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相关内容
取消关注今天上班,阿芙拉带着全新的iphone到公司,旁边同事看见,还问是不是男友送的生日礼物。上周阿芙拉的手机才爆屏修好,理论上不会那么快就换新机。
阿芙拉微笑,没回应。实际上,她确实上周才修好手机,但昨天旧手机被她摔个稀巴烂,不得不换支手机。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因为心情不爽,就如此冲动的把手机给砸了。
不久前,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也在股东会,气愤下把手机给摔了。确实我发现拿手机泄愤的情况,在来谈者中有越来越频繁的趋势。这是为什么呢?§从客体心理学谈起
心理学发源于哲学,唯心主义哲学家柏克莱曾提出一个观点:「存在就是被知觉。」
意思就是如何证明一个东西存在呢?只要能被我们知觉到,它就存在。譬如眼前的苹果被我们看见,那么它就存在。
柏克莱的意思不仅如此,包括思想、情感、上帝这些抽象的概念,如果我们能在内心知觉到,同样可以证明他们存在。
这里就连结到一个哲学的大哉问,「如何证明自我存在?」
论证自我存在的工作,从笛卡儿一路走下来,哲学论辩延伸至心理学的假设,已经不再有那么多人去为这个事情伤神。
既然不需要再去证明自我存在,那么该如何去认识「自我的性质」就成为弗罗伊德到克莱因、温尼柯特,客体理论的发展的任务,解释「自我是什么」。
这也阐释了客体心理学经常被误会的一个观点,就是客体心理学不是在研究外在客体,其实是藉由把「自我」抽绎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去理解,所以才叫客体,就像我们照镜子不是因为镜子里头有另一个我,而是通过镜子看见自我,镜子中的影像只是我的外在投射。
§内在客体与外在客体
克莱因认为,成长过程就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内在客体的早期建构通过母亲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有了健康的内在客体关系,人才能够在社会中建构健康的外在客体关系。
这个内在客体,好比某些咨询师经常挂在口中的「内在小孩」和「内在大人」,或者「男性自我」和「女性自我」,其实都是把自我当成一个可以分析的对象,用以说明内在和谐的状态。
到了温尼柯特,他更强调内在客体和外在世界(客体)的互动,如何反过来影响自我建构。
最有名的理论就是「慰藉物」的概念,慰藉物就像孩子从小披着的小毛毯,卡通《史奴比》中有个角色叫莱纳斯,他老是吮吸手指,并且随身带着一条小毛毯。这个毛毯是他自我的一部分,安全感的来源。
温尼柯特认为,这条毛毯是孩子与母亲分离的「过渡」,取代母亲的作用,最终一个成熟的人连这个过渡物也会舍弃,走向真正的独立,凭藉自我获得安全感。
客体心理学可以用来解释摔手机这件事,因为手机在现代社会,是许多人通过外在世界认识自己,并且用以获取安全感的来源。
§惩罚自己,以表愤怒
手机是个载体,通过手机我们和他人联系,微信上有无数「好友」,即使不熟,被删除帐号或是发信息没回应,都会使人焦虑。各种广告告诉用户:用什么好、用什么新潮、用什么才对,种种指导语都在教人们「如何做自己」。
渐渐地,手机变成一个和自我无法分离的客体,这个客体是自我的衍生物、安全感的来源、莱纳斯手中的毛毯。
当我们很愤怒,我们需要表达愤怒,现代社会教育我们不能伤害他人,那是犯法的,要付出代价。
这时,我们能够表达愤怒的方式,只好转移到自己身上(如安娜‧弗罗伊德所说,认为这是一种自我防卫的状态)。
于是我们惩罚自己。失恋为什么会让某些人酗酒、喝到吐,或者和陌生人上床来报复前任。
诸如此类通过伤害自己的方式表达愤怒,能够让我们暂时获得内心平静。
当人与手机之间的界线模糊,摔手机其实就是一种惩罚自己的方式。
最严重面对愤怒的方式,就是自杀,这是最严重的一种自我转移。所以当我们看见一个人伤害自己,背后往往潜藏的不只愤怒、还可能是难过、悲伤或厌恶等强烈情绪。
但惩罚自己的方式对于表达情许总是带有许多副作用,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后悔」。
因为表达之后非但改变不了什么,还可能为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
我看过女孩为了抱负男友(实则为了宣泄情绪),结果怀了陌生人的孩子,不得不去堕胎。这对前任毫无影响,但对自己的身心却留下无法弥补的印记。
§结语:你成熟吗?
从客体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比起很会赚钱、社交能力很强或才华洋溢,具备正确表达与宣泄情绪的能力,才是成熟的象征。因为这意味着你的自我意识足够清晰,你知道情绪要往谁去,又该往哪里去。
其实,每次强烈情绪来袭,都是认知自我的好机会,强烈情绪就像聚光灯,把自我作为客体的轮廓照得一清二楚。能让我们看见自己最在乎的部份,亦可能是最脆弱,渴望隐藏的部份;或是长期渴望,但不敢去追求的部分。
这些部分被我们割裂,好像不属于我们,但没有人能够割裂自我,自我总是一体的。好比无论你如何咒骂镜中的自己「无能」、「废物」,都无法让自己自认无能、废物的一面消失,顶多视而不见。
假使你哪天因为情绪摔手机,先别心疼手机,先心疼你自己。通过这个机会好好检视自己内心的困顿,那里可能有个内在小孩之类的客体,等待我们去安慰。
副主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总院) 精神心理科
主任医师
广东优眠精神心理专科 精神心理专科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心理科
主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精神科 精神康复科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辽宁省辽阳市文圣区中华大街二段148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鹤岗市东山区东山路89号
二级 综合医院 民营
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百花山路78号
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尚义灏一支路42号
二级甲等 综合医院 公立
葫芦岛市连山区虹螺岘镇
三级甲等 中医医院 公立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金陵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