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中国人全球最怕老 “怕老”影响全身健康

  怕老不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状态,而是影响老人寿命的一大因素。近期,美国耶鲁大学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和那些不担心自己衰老的人相比,惧怕衰老的人反而老得更快,也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症等疾病。

  中国人全球最怕老

  人们对于衰老的畏惧和担忧随着年龄增长与日俱增,这一点在中国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一项由英国保险机构组织对全球12.562万人进行的调查显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最怕老,在45~54岁人群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自己已经老了;28%的中国受访者承认会因此感到沮丧,并联想到孤独、疾病等消极字眼。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化常刻意强调人老了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是一种最大的错误,更是一种自我约束,抹杀了老年人晚年精彩的可能性。”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老人“怕老”不仅仅因为恐惧,更有一些客观存在的原因。

  怕生病。中国老龄科研中心201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余寿中有2/3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重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连年上升,不相匹配的却是国人“未富先老”、“未富先病”,沉重的疾病负担让中老年人不敢老,不敢病。

  怕孤独。《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报告显示,目前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大多数老年人的晚年只能同配偶居住或独居。孤独正在成为很多老人的常态。

  怕没用。杨萍表示,“老无所用”是中国老人的普遍心态,尤其在退休后,不工作不学习,很快就陷入了“无用论”,缺乏认同感和价值感。许多中青年也认为老年人缺乏学习能力,对新事物缺乏认知和兴趣,脾气倔强而不近人情,避之不及。

  怕老不只伤身

  中日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彭丹涛表示,心理因素是诱发疾病的内因之一,消极的性格、思维、情绪都会成为致病危险因素。总是“怕老”,无疑会增加焦虑感,干扰脑神经,影响全身健康。

  老痴风险增加。美国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对74名男性和女性跟踪调查28年后发现,虽然大脑的“记忆中心”海马体会随年龄增长而萎缩,但在试验前就存在负面衰老情绪的人,海马体萎缩程度要比没有这种情绪的人快3倍,进而增加患上老年痴呆的风险。

  免疫力下降。“怕老”是衰老的根源之一。英国老年痴呆症研究中心劳拉•菲普斯博士表示:“人们对年龄的消极刻板印象,可能会导致压力水平变化,影响大脑健康。”彭丹涛解释,当脑神经接收到外部信息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神经回路,由此产生记忆。如果接收者处于焦虑或抑郁状态,就会干扰大脑记忆,造成记忆力减退,进而影响和干扰其他身体循环,造成免疫力下降。

  易患抑郁症。彭丹涛说,中国老人很奇怪的一点是“怕老又服老”。心理上在意“老化”,又在行动上积极向老年人靠拢。比如,有些老人身体还很健康,但在理念上认为自己该“享福”了。于是基本生活、吃穿住行、财务等琐事懒得打理,也不动脑筋,不爱外出,不喜劳动,长期依赖照料人员。长此以往,机体功能减退,缺乏新鲜事物刺激,容易患上认知障碍、抑郁症,脾气变得暴躁、没耐心。

  “面对疾病,怕老的老人会走两个极端:小题大做和放弃治疗。”彭丹涛补充道,怕老的人有时会很“惜命”,过度关注健康,老怀疑自己得了这病那病,只要连续几天睡不好觉,就会忧心忡忡;而真正患上疾病,“怕老”的心态又会让他们对治疗抱以消极态度,懈怠生活。

  积极面对夕阳红

  人们总是想尽办法抵抗衰老,但专家指出,与其害怕,不如感受,“老了”并不意味着“无用”,更不是社会的累赘。

  杨萍说,老人是一座图书馆,年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老人的知识阅历和人生经验在家庭文化传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给年轻人更多指导。步入老年后,人们在情绪上变得更加稳定,更加知足,对事情的心态更坦然、更包容,而不是越老越纠结。研究发现,认知能力在40~68岁间达到高峰,这期间,脑子最好使,解决问题能力最强,反应最快。

  面对衰老,杨萍认为,一方面,我们应当承认自己老了,不对自己有过分要求;另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在心态上服老,要让心年轻起来。

  两位专家建议,保持积极心态需要重点把握三个方面:第一,活到老,学到老。心理学提倡一种“毕生学习观”,即无论到了多大年龄,都应该不断地学习,接受新事物刺激,让自己不在观念上被淘汰。有研究证明,积极的思维和思考能够平均增加7.5年寿命。第二,正视病痛,积极治疗。接受消极的东西特别重要。面对体检报告,老年人要摆正心态,重视疾病诊断,要在“战略上重视,心态上藐视”疾病,不要因为疾病而放弃治疗,否定自我。第三,人老心不老,活出精彩。不要过度叹老,学会爱自己脸上的皱纹,爱自己曾经的青春,多到户外活动,多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丰富社交、多锻炼,有助于对抗衰老。

2016-03-21 00:39:08浏览47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孔德波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严重早泄的主要原因
通常情况下,严重早泄可能是精神心理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包皮过长或包茎、前列腺炎、龟头炎等原因导致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诊治。1、精神心理因素如果患者存在不愉快的性经历、夫妻关系不和谐、生活压力过大等情况,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此情况。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可以通过同房前听音乐、看电影等方式缓解压力。2、不良生活习惯如果患者长期手淫、熬夜、酗酒等,可能会导致身体虚弱,容易引起早泄,出现此类情况。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手淫,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3、包皮过长或包茎如果患者存在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情况,龟头长时间被包皮所包裹,可能会使龟头敏感度增加,从而引起此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包皮环切术进行治疗。4、前列腺炎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发生了炎症反应,可能与过度性生活、长期饮酒、长期骑自行车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5、龟头炎龟头炎主要是由于病原体感染、外伤等因素引起的龟头黏膜炎症反应。由于炎症刺激龟头黏膜,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曲康唑、甲硝唑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者在同房时要放松心态,避免给自己太大压力,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具体病因后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