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毕业时,别让三大情绪决堤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项针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状况的调查表明,有40.6%的毕业生面临毕业时“感觉不好”,“烦躁、紧张、哀伤、悲观”成了他们表达毕业心境的主要词语。如何来管理、调试毕业前的心理,走好接下来的每一步?北京大学前不久专就此话题请相关的心理学专家举办了一场关于毕业生情绪管理的讲座。

  大学四年,有很多美好的人和事情值得留念,毕业离别时感到哀伤是不可避免的。适度地表达哀伤,既有助于毕业生处理分离,也能够使自己与周围人的情感联接更加紧密。

  离别:目的是吐故纳新

  “啪”得一声,一个暖壶从北京一高校的宿舍窗户里被扔了出来,摔得粉碎。刺耳的声音,吓了大一女生曹燕一跳。通过询问,她才知道,这是还有几天就要毕业离校的师姐在发泄离别的情绪。

  然而,在毕业生陶力看来,扔一个暖壶,远远不能宣泄他目前离别的伤感。他和同寝室的三个兄弟在宿舍的墙壁上涂满了“毕业了”、“滚蛋了”的字眼,画完了,就大口地喝酒,喝醉了就东倒西歪地抱在一起哭喊。尽管觉得这样“脆弱”很没面子,但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控制自己内心的感伤。

  首都经贸大学心理学教授杨眉在讲座时说,任何情绪都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时、适度的问题。毕业了,很多同学通过扔掉不要的东西、涂鸦、喝酒等方式来表达离别的伤感情绪,确实是一种宣泄方式。但宣泄应该有个底线,那就是不能太过于任性和放纵。

  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汪智艳建议毕业生“适度表达哀伤”。她说,分离的本质是与过去拥有的东西告别,释放内心的容量,去接纳更多新的经验。

  毕业生在学校学习了四年,有很多美好的人和事情值得留念,面对毕业时的离别感到哀伤是不可避免的。但哀伤同时也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情绪。过于强烈的悲伤会使人变得非常脆弱,而适度地表达哀伤,既有助于毕业生处理分离,同时也能够使自己与周围人的情感联接更加紧密。她说,毕业生参加毕业典礼,记录自己的心情,找重要的人诉说分享,或者自己一个人孤独地流眼泪,都是不错的表达哀伤的方式。

  汪智艳说,尽管有些毕业生可能还会见面,也会再有机会回到校园,但以现在的这种身份、这样的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见面的机会将一去不返。也正是因为这样,离别才会显得那么伤感。

  “尽管你不能搬走学校,但是你能够带走属于你的记忆或者有关它们的线索。”最后,汪智艳建议那些伤感的毕业生收集一些与过去有关的线索:“把自己留恋的地方用照片、录像、文档的方式记录下来。几片树叶、几本书、同学留言、自己办过的杂志、一个发夹、一个背包等,都可以帮助毕业生减少离别的愁绪。”

  大学生心理还不成熟,谈恋爱时考虑的大多是性格是否相投,而没有过多考虑家庭、工作等现实的客观因素。客观、公正地认识分手的原因,可以帮助失恋者减少痛苦。

  失恋:给彼此更好的未来

  “毕业了,我看到好多相爱的人不得不分手了,非常痛苦。”在讲座中,一个毕业男生向杨眉教授提出了这个问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调查显示,在恋爱的毕业生中,有六成以上的人要经受分手或暂时分离的痛苦煎熬,恋爱的分合已经成为带给广大毕业生巨大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

  “从相识到相爱,这个过程肯定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发生,而临近毕业,就不得不分手。这的确是一个焦心而痛苦的过程。”杨眉建议多角度、积极地看待这一问题。首先,杨眉认为客观、公正地认识分手的原因,可以帮助失恋者减少因愧疚、自责带来的痛苦。杨眉分析说,大学生心理还不成熟,谈恋爱时考虑的大多是性格是否相投,而没有过多考虑家庭、工作等现实的客观因素。随着其与社会接触程度的深入,考虑的事情越来越现实,而爱情则被边缘化了,于是众多校园情侣分手也是必然的。

  与此同时,杨眉启发学生从三个好的方面看待毕业分手:一方面,爱情需要经受社会的考验。如果自己没有信心让单纯的校园爱情经历这场考验,那么,提前分手,是给彼此更自由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加美好的未来,未尝不是件好事;另一方面,失恋并不完全是痛苦的情绪体验。

  毕业生可以告诉自己“在这场单纯美好的恋爱中,自己也学会了很多,收获了很多,这可能是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情感体验和财富。” 再者,校园恋爱失败了,并不代表一生感情的失败,未来自己可能因为这次失恋而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感情归依。不过,杨眉也不赞同失恋者过度压抑自己的痛苦,必要的时候可以找朋友倾诉,或者找个没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

  面对新的环境,每个人都需要花时间来适应,只是不同的人所需的时间长短会不一样。但正是这个试探的过程培养了人对环境的信任和安全感,使其生存并发挥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工作:需要时间适应变化

  “老师,我一离校就要去工作,突然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间一点调整的时间都没有,感觉好害怕,好紧张。”北大一毕业生一个月来就出现了这种焦虑的心理,实在受不了时,他走进该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 对于即将进入新环境的毕业生,焦虑和不安总是不可避免的,只是需要时间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汪智艳说,面对新的环境,每个人都需要花时间来适应,只是不同的人需要的时间长短会不一样。但正是这个试探的过程培养了人对环境的信任和安全感,使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独特的方式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且继续发挥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汪智艳建议毕业生可以试试下面四个方法放松自己:

  首先,通过各种途径提前了解新环境。马上要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如果能够提早开始花一些时间到新单位实习,就能够给自己一个过度的空间。再不行,毕业生可以找相关的人交谈,或者去网上收集有关的信息。总之,一定能够找到一些办法,在有限的条件下接近自己马上要进入的新环境。

  “也可以把自己熟悉的线索带到新环境中去。”汪智艳认为,这是一个既简单又方便实用的方法,“带上你喜欢的音乐、你的电脑或者茶杯,这些东西会唤起你过去曾经有过的安全和美好的感觉,帮助你克服新环境带来的焦虑,给你力量以应对各种冲突和挑战。”

(实习编辑:贺凤丽)

2008-06-06 07:57:00浏览78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青春期孩子失眠是抑郁吗
青春期孩子失眠可能是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神经衰弱、抑郁、焦虑症等原因所引起。 1、压力过大 如果患者平时学习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精神过度紧张,从而引起失眠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游泳、爬山等,有助于排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患者也可以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2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作息不规律 如果患者在平时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可能会使体内激素分泌发生紊乱,也会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 3、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通常是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和压力下,出现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现象。由于长期紧张,导致脑部和躯体得不到休息,引起脑部缺血缺氧,患者会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抑郁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抑郁的状态下,会导致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异常,从而引起失眠的症状,还会伴随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 5、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在日常情况下,出现强烈、过度和持续的担忧和恐惧,可在几分钟之内达到顶峰,患者会出现紧张不安、难以控制的忧虑、恐惧,可伴有失眠、心慌、气短、出汗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配合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同时注意保持营养的均衡,避免吃辛辣和油腻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利于补充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等,有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张碧云主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孩子睡觉喘气有蜂鸣声
孩子一般指患儿。患儿睡觉喘气有蜂鸣声很有可能与鼻腔狭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疾病有关。根据不同病因对症治疗。 1、鼻腔狭窄 如果患儿鼻腔先天发育异常,可能会导致鼻腔狭窄,导致睡觉时出现喘气有蜂鸣声的情况。如果症状比较轻微,不用进行特殊治疗。 2、上呼吸道感染 如果患儿身体免疫力低下,从而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影响鼻腔的正常通气,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注意患儿的保暖,避免受凉。同时,家长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小儿感冒颗粒、抗病毒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3、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由微生物感染、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等,引起的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或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患儿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息、气急等症状的发生,可能会出现上述现象。患儿可根据医生指示使用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药物治疗。如果存在细菌感染,患儿可根据医生指示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 4、哮喘 哮喘是一种肺部疾病,患儿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喘息等症状发生,从而可能出现睡觉喘气有蜂鸣声的情况。患儿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如沙丁胺醇、氨茶碱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患儿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曲安奈德等药物进行治疗。 5、肺炎 肺炎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患儿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喘气等症状的发生,因此,可能会出现睡觉喘气有蜂鸣声的现象。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患儿可根据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患儿可根据医生指示使用,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儿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并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周彬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三甲
孩子血压忽高忽低怎么回事
孩子血压忽高忽低一般可能是情绪激动、未遵医嘱用药引起的,但也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心肌炎、心律失常等疾病引起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针对性治疗。 1、情绪激动 如果孩子情绪过于激动,可能会导致心跳加快,从而引起血压升高的情况。建议孩子在平时要注意保持情绪平稳,避免情绪激动。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改善。 2、未遵医嘱用药 如果孩子没有遵医嘱按时用药,可能会使药物疗效受到影响,从而无法控制血压,出现血压不稳定的情况。建议孩子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按时用药,不可以自行盲目停药或减药。 3、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遗传、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情况。由于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部分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上述不适的情况。建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托普利片等药物控制血压。 4、心肌炎 心肌炎主要是由于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急性炎症性病变。由于炎症刺激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收缩力下降,孩子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胸闷、气短等情况。建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氯沙坦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安置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5、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主要是因为遗传、饮食、运动、情绪等因素引起的心脏搏动节律、频率等异常的情况。由于心率变化过快,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部分孩子可能会表现为上述症状。建议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片、盐酸维拉帕米片等药物控制心率。必要时,也可以通过导管消融术等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家属应给予孩子适当的心理支持,避免孩子出现过于焦虑或恐慌的情况。同时还应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刘芳副主任医师
东部战区总医院 三甲
11岁孩子鼻子上有小疙瘩怎么回事,怎么办
11岁孩子鼻子上有小疙瘩可能是虫咬反应、痤疮、毛囊炎、过敏性皮肤病、脂溢性皮炎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治疗。1、虫咬反应可能是由于蚊虫叮咬之后,导致局部出现炎症反应,从而引起上述症状并伴随瘙痒、疼痛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使用肥皂水进行局部清洗,也可以使用冰袋冷敷的方式进行缓解,促进毛细血管收缩,改善症状。2、痤疮可能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皮脂腺分泌旺盛,从而引起痤疮,导致上述症状出现。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红霉素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要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3、毛囊炎毛囊炎是指毛囊发生的炎症反应,可能与局部外伤、皮肤病、身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丘疹、脓疱、瘢痕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红外线照射的方式辅助治疗。4、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是指过敏原通过皮肤或黏膜接触、吸入、注射及食入等途径进入机体后,所引起的异常免疫反应。患者可能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要注意避免吃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5、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常见于头面、胸背等处,主要和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饮食因素等原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红斑、脱屑、瘙痒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辅助治疗。除此之外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明确疾病对症治疗。在日常的生活中,患者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在饮食上可以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利于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孩子还可以适当的进行锻炼,有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