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女性管理者是纸老虎还是铁打蝴蝶

  卡莉·费奥瑞纳从云梯上掉落。

  康多莉扎·赖斯飞了起来。

  同样是属于鹰派的两位世界级别的女性顶级管理人,命运在2005年初春发生了截然不同的走向———任何摇晃的开始都有可能是一种新运动的起源。这是一个有趣的现实开始往我们头脑中扔飞镖,我们得沉下来,理清一些东西。但一个非常坚实的观念是,现在下什么结论都显得为时太早。

  在过分轻薄的乐观者和别有用心的媒体主义营造的蓝图上,女性管理走在红地毯的康庄大道上,甚至连想飞就可以立马起飞的条件都成熟。总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资讯平台的共享,加上新观念的确立,从根本上使得从体力竞争的劣势中摆脱出来,女性生存以男人为中心的传统方式被瓦解———一个融容貌、才智、财富和成功为一体的新形象“她”,正在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因素。还有那个可爱的人类学家海伦·费希在她的著作《第一性:女性的天赋及她们如何改变世界》中认为:女性是21世纪的“第一性”。女性除了生育外,愉悦、人际关系、自由、欢快、享受的平台建立起来。美好的前景是,女性管理者取得锋芒毕露的成就,是为几百年来女性解放、当家做主写下了最恰当的注释。

  女性管理者被夹在某处

  一般而言,作为女性管理者对女性社会定位与女性职业生涯规划上,似乎是忽略的,或者是按照男性的标准套用的。

  按理说,女性的构成导致她对待他人的宽厚、仁慈要优于男性。事实上,女性高管的大量事例恰恰相反,对待他人甚至包括自己严厉到近乎苛刻的程度,完全忽略容错性,这是心态走偏的原因。事实上,一般进入管理层面的女性能力显然超越了常人,她的行为能力当然也相应地高,可惜她常常会以此为标准衡量一切———这是她作为女性的一个完美的梦———而在企业经营中,所谓“梦”只是那些精明男性管理者的循词,而不会信以为真。

  事业有成的女人常常被人叫作“女强人”,贴上“强力女性”标签,而这个称谓听上去意义复杂。一方面是赞扬她们的强悍,一方面又多多少少讽刺她们“缺少女人味”。这种称谓本身是可疑的,是男性占主导地位的世界的常规设置。

  可笑的是女性高管们很少去反思一点什么,就喜欢以此自居为荣(太善于沉浸在自我中,这些女性的通病自然延续到女性管理者身上),并且在日后的行为中(工作、生活及其他)强化标签的意义。甚至有一位知名的女性管理者,竟说自己可以把读哲学当作休息。

  女性管理生活的暴政

  失败的婚姻、看不清方向的未来、从小销售员做起、人过三十,这样的人能成为集权力、智慧、美貌、财富于一身的顶级经理人?她就是后来被誉为“全美最有权势的女人”,一年经营利润达35亿美元的卡莉。然后,2005年初,她依旧被自己的“手下”请下台,表面上原因归结为是因为铁娘子决策失误而遭受弹劾,其实,任何看起来合理的理由背后总带出一连串阴谋———这是政坛和商界的传统套餐———显然,张扬得就像奢侈品的卡莉是为自己的下课买单。

  已到50岁的美国国务卿赖斯内心深处一直期待着恋爱,然而过于成功的事业成了赖斯组建家庭的阻力。《莫斯科新闻》在赖斯刚出道时评价过,“男人们都不免奇怪:她应该忙于做饭和使她的爱慕者发疯,但她却能迅速地从口中蹦出导弹和坦克的数目以及多次首脑会谈的日期”。

  公平地看,所谓性别平等的今天,事实上不过是女人做家务之外还要上班,更可怕的是参与管理,或说工作之外还要持家,比以前还辛苦。因此,前面提到各类针对女性管理开设的研修班,很大程度上定位为女性魅力、健康生活的再造(包括许多媒体主题),是有道理的。

  当下,“强力女性”类的女性管理者已经形成如此面目:她在公司不苛言笑地对男性下属下达指令,办事雷厉风行;她独身,经常深更半夜就着烛光、抽着香烟与比自己年轻一轮的男人交谈,或理论、或思想;在一个雪花飞舞的晚上,她穿着半袖的棉衣、背着硕大的书包、甩着一头漂染的咖啡发型走在夜色之中……

  事实也是,女性管理者每取得的一点成绩几乎是以生活为代价的:高龄未婚或离婚,有人独身抚养孩子。她们还要面对来自同事、敌人、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偏见。

  有一种力量在顽强地支撑着她们向前,走向最大限度的成功。然后,另外一种结果也降临到她们身上,最后使她们的面目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一种硬性的轮廓渐现,原本那种柔美感消失了。就是那个知名美女惠普女总裁卡莉的脸,我仔细端详过好久,总发现过于坚硬。这是成为女性高管被打上的印记———这既是一种骄傲也是代价———试想,当一个女人卷入到为了争夺公司灵魂而角逐,这是一场何等消耗体力、脑力、心理、容颜与岁月的战争啊。显然,普通女性根本难以承受。

  管理是灰色的———从本质上是违背人性的。而生活却如此丰富(尽管显得杂乱),多姿多彩。在这一得到和失去的平衡游戏中,一个“强力女性”也许达到了所谓事业成功的野心,而野心正是思想的死亡(维特根斯坦语)。本应该是乏味的男人的产物,却让一个女性承受,生活因此充满了暴政。

  女性管理会成为新崛起的历史吗?

  一个正在管理岗位上的女性,如果套上了“强力女性”的面具,意味着她在自觉和不自觉中较劲,争取女性与男子在机会、责任、权利方面平等与公正的思想和行为。

  “强力女性”容易让人误解为就是一帮男性化的“女强人”,这是有其原因的。由于女性介入到传统上一直由男性掌舵的社会,自然付出更多,并不得不在行为举止上具有男子气概。无暇顾及家庭或生育,对丈夫也不再小鸟依人,和男人一样雷厉风行,也学会了彻夜不归。从本质上看,这样被定义为“女强人”是无辜的:为了生存而习得的是后天的性属文化,而这一切又掉落到了男权的圈套中。

  回到前面的问题上,结论是女性管理显然不会成为一种新崛起,事实摆在那里,女性管理尚未起步,只是一个点。是一场“盘点”中的陪衬———更像是山水画中那最后添上去的几笔。

(实习编辑:贺凤丽)

2008-08-25 05:20:00浏览4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