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研究表明:情绪失调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

  随着整个社会环境的竞争加剧,给青少年的情绪造成一定的紊乱和适应的无所适从外,学生的学习成绩,将来的择业就业环境则成为影响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情绪的主要原因。必须要改变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要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技能的传授。现在有的教材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结合起来。实际上,学生道德品质与心理健康素质是两回事。

  少年时期的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很有可能迁移到他的青年和中年时期。

  最近,对北京30多所学校、2万名中学生进行心理调查显示:有28%以上的人有心理问题,有中度心理问题的3.9%,而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0.1%。抑郁型精神障碍占有很大比例。

  (一)青少年生理心理特点

  青少年具有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征。

  中学时代,年龄段:十一、二岁到十七、八岁。(一亿人口)这一年龄段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和确立自己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时期,可塑性大,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易于接受外界影响但判断鉴别能力较弱。

  这正是一个人从儿童时代向成人的过渡阶段:

  ⑴、生理方面:生理变化突出,身体成长速度快,能量代谢频繁,性的萌发和成熟。

  ⑵、心理方面:最突出的是:生理年龄,生理机能未达到成年,但心理认为已经长大了,似乎什么都知道,都懂了。产生各种心理矛盾:①由儿童时代依附型向独立自主型转变,依附与独立自主的矛盾。②物质欲望的增长与家庭经济不能满足的矛盾。③对未来的认知与现实社会认知脱节的矛盾。④初入社会,社会活动能量与认知水平的矛盾。⑤性的试探与道德要求的矛盾。⑥学习文化知识的繁重负担与文娱爱好空间的矛盾。

  ⑶、自我意识方面。

  青少年生理、心理方面的变化,引起了少年心理上的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成人感和自我意识的分化。表现在认识上:是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分析自己;表现在情感上:则是自尊、自信、有责任感和义务感;表现在意志上:是自我监督、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认识自己,完善自己。产生了早日成为一名独立的社会成员的意愿和需要。在这个过程中的成人感,对自己往往估计过高,产生威望、独立和自主的需要;而成年人还是如以前一样表示这不行,那不懂,评价偏低。这常常容易使少年激动,不服,委屈,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青年自我意识的分化,使他在少年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把自我分成几种不同的我。如:回忆中的我,现实中的我,理想中的我,幻想中的我,空想中的我……以前充满浪漫主义、梦幻色彩的我,在现实中并没有出现、自己将脚踏实地的回到现实中时,失落感随之而来。苦恼、焦虑、忧愁、消极、空虚甚

(实习编辑:贺凤丽)

2008-08-25 05:56:00浏览5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青少年心慌手抖是什么原因
青少年心慌手抖多考虑是精神紧张、过度饥饿引起的,也可能是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心律失常等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1、精神紧张由于青少年学习压力比较大,可能会导致精神过度紧张,从而出现心跳加快、手抖等症状。因此建议青少年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可以通过听舒缓的音乐进行改善,也可以及时与家人朋友交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上述症状。2、过度饥饿如果青少年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长时间过度饥饿,可能会使体内血糖水平下降,从而出现心跳加快、手抖等症状。因此建议青少年要合理调整饮食习惯,适当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南瓜粥等,也可以适当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黄瓜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利于症状的改善。3、低血糖低血糖可能是由于青少年长期节食、使用降糖药物等原因导致血浆中葡萄糖水平下降,从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青少年可能会出现心悸、大汗、乏力等症状。建议青少年可以适当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进行缓解,必要时,建议青少年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溶液等进行治疗。4、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果青少年长期食用含碘量高的食物,可能会导致体内甲状腺素分泌过多,从而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大部分青少年会出现心跳加快、手抖、消瘦等症状。建议青少年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丙硫氧嘧啶片、甲巯咪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要注意避免吃含碘量高的食物。5、心律失常如果青少年经常熬夜、过度劳累,可能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从而诱发心律失常,出现心悸、头晕、出汗等症状。建议青少年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普萘洛尔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改善病情,能够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建议青少年要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此外,建议青少年还要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如果青少年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青少年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青少年心脏不舒服,心慌气短,胸闷是怎么回事
青少年出现心脏不舒服、心慌气短、胸闷,一般是刚进行完剧烈运动所导致,也不排除是情绪暴躁易怒、心律失常等因素所造成。需要及时明确病因,采取合适方法改善症状,以免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1、刚进行剧烈运动 青少年进行剧烈运动的过程中,人体内部基础代谢功能会出现大幅度加快现象,可能会影响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在青少年在跑步结束后,可能会有心脏跳动幅度较大、呼吸频率过快等症状。如果是剧烈运动造成属于正常情况,可以适当进行散步,调节体内新陈代谢,辅助改善以上症状。 2、情绪暴躁易怒 如果青少年人群经常处于情绪暴躁易怒的状态,可能会对自身神经递质传递产生影响,容易造成脑内神经递质传递紊乱,对心肌细胞产生刺激,出现心脏不适、呼吸不畅、脸色发红、前胸发闷等症状。建议多与朋友进行沟通交流,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辅助改善以上症状造成的影响。 3、心律失常 可能是未按时休息、经常食用辛辣油腻食物、进行心脏手术等因素影响,对青少年人群心肌细胞产生刺激,诱发心律失常,出现心脏跳动频率异常、四肢发软无力、胸口部位疼痛、突然昏厥等症状。假如患有上述疾病后,出现心脏跳动频率加快,可以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比索洛尔片等药物改善以上症状。用药治疗阶段不建议出现暴饮暴食等不良行为。 除此之外,以上症状发生也有可能与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在明确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青少年感觉心里特别空虚怎么回事,怎么办
青少年感觉心里特别空虚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因为精神紧张、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等原因所导致的,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正常现象 如果患者平时学习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精神紧张、焦虑,从而出现感觉心里特别空虚的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2、精神紧张 如果青少年长期精神过度紧张,可能会导致大脑过度疲劳,使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从而出现上述情况,还可能会伴有心慌、失眠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户外散步,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抑郁症 抑郁症通常是指抑郁障碍,可能与应激性生活事件、酗酒、滥用药物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心里特别空虚、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盐酸氟西汀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 4、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患者会出现难受、焦虑、坐立不安等症状,同时并伴有心慌、呼吸急促、出汗等,也可能引起上述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5、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通常是因为长期过度紧张或者精神压力过大所导致,患者会出现精神兴奋、脑力疲劳、情绪烦躁、易怒等症状,同时并伴有心里特别空虚、失眠、健忘等。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心理治疗,如人际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避免熬夜、酗酒、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以免加重症状。患者平时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散步等,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如果患者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青少年突然心跳加速胸闷气短
青少年突然心跳加速、胸闷气短,有可能是生理性因素导致,也可能是由心肌炎、高血压等疾病引起。 1、生理性因素 若青少年处于紧张、刺激、愤怒以及剧烈运动的情况下,可能会有突然心跳加速、胸闷气短的现象发生。其可能是交感神经兴奋所导致,一般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通过适当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充分休息后症状可缓解,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 2、心肌炎 心肌炎是指心肌发生炎症性病变而引起的一种心脏疾病,心肌炎可以诱发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等症状。当心肌炎发生时心肌细胞受损就会导致心脏功能下降,动脉血就不能及时有效的射到主动脉当中,从而引起肺淤血的发生,就可能会导致心跳加速、胸闷气短的症状。心肌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可适当增加维生素、蛋白质的摄入,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治疗上一般遵医嘱进行对症治疗,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干扰素等。若患者存在心力衰竭时,可选择氢氯噻嗪等利尿剂,缬沙坦等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3、高血压 青少年患者可由于血压升高、心脏压力负荷增加而诱发心肌缺血的现象,患者就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或心率加快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服用钙通道阻滞剂或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如硝苯地平、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此外,还可以服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等。患者在生活中应该养成每天监测血压的习惯,尽量选择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吸烟和饮酒,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