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学会从厌恶情绪中提取正能量

  厌恶是一种情绪的表现形式之一。当人们对某些事物或者人物“否定”的时候就会出现厌恶的情绪,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厌恶程度也随之变化,有的程度深,有的程度浅。本文就厌恶情绪产生的众多原因当中,重点探讨一种原因----自身的心理原因,这便是厌恶理论,作者认为这是厌恶情绪产生的最根本原因。

  俗话说,爱由心生,恨亦由心生!关于厌恶理论是这么认为的,所有的爱恨情绪来自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内心体验以及过往经验。你喜欢的就是自己具备的,你不喜欢的也是自己具备的。为了能让更多的读者能够理解这个理论,不妨各位做三个简单的问答题。

  1、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特别厌恶的人物或者事物 ?如果没有你不适合厌恶理论,如果有请继续回答第二个问题。

学会从厌恶情绪中提取正能量

  2、这样的人物或者事物,是否同样存在于自身?如果有厌恶理论成立,如果没有请继续回答第三个问题。

  3、如果不是,请继续阅读接下来的举例,还有疑惑的请给本文留言。

  注意:厌恶理论仅针对厌恶情绪强烈的人群,其思想的标本来源于“关爱心理咨询社群”,将近4年的咨询观察以及近百起的咨询案例。

  首先,我们从简单的扔垃圾这样的生活小事说起。我们厌恶乱扔垃圾的人,为什么呢?因为本身我们就是乱扔垃圾的!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已经中枪了,但是更多的人会有疑惑,疑惑自己从来都是遵守“七不”规范的人,自己身上肯定没有乱扔垃圾的习惯,那么该理论又该如何解释呢?

  乱扔垃圾是种损害社会公共场所的行为,我们厌恶这种行为,必然我们自身也是会有损害社会公共场所的行为存在,所以我们才会厌恶,可能此刻更多人中枪了。还是有人会有疑惑,我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从来没有过任何上述的行为,走路走人行道,遇到红灯停绿灯行,不乱吐痰等等。

  如果,以上,你一点没有违规!请参照本理论的注意事项,请问你会有强烈的厌恶情绪吗?我相信你是个品德高尚的人,所以看到任何破坏社会的行为,不会以厌恶的感性情绪为主,而是理性占优,心平气和的劝导对方,规劝对方改善。

  这是关于生活方面的厌恶情绪,关于工作呢?很多人都有严重的工作厌恶情绪,有人说不工作的话,我肯定不厌恶。我想你厌恶的不是工作,而是厌恶工作的不自由,厌恶工作的繁重,厌恶工作的繁复,厌恶工作带来无成就感。那么请问,你自身自由吗?你自身是否除了工作之外,还有很多重复的事情在发生在厌恶着呢?你自身在生活中依然也没有成就感呢?

  这就是所谓的生活、事业、爱情均不如意的厌恶串联。

  其次,让我们谈下厌恶性格的部分。我们很多时候看不惯对方的性格,感到厌恶。比如说不够严谨马虎的性格,我们感到厌恶,其实就是自身拥有这样的性格特点。有读者很不服气的说,我这人特别严谨,不可能马虎。那么严谨的一个人,外加谨慎,跟一个马虎不严谨的人会较劲吗?这种厌恶情绪,几乎很难有人愿意承认,从而体验到自己的问题,原因跟我们的价值体系有关。我们的教育让我们做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如此四有的新人,怎会犯不严谨的基本错误呢?我们的意识以及潜意识都会批判这种不好的行为,反省就变得少了。

  接着说情感上的厌恶,这是最容易理解,也是最容易获得认同的部分。厌恶骗子骗人,谁没有骗过人。其实我们内心深处都有着阴暗的种子,打着那些阴暗的不可能实现的坏主意呢,更何况,还带有自欺欺人的“善意的谎言”呢!有人说我厌恶贪污腐败,可是我从来没有贪污腐败过。那我问你,你想过贪污,想过腐败吗?也许你真的没有贪污腐败过,只要给你机会,我相信所有贪污腐败的事情,你做起来比现任的贪官不会差到那里去。

  最后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最容易厌恶的人或者事情。比如泼妇,我们很多人厌恶,可是明显男人要比女人少,为什么呢?因为泼妇的性别为女。我们厌恶打女人的行为,可是明显男人厌恶情绪要比女人强烈,为什么呢?因为打女人的通常是男人。

  厌恶理论将自身的缺点自我投射到外界的人物与事物,因此而产生的强烈厌恶情绪,有逃避和欲盖弥彰的深层动机。

  由厌恶情绪而导致的可能有,因体重激增而身材走形,因精神压力过大而人际关系变差,因情绪长期困扰而失眠免疫力下降,甚至导致重大生理疾病的发生。

  我们应当在厌恶情绪中,学习到厌恶理论给我们带来的积极意义。通过厌恶情绪的自省,提醒自己的不足从而发现自我。当我们都懂得了什么叫做“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懂得“厌恶之人必有可爱之处”!

  一旦有厌恶情绪体验的时候,我们可以马上意识到我们自身的缺点,这本身就是一种改变自我的信号,从而慢慢克制厌恶情绪,从而理解对方的行为导致自身情绪变化的真正凶手是我们自己!我们就会慢慢学着宽容的对待对方的言语与行为,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意识到自身言语行为改变的必要性,让原本让你厌恶的人物与事物变得可爱起来,而我们也将会变成更加可爱的人!

2015-07-09 00:26:37浏览160举报/反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科普

健康资讯热门资讯相关推荐
快速导航
频道
女性
减肥
育儿
保健
美容
妇科
饮食
中医
肿瘤
资讯
男性
诊疗
呼吸科
心血管
肝病科
更多
服务
问医生
就医助手
药品通
疾病百科
名医在线
简单生活
热门疾病
高血压
阴道炎
肩周炎
脂肪肝
小儿咳嗽
糖尿病
健康科普
科普基地