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容易忧郁?高敏感体质自我检测

  想找回快乐,关键在认识真正的自己!精神科医师表示,在临床医疗上,依据每个人大脑感官敏锐度的不同加以划分,而对於一切事物,包括他人言语、态度、气味、光影特别敏感者,就可视为高敏感体质者。此类人由於体质因素,往往较易对外在事物產生反应,甚至產生情绪波动,若未适度排解,就容易造成情绪障碍產生,使忧郁问题找上门!

  精神科杨绍民医师在其《我也曾忧郁:一位精神科医师的心灵自癒力,不吃药改善头痛、失眠、忧郁。》一书中提到,根据自身多年的临床看诊经验发现,许多被负面情绪困扰的当事人,最关键的因素是不了解自身的独特体质,其中高敏感体质者正是容易因外界影响而產生巨大情绪波动的一群。

  你是高敏感体质吗?3类型简易判别!

  不过,究竟高敏感体质究竟具备哪些特质呢?杨绍民医师进一步解释,导致高敏感体质产生的因素很复杂,从遗传、產程压力、怀孕时母亲的状态等,都可能是影响高敏感体质产生的相关因素。

  杨绍民医师也强调,虽然难以归咎高敏感体质形成原因,但仍可依据特定的人格特质加以鉴别自身有无高敏感体质的情形。而其也将高敏感体质具有的特质加以归类,划分下列3大类型予大家参考。

  类型1/常天马行空,多愁善感

  想像力、创造力都很丰富。

  若属活泼外向的人,就很会讲故事,也很讨人喜欢。

  若属内向沉默的人,心理常会默默地上演自己编写的人生小剧场。

  类型2/常要求完美,正义感强

  思考比较缺乏弹性。

  喜怒哀乐的情绪表现强烈。

  非常在乎自己重是的秩序与规则。

  类型3/常悲天悯人,感时伤怀

  天生就是比较有同理心。

  容易为别人担心、难过。

  高敏感体质注意!定时减压避免负面情绪累积

  因此,杨绍民医师提醒,若发现自身拥有以上特质,则属于高敏感体质的一群。建议平时不妨可多培养适合自己,且能够帮助释放压力兴趣,譬如,观看电影、听音乐、唱歌、阅读等休閒活动,来避免负面情绪的积累,才是避免忧郁、躁等情绪障碍找上身的不二法则。

  【医师小叮咛】:

  最后,杨绍民医师也提醒,想要真正远离忧郁情绪,除了适度学习面对压力、负面情绪时的处理技巧外;若真感到情绪无法排除时,适度寻求专业医师的协助,也是不错的方式之一。

2015-08-31 00:26:39浏览55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医生推荐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刘赟副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忧郁症患者要注意哪些
忧郁症一般是指抑郁症。抑郁症患者通常需要注意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态、适当运动、用药规范以及定期复查等。1.注意规律作息抑郁症患者往往会出现睡眠问题,如失眠或嗜睡。因此,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至关重要。患者应尽量保持每天固定的起床和睡觉时间,避免昼夜颠倒或长时间的睡眠。此外,睡前放松的活动,如深呼吸、冥想或听轻音乐,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规律的作息有助于调整生物钟,稳定情绪,缓解抑郁症状。2.保持良好心态抑郁症患者常常陷入消极的思维模式,容易自责、沮丧或失去信心。因此,保持良好心态对于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可以尝试积极面对问题,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与家人和朋友分享感受,寻求支持。同时,学会放松和减压,如进行瑜伽、冥想或参加兴趣小组,都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提升心理韧性。3.适当运动运动是缓解抑郁症状的有效途径之一。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或瑜伽等。适当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释放内啡肽等愉悦激素,有助于改善情绪。此外,运动还能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睡眠质量,对抑郁症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4.用药规范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药物,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同时,要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如口干、便秘、失眠等,及时向医生反馈并寻求调整方案。此外,患者还应避免自行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以免对病情造成不良影响。5.定期复查通过复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评估,包括心理评估、生化检查等。此外,患者还应保持与医生的沟通,及时反馈自己的感受和疑问,以便得到更好的治疗建议和支持。如果抑郁症患者通过以上措施均无法改善病情,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赵英帅主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酒精敏感体质喝酒会有什么反应
酒精敏感即酒精不耐受。酒精不耐受人群喝酒后会出现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呼吸急促、血压下降、意识丧失等不良反应。1.面色潮红:由于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导致不能有效代谢酒精,所以酒精在体内蓄积而引起血管扩张,表现为面部发红,并伴有皮肤温度升高和干燥感。2.恶心呕吐:若自身属于酒精不耐受的体质,在大量摄入酒水之后,还会对胃肠道造成强烈的刺激,从而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同时还会伴有食欲减退等情况发生。3.呼吸急促:因为酒精中含有大量的乙醇,而乙醇进入人体之后会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会对肺部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甚至会使胸腔内压增加,从而影响到正常的呼吸功能,出现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4.血压下降:如果长期大量酗酒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引起心跳加快以及心输出量增多,严重时会造成血压骤然降低,甚至会引起低血糖的发生。因此对于本身患有高血压的人群是禁止饮用的。5.意识丧失:若酒精不耐受人群一次性饮用过多的酒,则可能会导致血液中的酒精浓度持续增高,此时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继而可引起昏迷休克等情况的发生。日常生活中建议尽量少喝或者不喝酒,以免给自身健康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