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从“荆轲刺秦王”看人才选聘

  田光——慧眼识才,舍生取义励荆轲

  隐居燕市、心怀庙堂的田光可谓识才的伯乐。荆轲初入燕国,凭借自己一贯的“养气”功夫,沉稳而理性地阻止了一场市井斗殴事件。田光对此十分赏识,于是热情邀请荆轲到自己家中,兴致盎然地和他谈论时势。

  田光不愧为资深招聘专家,这个过程表面看来是“礼节性”地招待,实则是一场全方位的面试。第一,考察知识水平和社会经验,通过与荆轲谈论诸国风物、当前局势,田光认为荆轲是有见识与谋略的;第二,考察心性和意志力,田光故意忽略荆轲一整天未进米食,听饥肠辘辘的他讲见闻谈见解,直到午夜时分荆轲起身想告辞,田光才在一个仆从的耳语中恍然大悟般款待了他;这还不算,自那日的彻夜深谈后,田光将荆轲安置在馆邑里,便多日不与问津……这一切在常理看来,真是不可思议的失礼!然而这也正是田光的面试测评技术,因为他知道“筹划大计”这个岗位需要有胆识、有见地、有韧性、有骨气之人,深夜不予招待饭食、数日不以礼回访,都是对荆轲个人素质的深入测试,好在荆轲是具备这个岗位素质的人选,并真正赢得了这场面试的胜利。当他决定离开燕市的时候,也正是田光决定录取他的时候,于是派高渐离快马加鞭尊请回来,开始对他的进一步考察和培训。

  日后与荆轲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田光通过使用人才来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他更加仔细观察和培训他,并开始初步谋划强燕灭秦的战略与部署。田光向太子丹保荐荆轲后自刎,他用生命证明:我保荐的荆轲值得信任,可以委以重任!这个举动对荆轲来说,却成为了终其一生的激励。田光的一句“田光已死,不虞泄密”的临终遗言,使得在荆轲无论后来官居燕国上卿的所作所为,还是在与燕国公主的爱情产生强烈的心理困惑时,他一直用田光之死来权衡取舍,甚至为使入秦都策划出现漏洞后,他拼死一搏,第一个念头都是:一定不能辜负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田光!直到结束了刺秦的壮举,(如果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那么我们可以说,田光的牺牲达到了最高的诠释与荣光。

  荆轲——能岗匹配,成就历史大策划

  “入秦行刺”可谓是一个大策划,在荆轲与太子丹的前期设想中,就明确了欲求成功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一,需携带一件可以取信生性多疑的秦王的礼物;第二,需一位剑术极佳的助手,来弥补荆轲的剑术不佳;第三,需一把精巧锋利的匕首,以便于隐藏并可确保一刺便死。荆轲作为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他眼光敏锐,根据三个“岗位”的任职条件,他确定了三个最合适的候选人——樊於期、徐夫人、盖聂!

  樊於期为秦国叛将,由于不满嬴政的暴虐,投奔燕国,其首级为秦王重金悬赏。燕太子丹却奉其为上将,以礼相待,樊於期虽人至垂暮之年仍有时刻准备以死报答太子丹的精忠之心。那么,樊於期的首级加上督亢之地,必是取信秦王的最佳“礼物”!

  赵国的徐夫人,天下冶工第一,在邯郸时,荆轲曾登门拜访。当时徐夫人得知他欲往燕国,便请他转太子丹一份写有淬毒方子的竹简。荆轲知道徐夫人为人正派,并痛恨秦王的残暴统治,所以这个铸造淬毒匕首的岗位人选非她莫属。

  榆次论剑中,荆轲从盖聂那把不起眼的剑和傲视群雄的态势,就已经知道了盖聂是个行家,而且惟有盖聂的剑术,才配得上徐夫人的铸剑绝技。这也在后来徐夫人的意见中也得到了印证——当她听到用淬毒匕首者乃盖聂,点点头说:大事必成!

  燕丹——礼贤下士,营造HR大环境

  燕太子丹性格上少些霸气和谋略,但他礼贤下士的做法却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无论对樊於期,秦舞阳,田光,荆轲,徐夫人,甚至包括荆轲的很多贫贱之交,太子丹从来都是降阶相迎,以礼相待……所以樊於期在听说取信嬴政需要自己的首级时,会甘愿为太子饮剑自刎;徐夫人在收山多年后会重新开炉,破戒为其铸淬毒匕首;秦舞阳每每在信心不足时,也总是以太子的厚待来激励自己;荆轲更是如此,从开始的只谋划不践行,到后来的决定亲自实践,甚至最后“誓为知己者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太子丹正是以太子的特殊身份和自己可以利用、调动的一切资源,营造一种宽松而富有激励性的人力资源提升与发展的大环境,成就了“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大策划。

  反思:“荆轲刺秦王”项目的失败

  然历?a href="http://region.39.net/" target="_blank" class=blue>分站苛舾嗣歉嗌钏嫉男桑裁凑饷粗苊艿啬被饷淳钡匮∪耍糖卮笫氯粗章溆诳眨空獠唤钊四招撸粗舸笫鲁梢樱癫皇侵泄睦芬匦赂男矗?/P>

  历史往往不会理性地发展,它只会在后人的思考中沉淀出更多的理性。所以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其中留给我们的关于人才选聘方面的启示吧:不难发现,在成功刺秦的三个必要条件中,第二点指出需要一位剑术极佳的助手,起初,荆轲心目中的认为极靠得住的一个人便是榆次偶遇的游侠——盖聂,这点判断无疑正确!而且这个岗位的职责尤为重要。就好像一位极精通管理之道的项目经理,而独立完成一个项目,还需要一位技术研发方面的高手,否则必然影响项目的实际质量,严重者必造成项目失败。但在“刺秦”项目中,这个关键的技术岗位却聘用了“技术”不过关的秦舞阳,一则他心性不够成熟、经不起大场面,二则他剑术尚待精深。这便导致千折百转抵达秦宫大殿,面对朝服、设九宾的大朝仪,秦舞阳手捧装有淬毒匕首的地图匣,开始瑟瑟发抖……于是,不仅“流血五步”的壮举与他无缘,荆轲也在紧要关头束手无策,最终,刺杀秦王的数月计划落空。

  于是我们在想,在这个岗位的甄选过程中,就没有避免“人情定岗”的大忌,太子丹对秦舞阳钟爱有佳,凭主观臆断就认定他必是合适人选。在徐夫人和荆轲的“360度评价”都认为秦舞阳年轻浮躁、不能担此重任的情况下,太子丹仍执意,而荆轲作为这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也没有在感情和权威的较量中清醒头脑,以致这个环节失利最终毁了整个链条,造成刺秦壮举失败。试想,倘若太子丹、荆轲和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人都不犯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忌,中国的历史是不是真的要改写了呢?

(实习编辑:贺凤丽)

2008-06-13 07:32:00浏览43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