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我的孩子为啥有这么多“毛病”?

  案例:

  我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男孩的母亲,我的儿子最近逆反心理很强,我说的话他基本上就不听,要说孩子本身也不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我知道这与我的教育方法也有很大关系!

  他的问题如下:

  1:写字太慢,写作业一边写一边玩,一边写一边擦,这几天作业量是大些,可也不至于一写5,6个小时呀!

  2:做什么事情自己不主动,依赖心理太强,不会的不知道自己想办法,就在那等家长。

  3:他还有一个致命的毛病,就是听不进去别的人建议,自我感觉太好,爱出风头,老师的话还没说完,他就抢着回答,而且好多时候一个很简单的问题让他给复杂化,常常是老师问东他答西,老师说他不对,他还不服!

  4:一个错误犯了十次,改了十次,再做还是错!

  我的教育问题:

  1:方法单一,爱骂孩子!

  2:有时不太想孩子的想法,生气了什么都骂他!我每天骂完他很后悔,可第二天依旧!

  求您帮帮我吧,好多时候我都想跳楼了!急切地盼您指点迷津!

  案例分析

  孩子之所以出现目前情况的原因是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小学低年级是孩子形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家长应该在孩子升入小学后就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和学校生活习惯。这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显然,孩子目前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为:

  1、做作业没有时间观念,注意力不能集中,边学边玩,学习上没有效率。

  2、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学习上不爱动脑筋,懒惰,依靠他人。(孩子为什么遇到学习上不会的问题就等待家长来帮助,是否和我们家长平时的“及时”帮助有关,如果这样,孩子有这样的问题就不奇怪了)

  至于问问题,从家长的表述中还不能肯定就一定是个坏习惯,孩子敢问问题、爱问问题是好事,即使问的问题可能不靠谱,即使老师说他回答的不正确,但也体现了孩子探索知识的好奇心。家长这时应该鼓励孩子多问问题,即使孩子问的问题确实幼稚可笑,也只能引导,不能批评,以免打消孩子探索知识,探索世界的热情和好奇心。

  至于孩子犯了错误“屡教不改”,我认为要知道孩子都是犯什么样的错误“屡教不改”,是学习上的?生活中的?品德方面的?而且家长是不是也要自己想想,孩子错了为什么改不了?是孩子不想改?故意和家长作对?还是孩子就不知道正确的是什么样?应该怎么改?另外家长是否在孩子犯错误后给孩子示范了正确的改进方法和方式,如果家长只是批评孩子的错误,孩子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应该怎么改进,那么孩子的“屡教不改”就很正常了。

  另外家长显然对孩子在成长中的犯错,没有耐心,一旦孩子犯错就气急败坏,对孩子没有宽容之心,连我们大人都时常犯一些错误,我们为什么要对我们的孩子这么苛刻,难道我们就不能给孩子更多一些的改正机会吗?家长,如果你爱你的孩子,请拿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

  至于家长自己的问题,家长自己也认识到了,打骂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唯一方法,教育中有更多的方式和方法,家长要学会更多的方式和方法来教育孩子。

  不顾及孩子的想法,想骂什么就骂什么,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也严重损害了孩子的心灵,孩子还小,他反抗不了你,你骂他就只能听着,可是如果到了青春期,他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力量,恐怕就要和家长对抗,因为他要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他要不能让你想怎么就怎么,那时,才是家长最头疼的时候,不要在这个时候就埋下这样的种子。

  家长想要发火的时候,要学会自我控制。比如自己先出门溜达10分钟,然后再和孩子谈问题;比如发火前先数20个数,数完了再发火;静下来想一想,孩子的错误真的这么严重吗?

  要想改变孩子就从改变自己开始吧,如果家长都没有决心改变自己的问题,就不要奢求孩子能变好。当家长改变了自己,你会惊喜的看到你的孩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向好的方面改变。

(实习编辑:贺凤丽)

2008-08-10 05:13:00浏览62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保华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三甲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通常老年人常见心理疾病有老年痴呆症、抑郁症、疑病症等。老年性精神病是指老年期产生精神障碍,很多是因为老年人发生了脑器质性变化,如脑梗死、脑出血或由于脑动脉硬化、脑缺血、缺氧及代谢障碍,引起脑组织萎缩,发生智能减退、性格改变的发生的一类精神障碍。 1、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可能是由于老化、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等共同导致,可能会出现记忆力衰退、计算能力衰退和理解能力衰退。患者还会无法正常控制自己的身体,很难做一些简单的抓握动作。早期可遵医嘱给予多奈哌齐片、盐酸美金刚等,伴有焦虑、紧张者,可给予舍曲林、好帕罗斯汀等缓解症状。也可给予高蛋白饮食和多种维生素,如地中海饮食等,以及更多的心理陪伴和护理。 2、抑郁症 抑郁症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饮食、睡眠差,记忆力减退,出现自杀念头及行为。可遵医嘱使用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改善症状。也可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有自伤自杀倾向者,可在医生的建议下给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3、疑病症 疑病症一般以怀疑自己患病为主要特征,从怀疑自己有病发展为对疾病的恐惧、甚至是对死亡的恐惧,即所谓的老年恐惧症,这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将会产生更严重的不利后果。通常采用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以缓解患者伴发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另外,森田疗法对消除疑病可有一定作用。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可提供新的信息,帮助患者改变对症状的看法,从而使患者能认识到引起躯体反应的真实原因。 除了以上常见疾病外,也可能会有妄想症、睡眠障碍等心理疾病。建议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要擅自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出现不良反应。
李则挚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饮食障碍是心理问题吗
饮食障碍是指饮食行为异常。饮食行为异常是一种心理问题,可能是由于压力过大、内分泌紊乱、焦虑症、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厌食症等原因所引起的。1、压力过大如果患者平时生活中工作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精神过度紧张,从而引起饮食行为异常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慢跑、游泳等体育锻炼,排解压力。必要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疏导治疗。2、内分泌紊乱如果患者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食欲不振、暴饮暴食、失眠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必要时,患者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进行治疗。3、焦虑症焦虑症主要是由于遗传、心理等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由于患者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出现食欲减退、失眠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饮食行为异常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盐酸丁螺环酮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4、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厌食症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原因引起的心理疾病。由于患者长期节食,可能会导致体内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引起神经性厌食症的情况。患者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饮食行为异常的情况。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营养重建、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盐酸舍曲林片等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5、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贪食症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等原因引起的心理疾病。由于患者长期节食,可能会导致体内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引起神经性贪食症的情况。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暴食,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方式进行心理治疗。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患者还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初中生不吃饭心理问题及疏导是什么
一般情况下,初中生不吃饭心理问题及疏导,主要包括缺乏安全感、压力过大、消化不良、焦虑症、抑郁症等,需要及时去医院通过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进行疏导。1、缺乏安全感如果患者处于比较孤独的状态,可能会使心情过度紧张,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食欲,甚至会出现不吃饭的情况。建议患者多与朋友家人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心理暗示疗法的方式进行处理。2、压力过大如果患者在平时经常给自己施加过大的压力,可能会使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食欲。建议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比如跑步、游泳等,也可以通过心理暗示疗法的方式进行处理。3、消化不良若患者有暴饮暴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引起消化不良的情况。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腹胀、腹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为食欲不振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通过腹部按摩的方式,促进胃肠道蠕动,也可以遵医嘱使用乳酸菌素片、健胃消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4、焦虑症焦虑症主要是由于遗传、心理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还可能会导致食欲下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丁螺环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治疗。5、抑郁症抑郁症主要是由于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不吃饭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其表现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一般有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等。 1、焦虑症 焦虑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这种症状会干扰日常活动,难以控制,同时可能伴有心悸、手抖、出汗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丁螺环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来治疗。 2、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等。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来治疗。 3、疑病症 疑病症是一种以过分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认为自己患了严重的躯体疾病为特点的神经症。患者主要表现为过分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认为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从而出现一系列的心理行为异常,如焦虑、抑郁、恐惧等。患者可以配合心理治疗,比如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进行治疗。 4、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是由于年龄增大而引起的认知功能降低的一种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脑神经会发生退行性病变,从而诱发老年性痴呆,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性格改变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美金刚片、盐酸多奈哌齐片等药物来治疗。 5、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思维紊乱等。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奥氮平片、利培酮片等药物来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老年人出现上述心理问题,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喜欢闻被子是心理问题吗
喜欢闻被子可能是个人习惯等生理性原因引起的,但也可能是异食癖、焦虑症、妄想症、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导致的。1、个人习惯如果患者平时比较喜欢闻被子,可能会养成闻被子的习惯,从而出现上述情况。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患者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改善。2、异食癖异食癖是因为机体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异常等,出现以进食各种物品的异常行为。如果患者患有异食癖,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硫酸锌口服溶液等药物进行治疗。3、焦虑症焦虑症主要是由于遗传、心理等因素引起的。一般会表现为紧张、恐惧、坐立不安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丁螺环酮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4、妄想症妄想症主要是遗传、心理、环境等因素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幻觉、错觉、思维紊乱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利培酮片、奥氮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5、抑郁症抑郁症主要是由于精神压力过大、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的。一般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氟西汀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患者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后对症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