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为何怕老婆的男人寿命长

王彦玲 心理咨询门诊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级甲等

  有媒体报道,美国一批科学家经过研究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丈夫有能力延长自己妻子的寿命,前提就是一直认错。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女性会因神经紧张而导致动脉血压升高,并导致疾病。而且怕老婆的男人本身也寿命更长。很多网友都疑惑,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

  中日友好医院心理咨询科副主任心理师王彦玲表示,怕老婆的男人寿命确实较长,原因有以下三点:

  1。饮食作息更规律。

  怕老婆的男人一般是乖乖回家吃老婆做的饭。家里的饭相较于外面餐馆的饭会更干净,也会少油、少盐。

  此外,怕老婆的男人也不敢对老婆精心烹制的膳食挑三拣四,更乐于接受老婆的健康饮食建议。这样一来,男士们被迫接受了均衡膳食。此外,对于抽烟、喝酒这类屡禁不止的不良饮食习惯,怕老婆的男人更易于在老婆甜言蜜语的管教下戒除。

  另外,怕老婆的男人没机会也不敢回家太晚或夜不归宿,这样一来,就在无意之中建立了早睡早起的健康作息时间。

  2。运动更多。

  每天保持适量运动有增加心肺功能,消耗热量,加快新陈代谢等作用。有的男人觉得陪老婆逛街、帮忙做家务是有损男人气概的事 情。但是,怕老婆的男人出于对老婆的尊重和爱,会接受老婆的逛街邀约和分担家务的请求。这样其实也就抓住了交流感情和做运动的机会。此外,男性做做家务也 是一种心理压力的缓解。

  3。心理更健康。

  怕老婆的男人事事跟老婆沟通,会妥协,会避让,常常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

  王彦玲认为,有的男性担心自己一旦在家庭里退让,就是示弱的表现,担心老婆会越来越凌驾于自己之上。其实,在婚姻里男女双方的付出和回报都是双向的、相互的。家庭里,有的时候老公出头,有的时候老婆上前,也利于维系良好的家庭关系,进一步维护男性健康。

2016-09-03 01:04:33浏览6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专家在线
陈诚
精选
陈诚主治医师精神心理科
四川省南充精神卫生中心
去咨询
脑梗塞、脑出血、脑炎、多发性硬化、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失眠等!
刘立伟
精选
刘立伟主治医师精神心理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焦作医疗区)
去咨询
1,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心梗,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心肌炎,肺心病,心律失常,房颤,室上速,心脏神经官能症。2,精神心里疾病: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癔症 分离转换型障碍 鬼附体(邪病),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反应,适应障碍,躯体化障碍,难治性胃病,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以及心理咨询。
祁娜
精选
祁娜主治医师精神心理科
北部战区总医院
去咨询
焦虑症、抑郁症、社交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障碍、抽动障碍、厌食症,睡眠障碍,儿童青少年学习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包括学校适应障碍)等各类情绪行为问题等心理障碍与精神病性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擅长家庭心理治疗、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及心理保健及与家庭养育相关的心理行为干预。以儿童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的诊断治疗为主要工作研究的方向。在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障碍的诊疗及心理咨询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开展儿童多动症行为管理及父母相关培训、儿童社交技能及执行功能训练,青少年家庭治疗,儿童早期教育与智力发育的咨询,对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行为进行初步诊断和干预方案制定。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年龄范围为0-18岁。
查看更多心理医生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吴金泽主治医师
中南大学附属湘雅三医院 三甲
长期脑鸣怎么办
长期脑鸣要明确是心因性脑鸣还是真实脑鸣,需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1、 心因性脑鸣 心因性脑鸣是患者的自我感觉,这种声音在夜间或安静集中时会更明显,甚至影响睡眠。多数与疲劳、精神压力过大、熬夜或休息不好等心理因素有关。临床上治疗心因性脑鸣,常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安非他酮等药物,改善患者症状。此外,还需调节自身情绪,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听歌或运动,如慢跑、打乒乓球等适当释放压力,同时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2、 真实脑鸣 真实脑鸣多是由颈动脉海绵窦瘘引起,通常与脑动脉硬化和脑循环障碍有关。可以到医院做头颅及颅内血管相关检查,明确是否有脑损伤、脑动脉硬化等问题。如果有异常,需及时治疗。若是脑损伤引起的脑鸣,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营养脑神经药物,如安神补脑液,参芪五味子等,缓解脑鸣症状。若是脑动脉硬化导致,可以服用血管扩张类药物,如盐酸氟桂利嗪、盐酸倍他司汀等,改善患者症状。 脑鸣患者应当合理饮食,多喝牛奶,多食用含锌、含铁食物,如牛肉、鱼肉、鸡肝等,还可以适当食用活血类食物,如黑木耳、韭菜等,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管循环,减少脑鸣症状发生。同时减少脂肪摄入,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闫振文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三甲
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怎么办
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长期精神紧张不能缓解会造成失眠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长期精神紧张不能放松,会使交感神经一直兴奋,大脑皮层活跃,精神长期都处于高唤醒状态,容易出现心烦、易怒、不安等情绪反应,也会出现心悸、胸痛、头晕、乏力、失眠、胃肠功能紊乱等躯体症状。 1、一般治疗 当患者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最有效的办法是患者要休息,通过睡眠患者的大脑紧绷的状态会得到明显的改善,会使大脑处于放松,精力也将更加的旺盛。也可以做一些深呼吸,这样可以使血液中的氧气增多,改善紧张、焦虑情绪。 2、心理治疗 患者一定要注重自身心态的调整,一定要放松心态,闭目养神,听听舒缓的音乐。人在听音乐的时候,心跳会减慢。血压会降低肌肉紧张和皮肤的电位会下降,皮肤电阻值会升高,血管的容积会增加等,这些生理变化,都是机体进入放松状态的表现。也可以通过心理医生的心理教育、倾听患者,支持、鼓励患者等方式向患者传导积极良好的情绪,缓解焦虑。 3、药物治疗 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如阿普唑仑等苯二氮卓类的药物,可以快速的缓解焦虑。但是,由于阿普唑仑等苯二氮卓类的抗焦虑药起效快,所以要避免长期的服用,以免产生依赖性。 建议当患者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时,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