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如何度过婚姻的“7年之险”

  有人说,婚姻是围城;

  不过,想进城的总比想出城的人多;

  有人说,婚姻是坟墓;

  可是,不少人都想把自己埋进去。

  孟子老先生说“男子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对家的向往是人类永远的情结,而家的组建就是由婚姻开始的。

  对婚姻的解释有多种,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婚姻就是两个成人之间一种长期持续的、最为亲密的社会关系,也就是一种人际关系;它的质量是由当事两人之间彼此的沟通互动决定的,夫妻各自的性格、态度、既往经历、处世方式都会折射进婚姻;而婚姻的问题,往往也是配偶自身的问题。

  成就一桩婚姻是困难的,长久维护它更加困难。婚姻关系本身也有建立、发展、转化的阶段,每个阶段的重点和问题均不相同。一般来讲,婚后的适应阶段是夫妻要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从第一年的“纸婚”到“7年之痒”,真是处处险滩。

  下面以本人从事临床婚姻治疗的经验为基础,为大家提供一份成功度过这7年之险的指导地图。

  1、成立小家庭后,仍不能脱离原父母家庭

  个案汇报:

  “我和丈夫的感情应该是不错的,可有一点我特别不满意,就是他有事没事老往他父母家跑。我的家在外地,他家在北京,每个周末他都回家,跟他爸妈说半天话,把我晾在一边,特别孤单!每逢这时,我都格外思念自己的父母,对他感到非常怨恨!觉得他自私,毫不顾及我的感受。所以,每到周末,我们都要吵架,我不让他去,可他非要去!”

  “家里有什么好东西他都会拿到他妈那去,去外地出差,也是给他妈买东西,我却什么都没有。我提意见,他还说我小气、不孝顺老人。我发现在他心目中他妈才是第一位,我是次要的;要是我和他妈同时掉进水里,他准先救他妈。我根本就不能信任他!”

  “每次我和妻子一吵架,她都跑回娘家,本来没什么大事,她一回家,搞得所有人都知道了。我去接她吧,就得挨丈母娘的数落,对此我非常反感,觉得这是我们俩自己的事,别人不应该插手!”

  分析和指导:

  男女刚结婚时,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逐渐脱离各自父母的家庭,组成两个人的核心家庭,并且逐渐形成“夫妻联盟”。既然是联盟,就是夫妻要利益统一,彼此以对方为重,尤其在面对“外人”时,更要一条心,“一个鼻孔出气”,齐心协力、一致对外。这样,才说明夫妻间感情深厚,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刚结婚时,男女双方可能对新家庭和新生活都不太适应,对于丈夫和妻子的角色也不习惯。感觉上,自己还是父母的儿子(女儿),对原来的家庭仍然十分依恋,对新家庭倒有点陌生。尤其是女孩子,和丈夫发生什么矛盾,更容易回娘家向亲人诉说。这样,新家庭总是被原有家庭影响着,没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完整性,那么,作为一种“家”的感觉自然也淡薄很多,也就没有家的归属感和吸引力了。所以应该认识到,结婚就是一种成长和独立,要有意识地从心理上和原有家庭保持一定距离,不然,看上去是两个人在生活,牵扯进各自的父母后,就变成6个人在生活了,当然会矛盾丛生,夫妻间哪里还会有独属彼此的感觉呢?

  讲求孝道是汉文化的美德之一,但是,为此也经常引发很多家庭矛盾。比如,丈夫为了照顾自己的母亲而忽略妻子,或者,当妻子与自己的家人(父母兄弟姐妹等)有意见时,不加辨别,一味批评妻子,以为这就是孝顺,殊不知,这是最令妻子反感的行为,对婚姻的破坏力也最大。结婚后,夫妻间应该建立联盟和共生关系,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对方才是自己最亲密的人;当夫妻关系面临其他关系,比如亲子关系、同胞关系或朋友关系的冲突时,首先要以夫妻关系为重,宁可牺牲其他关系。要随时向对方传达一种信息,即“你是我今生最爱的人”,这样,爱情才会持久。当然,不是说结婚后,只爱老婆就不管父母了;而是说,夫妻之爱也是人生一大财富,不能因为僵化的道德感而丧失对对方的承诺。

  2、依恋——分离的游戏

  个案汇报:

  “结婚后,我就完了,变成一个囚犯了。无论干什么,她都要和我在一起,我不能离开她,自己单独活动,否则,她就会哭闹,说我不爱她了。她自己干点什么事,也得让我陪着她,我要不陪,也是不爱她。我们俩真成了栓在一条线上的蚂蚱,这辈子,我算是卖给她了!”

  “我的丈夫很奇怪。如果我对他有什么亲热的举动,他总是吓一跳似地,马上躲开。他也从来不对我说什么亲昵的话,我要是对他说,他就皱着眉头,一幅不自在的样子。他好像总躲着我”

  “结婚后,我最害怕的就是丧失自我了。我想,我会逐渐被他影响,在和他相互适应当中,就会被他同化,那样,我就不再是我了。所以,我必须时刻注意保持自己的独立。当我们意见不统一时,我就告诫自己,一定不能听他的,我必须占上风!”

  分析和指导:

  如果说婚姻是一场游戏,那么是一场追逐和逃避的游戏。夫妻间距离太紧会感到窒息,距离太远又觉得孤单。现代都市人既看重自我的独立,又渴望与他人的沟通,单身时是这样,结婚以后,面对此生与共的爱人,也是一副欲迎还拒的心态。

  如何能做到《致橡树》一诗中所写:“根,相缠在地下,枝,分离在空中”呢?

  根据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依恋理论,成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来自幼年与父母的相处,一般有三种类型:安全型、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

  安全型的人在婴儿阶段,父母对他是关心和注意的,他感到自己可爱并确实被爱着。他长大以后,自尊感充分,容易与他人建立安全信任的关系。这样的人,在婚姻关系中有更多的爱、责任和义务,能忽略同伴的缺点支持他,爱情关系比较持久。

  焦虑矛盾型的人在婴儿时,父母对他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当父母离开时,婴儿就会很焦虑;等他长大以后,也不能忍受与他人的分离。在婚姻中,表现对配偶缺乏安全感,要求随时得到对方“爱”的保证;经常害怕被抛弃。可越是这样,越引起对方的厌烦,干脆远远逃开。一般女性的这种表现更突出,看上去,是对丈夫爱得难舍难分,实际上是自己缺乏信心。在她们看来,只有别人爱自己,才说明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否则,自我形象就会动摇,会怀疑自己不够好。焦虑回避型的人而言,要想维护好婚姻关系,关键在于提高自信和自尊,而不是通过爱情证明自己的价值。

  而回避型的人在幼年时,父母对他是不太负责的,为了适应,孩子则在情感上主动对父母疏远;父母离开时他就可以免于不焦虑,父母回来后他也不会有高兴的反应。等他长大以后就很难对他人信任;他会怀疑那些说爱他的人,害怕与别人“爱得太深受伤越深”,在婚姻中就显得退缩,冷漠,好像没有“爱”的能力。其中对自我否定的人,完全逃避一切亲密关系,而自我形象积极的人虽然允许他人接近,但非常强调自己的独立,夫妻间正常的相互妥协在她看来都意味着自我被吞噬。这种“防卫过度”是来自于幼年的不安全感,改变的途径是学会相信他人。

  虽然我们的依恋类型影响着我们与爱人相处,但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从何而来,即使觉得自己的行为方式有问题,也不知道从何改起。如果只强调一般的婚姻技巧。如多为对方着想、相互尊重等,他们会说:这些道理我也懂,就是做不到。这时就要考虑婚姻的危机是否是个体心理问题的反映,而把重点放在有问题的一方的人格成长上;只有夫妻双方个体成熟了,婚姻质量才会提高。

  3、爱倾诉的妻子和沉默的丈夫

  个案汇报:

  “我什么都愿意谈,只要他肯听,不会听得睡着、 不高兴或是离开。但他不愿谈他自己或是他的感受。”

  “我认为在爱情的关系中,大多数的男人都无法充分沟通。根本没有所谓的真诚或是敞开谈心。”

  “我说的话比他多。我想谈私人的问题,好比他对未来有什么期望,但是他都不肯说。……我们之间的距离好像越来越远,但我仍希望彼此能够分享所有心底的话,不知道有没有可能?”

  “我的爱人很少和我谈贴心的话,就算有,大部分都是我在说。我想女人比较擅长深层的事情,希望男人也能学会这样做。”

  (以上引自《海蒂性学报告•情爱篇》)

  分析和指导:

  婚后,女人对男人的最常见指责是:沉默,冷淡,不分享彼此的感受,没有情感交流;而男人往往嫌女人太罗嗦,整天说个不停,太烦人。

  男人和女人虽然是同一种动物,差别实在很大。婚前对异性了解到底不多,婚后才知道,他(她)们竟然都如此之“怪异”。幸运的夫妻可以很快地彼此适应,有的夫妻不走运,一辈子都好像生活在两个世界,对对方的所思所想始终摸不着头脑。

  为什么男人的嘴闭得这么紧,而女人又这么爱“唠叨”呢?夫妻间的交流有什么重要性呢?

  婚姻初期的重大课题当然是尽快地培养夫妻俩的亲密感情,而这是需要相互交流的。主动向对方诉说自己内心的感受,情绪体验,工作事业上打算,心理学上称为“自我表露”。自我表露就是与他人分享私人信息,这在人际交往中很常见。比如,男女首次见面时,先从天气、食物、工作逐渐谈到了各人的喜好、幼年的经历等,就表示他们已经开始“自我表露”了。一般我们把自己表露给我们喜欢的人,并且我们也喜欢那些把自己表露给别人的人。因为只有在两个人感到相互吸引和信任时,才有比较多的“自我表露”。我们说,夫妻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所以同样需要“自我表露”。很多研究应经证明,婚姻中自我表露的数量,是婚姻满意度的一个强有力的指标。夫妻间谈自己谈得越多,对婚姻的感觉越好。

  自我表露的程度与性别有关。女人的“自我表露”通常做得很好。女性更倾向向别人坦白私人情感(所谓闺中密友,在电话粥上煲的多数都是男朋友的问题),对他人的情绪变化也察觉的很快,能及时给与对方回应。但男性就不大习惯“自我表露”,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如果一个男人经常把内在感受表达出来,尤其是抑郁、难过等负面情绪,别人就会觉得这人女人气、软弱、自控能力差。久而久之,男性就被训练的比较“情感迟钝”了。

  这方面的家庭矛盾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当丈夫在外不如意,回家后心事重重,敏感的妻子很快就有所察觉,按照女性的习惯,她希望对此事与丈夫讨论,认为这样能帮助丈夫解脱,可丈夫偏偏不肯说,妻子就会认为丈夫不希望自己介入他的事情,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和疏远,就会有挫折感;另一种是在妻子们需要安慰的时候,丈夫却视若无睹,“连话都不说一句”,“好像不管他的事”而认为丈夫自私、不体贴自己。反过来,丈夫又会觉得妻子像个多嘴的鹦鹉,怎么什么都说,又不胜其烦。

  可见,这种矛盾完全是出于男女双方的不了解和误会。解决办法是了解男女的心理差异,双方有意识地调整;首先丈夫了解“自我表露”在婚姻中的重要性,主动的向妻子敞开心扉,不必担心自己在妻子心目中的形象会受影响;因为如果长期都是妻子单方面表露,又得不到丈夫的回应的话,妻子也可能逐渐从亲密关系中退缩出来,两人的感情就会越来越远了。而妻子也要给丈夫一段时间来学习,并可作亲身示范;在丈夫做得不够时,不要往坏处想,越想越气愤;要知道丈夫不是有意要和你作对,对丈夫的“再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2017-11-20 04:05:45浏览21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张延清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口腔溃疡吃什么维生素好得快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补充某些维生素有助于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常见的有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等。1、维生素B:包括维生素B1、B2、B6、B12等。维生素B族在维持口腔黏膜的正常代谢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当身体缺乏维生素B族时,口腔黏膜的修复能力会下降,容易引发口腔溃疡。补充维生素B族可以通过食用富含该类维生素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瘦肉、蛋类、奶制品、豆类等,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复合维生素B片。2、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辅助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有助于加速口腔溃疡的愈合。其可以促进伤口周围的血管生成,为组织修复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柠檬、草莓、猕猴桃、西兰花等,必要时也可遵医嘱口服维生素C片。3、维生素E:维生素E同样是一种抗氧化剂,能维持细胞完整性,为口腔溃疡组织修复带来更多营养物质和氧气。食物是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如橄榄油、玉米油、榛子、核桃等。若因特殊情况需额外补充维生素E制剂,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控制剂量,避免过量风险。对于口腔溃疡患者,除了适当补充维生素外,还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饭后用淡盐水或漱口水漱口,减少口腔细菌滋生,防止溃疡感染。其次,调整饮食结构,避免食用辣椒、花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溃疡创面,加重疼痛。如果口腔溃疡症状严重、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愈合,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周林主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口腔溃疡怎样能治好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通常可以通过保持口腔清洁、饮食调节、局部用药等方法来综合治疗。1、保持口腔清洁:早晚使用软毛牙刷按照巴氏刷牙法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饭后使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减少细菌滋生,为口腔溃疡的愈合创造良好的口腔环境。2、饮食调节: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橙子、柠檬、菠菜、西兰花等,为身体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有助于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加快口腔溃疡的愈合。减少食用辛辣、过烫、过硬的食物,如辣椒、火锅、坚果等,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口腔溃疡创面,导致疼痛加剧,延缓愈合过程。3、局部用药:可以遵医嘱使用口腔溃疡散、冰硼散等散剂,将药物撒在溃疡表面,能够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促进溃疡愈合。也可使用西瓜霜喷雾剂,喷于患处,能减轻炎症和疼痛,加快恢复。4、全身用药:对于症状较严重、发作频繁的口腔溃疡,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维生素类药物,如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C片等,有助于维持口腔黏膜的正常代谢和修复。为了更好地治疗口腔溃疡,患者要注意保持轻松的心态,避免因溃疡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为精神压力也可能诱发或加重口腔溃疡。同时,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要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如果口腔溃疡持续时间较长、疼痛剧烈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张延清主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口腔溃疡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口腔溃疡的病因多样,既可能是非疾病因素如饮食因素、口腔卫生不良等引起,也可能是疾病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或感染等导致。一、非疾病因素:1、饮食因素:长期偏食、挑食或饮食不均衡,可能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B族、维生素C、锌、铁等营养物质,从而影响口腔黏膜的正常代谢和修复能力,增加口腔溃疡的发病风险。此外,某些食物(如辛辣、酸性食物)可能直接刺激口腔黏膜,诱发或加重溃疡。2、口腔卫生不良:不正确的刷牙方式或口腔清洁不足,可能导致食物残渣堆积,引发细菌或病毒感染,破坏口腔黏膜的完整性,从而导致溃疡。二、疾病因素:1、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塞病,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同时可能伴有生殖器溃疡、眼部炎症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等。2、消化系统疾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由于胃酸反流等原因,可能刺激口腔黏膜,引发溃疡。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分泌。3、感染:某些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直接损伤口腔黏膜,导致溃疡。例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能引发疱疹性口炎,表现为口腔内多发小溃疡;链球菌感染也可能导致黏膜炎症和溃疡形成。治疗感染相关的口腔溃疡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或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若溃疡反复发作或伴有其他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遵医嘱治疗,切勿自行用药或延误病情。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均衡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和复发。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三甲
气血不足贫血是什么引起的
气血不足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可分为非疾病原因和疾病原因。非疾病原因包括饮食因素、生活习惯、心理因素等,疾病原因包括营养吸收障碍、造血功能障碍以及慢性疾病等。一、非疾病原因:1、饮食因素:长期饮食不均衡,缺乏富含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的食物,可能导致造血原料不足,进而引发贫血。例如,素食者若不注意补充铁和维生素B12,容易出现贫血。2、生活习惯: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影响身体的代谢和造血功能,导致气血不足。3、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的情绪状态,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造血功能,导致气血不足。二、疾病原因:1、营养吸收障碍: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切除术后、克罗恩病等,可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影响铁、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原料的吸收。2、 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系统攻击自身造血干细胞,导致贫血。3、慢性疾病:如结核病、疟疾等,长期慢性炎症可导致铁代谢异常,影响红细胞生成。气血不足贫血的原因复杂多样,建议根据具体症状和病史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血常规、血清铁、维生素B12、叶酸水平检测等,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补充富含铁、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的食物。若存在慢性失血或营养吸收障碍,应及时治疗原发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