些“男子汉”的事,打球、下棋、修理等;母亲要陪同女孩做些“小姑娘”喜欢的针线、手工、收拾屋子等。异性的父母反倒要主动稍与孩子疏远,与孩子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协助孩子性别的认同与成长。不过,有距离并不等于撒手不管,要做到进退得体,适时适度地给予孩子间接的指导,提供孩子失败后的安全港湾,使孩子在家庭里获得安慰和力量,投入新的实践中去。

  2、给予适合少年年龄的性教育

  要由同性的父母来针对少年的特点给予适当的性教育,在少年早期(6~9岁),可借助植物的花粉传播、动物的交配来平淡、含糊地说明两性的过程;少年后期(10~11岁)更要由同性的父母向同性的少年传授有关月经和梦遗的现象,或配合学校及视听教育手段来进行,避免惊慌失措的少年在同学面前出丑或陷入无知的恐惧中。

  由上可见,您在女儿的教育中确实还要承担主要教育者的责任,但是您的丈夫也应给您鼓励和支持。如果您感到孤掌难鸣,通常有以下几个问题和建议需要你考虑:

  3、您的教育观念从哪里来呢?

  每个人都是把自己家庭以往的教育作为模板,认为自己的家庭的教育是最好的,才教育出像自己一样优秀的人,所以,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自己受教育的经历强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也许您的父亲在您的教育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您要求丈夫也做到这一点;而您丈夫的经历可能是:“母亲的教育是最好的!”所以他认为教育孩子是母亲的事,他只要负责挣钱就行。其实,无论什么样的教育,不都能教育出成功的人吗?最不好的教育反倒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对的,而不停争吵、冷战的夫妻!因为孩子会以此为模仿的对象,也用争吵和冷战对待未来的妻子!

  4、您和您的丈夫夫妻关系如何?

  很多孩子的教育问题,实际上背后是父母的关系问题。夫妻不和,包括性的不和谐,会使“主外”的丈夫害怕回家,越发借工作之机逃避应有的责任;“主内”的妻子越是不辞劳苦、辛勤耕耘,得不到支持的怨气越是直冲云霄。与其两个人一起痛苦,连带影响孩子一起痛苦,还不如坐下来谈谈看问题出在哪儿?

  5、如果您的丈夫同意负责教育孩子的任务,您放心吗?

  女性的性格特点往往是比较任性,虽然口头上埋怨丈夫不关心孩子,但丈夫一旦插手,往往认为丈夫不懂教育;而男性多数有些大男子主义,懒得和女人一般见识,就当父亲从教育孩子的战斗中退却的时候,也正是母亲一意孤行的时候。不如跟丈夫换个位置想一想,为自己的执著叫停!

  6、接受现实,循序渐进地逐步改变

  前面讲了几点主要由女性教育孩子的原因,这是个从大文化就认同的观点,另外,男性的价值感来源于工作,女性则来源于家庭和孩子的教育、教养,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要接受这种巧妙的安排,并能在自己家里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渐使丈夫配合自己的教育,达到协调、平衡。

  7、站在客观的角度看问题,发现丈夫的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观点,孰是孰非,很难判断。但母亲的视角和父亲的视角往往是很不同的,母亲离孩子较近,对孩子比较了解,对细节的关注多,情感上太亲密,容易失去客观性,所以对整体的把握少;父亲则恰好相反,离孩子较远,对孩子了解少,对细节的关注少,情感投入不多,不易放弃客观判断,所以对整体的把握多。因此,细节问题应该多听母亲意见,大方向上则父亲的往往比较正确,因为他可能不易像母亲那样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错误。

  8、放下自我,寻求外部支持

  因为上述种种和丈夫的情感冲突一时很难解决,问题长期不解决,会不利孩子的身心成长,可以把自己孩子的问题向亲朋好友谈谈,广泛征求意见,不过,“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要注意了解自己的孩子的特点,做出教育上的适度调整,切不可单纯模仿他人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方便和亲友谈时,也可以向老师和儿童心理专家咨询,有利于改变自己的旧观念,所谓“旁观者清”吗!

  最后,孩子的教育有问题的家长留个作业,每周一、三、五花1个小时和丈夫为孩子的问题争吵、冷战,二、四、六花1个小时和丈夫冷静地谈判、沟通,会有助于你们自行解决问题。

  祝愿您的孩子教育成功!并祝家庭幸福!

(责任编辑:蒋辉)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快速通道
相关推荐39精品39热文
自测
查看全部
健康资讯推荐
推荐医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